市审计局为国企改革问诊把脉

来源:岳阳市审计局 2018-10-29 08:19
浏览量:1|| | ||

今年二季度,市审计局在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中,对部分县市区所辖国有企业改革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本着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规范管理、促进完善的目的,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为推动县市区国有企业改革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审计调查发现, 某市从1993年以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健全了国有企业改革办事机构,出台了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政策和措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改革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改革的进程,截止2018年7月,该市尚有56家企业未彻底完成。

审计认为,该市国企改革滞后的主要原因:一是资金缺口较大。现存未完成改革任务的企业中,大部分都没有多少资产,即使将全部有效资产处置也不能解决职工所有相关费用。如果改革,需要财政拿出一定买断资金,政府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二是企业包袱较重。未完成改革的企业大多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涉农领域的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规律,遗留问题多, 历史包袱重,竞争力弱。三是职工改革热情较低。过去政府在指导国企改制时,一般采取河水煮河鱼政策,即以该国企资产处置该国企员工,因此造成了安置补偿标准不一,引发国企职工对企业改制的抵触情绪。部分企业宁可凭借少量商用经营场地的租金收入,解决职工福利待遇也不愿进行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市审计局提出如下审计建议:一是要因企制宜,一企一策。对未完成改革的企业现状进行具体分析,根据企业性质分行业、分步骤改革,由政府部门牵头,制定改革方案,统一补偿标准。对无资产、无收益,急需改革的企业,按行业分类整合,并将整合之后的企业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对老龄化职工较多,有一定收入的企业可暂,待大部分老龄职工退休转入社保养老后再启动,以减少财政压力。二是要盘活存量资产,降低改革成本。有些未改革企业的存量资产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要摸清这些存量资产的清底数和现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通过招商引资或注入融资平台等形式盘活。三是要以人为本,激发职工改制热情。针对大多数职工对改制工作中公开透明感到质疑。一方面政府要深入改制群众,尤其是深入难点多、矛盾突出、职工意见大的改制企业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并针对职工提出的问题做好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发挥工会的作用,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充分保障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引导改制企业职工参与到改制工作中,激发职工改制热情,保证改制工作顺利的进行。(市审计局农业审计科  朱宇婷)

责任编辑:市审计局农业审计科 朱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