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行业动态
全国政协委员张博建议加强非遗档案开发利用 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编稿时间: 2024-03-18 09:23 来源: 中国档案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外国留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扇窗户,而非遗档案在留学生语言文化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博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迄今为止,学校已为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2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留学生。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张博深深体会到,许多留学生之所以选择来中国学习,是因为对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国度充满兴趣,想在学习汉语或其他专业的同时亲身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而非遗为其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载体,能够使其沉浸于中华文化情境之中,切身感悟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与精神内涵。

    文化和旅游部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在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433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名册)项目42个,位居世界第一。可以说,中国是一个非遗资源大国。

    非遗档案是与非遗相关的、具有保存价值的重要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实物等。“在留学生语言文化教学中,非遗档案对于‘教’和‘学’都具有重要价值。”张博表示。

    从“教”的角度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查考大量非遗档案,从中提取最适合用于教学的内容,以便真实、生动地传播中华文化的精华。例如,在绘画、曲艺、中医药、手工艺、历法等非遗项目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种类丰富的非遗档案记录项目的起源、创始人、创制因缘、特征与特性、发展沿革等信息,教师便无法向留学生准确、全面地阐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从“学”的角度说,留学生只有亲身接触、体验或研习某种非遗档案,才会对其形成更为真切、系统的认识。例如,西安碑林是中国书法文化重要的实物档案,许多留学生在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后,都对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被其文化魅力所吸引,成为中国书法的爱好者、传播者。

    然而,据张博的调研和观察,目前在国际中文教学中,对非遗档案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足,其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空间。为此,她建议,要进一步加强非遗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一是深入研究非遗档案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发现、调查、整理,是非遗档案保护传承的基础工作,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利用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开展和推进。就目前情况而言,进入汉语国际教育课程的非遗题材较少、涉及面小,尚未使之真正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即使教学中涉及非遗题材,但多停留在简单介绍层面,缺少对非遗及其档案内涵的解读和阐释。此外,留学生在认识了解非遗文化后,较少从文化交流、文明互鉴角度进行比较、思考和交流讨论。因此,要深入研究非遗档案在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特定涵义、地位、作用、意义、价值及其现代阐释。

    二是继续发挥现代影视传播手段和数字化技术的作用,让非遗档案真正“活起来”“火起来”。从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到成功“出圈”的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再到网红东方非遗传承系列视频,这些科技范儿十足的传播手段能够生动再现非遗档案的视觉形象、人物、故事等,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呈现和全面解读具有极好的适用性,显示了前所未有的表现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值得大力推广和广泛运用。

    三是充分考虑国际受众实际需求,将非遗档案通俗化、多语种化。大量非遗原始档案均以文言文记录,外国人在阅读理解时存在较大障碍。要将各类非遗档案资料加以汇集整理,并进行文白译注、多语种翻译,方便更多留学生和外国学者,实现非遗档案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四是为留学生提供更多亲身接触非遗档案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多种途径介绍和传播中华文化。据张博观察,实地考察类的语言文化实践活动广受留学生欢迎和喜爱。这是因为在实地考察中,各类型的非遗档案鲜活地、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他们面前,远比文字介绍来得真实和深刻,可有效激发和调动其传播中华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3月7日 总第4106期 第一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