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查询大厅 > 开放档案查询 > 非遗档案
“非遗”简介
编稿时间: 2020-06-18 10:56 来源: 岳阳市档案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态流变”,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依托于人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形式,并多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传承人显得尤为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发展与保护而形成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档案资料;它是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多媒体等多样化手段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一种真实、系统、全面的历史记录。

非遗档案一般由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档案、非遗申报与保护档案、传承人档案组成;非遗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非遗档案是保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岳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深厚,历史久远,产生了传统戏曲、传统工艺、传统产业、民风民俗、饮食文化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非遗项目64个,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1项即“中国端午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6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17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40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1人,其中传统戏剧6项、传统音乐10项、传统舞蹈4项、民俗11项、民间文学5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5项、传统技艺18项、传统医药2项、曲艺2项、传统美术1项。

为加大非遗档案化保护研究力度,摸清我市非遗档案的家底,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市文化建设,加快文化强市、促进岳阳大城市建设,岳阳市档案馆2019年9月开始,组成非遗档案工作调研小组,先后到全市档案馆、文化馆、非遗中心、部分乡镇和非遗传习所等地,采取召开座谈会、情况交流、走访问卷、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全市市级非遗档案工作整体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收集了部分非遗档案资料。市档案馆将从档案视角,分期分批对我市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和非遗档案进行推介。

特别说明:本栏目为介绍非遗的公益栏目,不涉商业性质。栏目中的文章、图片、视频等,我们尽量一一注明作者,如涉及版权,需要撤下,请作者联系市档案馆编研展览科,联系人:管斌,联系电话:07308222132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