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地税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始终坚持依法治税,认真落实税收优惠,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有力促进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经济的税收贡献度逐步攀升。2015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共入库地方税收53.7亿元,同比增长25%,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为64.9%。2016年1-3月,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共入库地方税收13.9亿元,同比增收1.8亿元、增长14.4%,占地方税收总量的56.2%。
一是加大税收政策宣传力度。建立了税企短讯通、服务QQ群、岳阳地税网、政策信息报、电子显示屏、12366咨询热线“六位一体”的宣传平台,全方位发布税收政策、办税流程、审批时限等涉税事宜,为非公经济纳税人提供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让他们及时、准确获取各类税收政策。近两年共印制《政策信息报》39400份、发放《12366热点问答》4730份、发送税收短讯24700条、更新网站信息867条。
二是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经济税收观,正确处理税收任务与减免税之间的矛盾,坚持“放水养鱼”,切实把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税收优惠政策用好用足。2015年共为非公经济纳税人减免地方各税12446万元,其中为293户小型微利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377.1万元,受益面100%。同时,严格控制税外负担,取消了所有的税外收费项目,对各类培训费、发票工本费、税控装置维护费等费用一律免除,由地税部门承担,全力为非公经济纳税人减负。
三是持续优化纳税服务。开辟了涉税服务“绿色通道”,所有办税服务厅均设置了专门窗口,实行办证、申报、受理、审核等“一站式”办理,大部分审批权限都下放到县(市)区一级,做到特事特办、即来即办,并针对非公经济纳税人提供预约上门、提醒告知等特色服务。目前全市已全部实现电子申报,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各种涉税事宜。在2014年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还结合国家税务总局开展的“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出了“只进一张门、只找一个人、只填一张表、只收一种费、只签一个名、只查一次账”的“六个一”便民服务举措,办税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纳税人反响比较好。
四是积极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在规范税收执法的基础上,适当压减非公企业计划检查户数,严格控制检查次数和时限,坚决杜绝多头、重复检查,一般每户企业每年检查次数不超过一次。同时,对非公经济纳税人采取税收保全和税收强制措施,严格实行报批管理,对非公经济纳税人的违规处罚,原则上执行下限。此外,及时把符合条件的非公企业纳入A级行列,提高其社会形象和诚信纳税知名度,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