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查询大厅 > 开放档案查询 > 史海钩沉
 岳阳龙舟文化探源 
 岳阳龙舟文化探源 
编稿时间: 2014-08-12 08:45 来源: 岳阳市档案局 
 

      说到龙舟文化的发源,那还得追溯到巴蛇的传说。从巴蛇的传说到龙的神化,再从龙演变到龙舟和龙舟竞渡以及由龙舟竞渡而升华到龙舟文化,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山海经》里,记载着一个“巴蛇食象”的故事。据说这个故事说的就是洞庭湖区的原始先民以“蛇”为图腾的。后人称这种“蛇”为巴蛇。据说巴蛇能猎取象一类的猛兽为食,这说明巴蛇是强悍的象征。对此之说,唐仲雍在《江源记》中有过一段这样的记载:“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曰巴陵也。”这一记载既说明了巴蛇之大,骨如陵墓,同时也说明了巴陵古城的来历。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洞庭湖区的祭龙活动就已经成为一种民俗之风了。凌纯声在《南洋土著与中国古代百越民族》中记载:“龙船,以民族眼光观之,即越人祭水神所架之舟。”可见,在原始社会末期,巴蛇不仅已被神化成了“龙”,而且还被模仿造成了龙船,并成为“祭水神所架之舟。”
      梁朝(前502~557年)《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江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又据《隋书地理志》(前581~618年)也有这样的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以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竟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
      《续齐谐记》中的记载就更加贴近民俗了:“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简贮米投水祭之。”时至今日,在汨罗江两岸,洞庭湖楚,神州大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华人,每逢五月五日端午节,都习以粽叶包粽子,划龙船,搞竞渡,此皆已成时尚也。
      龙舟竞渡经历了由民办到官办,由区域性竞赛到全国性竞渡,由国内到国际的渐进演绎。规模也越来越大,标准越来越高,装饰越来越现代。龙舟竞渡的号子声,就这样迎风飘荡,从汨罗江畔响遍了全中国:“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划龙船,赛龙舟,龙舟长又长,不怕风和浪,龙舟划得快,赶走水妖怪,龙舟划得欢,屈原救上坡。”这样的民谣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屈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而且,每到龙舟下水祭龙时,还要口念“宁愿荒年田,不愿输年船”的咒语,以示取胜之决心。
      屈原与汨罗江人民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约于公元前287年,屈原被放逐来到汨罗江畔,寓居在今汨罗市楚塘镇的玉笥山下。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河泊潭(又名罗渊、屈潭)殉国。屈原在汨罗江畔整整流放达9年之久,他的心血与悲哀,浸透了汨罗江畔的一草一木,感染了汨罗江畔人民的灵魂。纪念屈原的锣鼓号角,从汨罗江畔传到神州和世界,至今也已有2200多年了。
      无论在汨罗江畔,还是在古罗湘阴,或是在洞庭之滨,龙舟竞渡的故事也很多。
      “草船借箭”乃是人们所熟悉的故事,而“草船竞渡”可就鲜为人知了。
      现在人们眼中所见到的龙船,一般长若20~30米,划手30多人,有舵手、旗号、锣鼓手。小型龙船一般划手8~12对,中型龙船划手24~36对,大型龙船划手多达48~100对以上。有的船头上还有司旗或一人玩杂技的。船尾都有舵手,船的中舱则是锣鼓手。这些多少流露出时髦装饰且大小不一的龙船,很多人并不知道它原来的草划子身世。
      草划子原本是汨罗江畔和洞庭湖区一带的渔民和农民用来打湖草、捕鱼用的小船。船身只有5~7米长,约1.2米宽,坐几个或上十人。草划子竞渡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屈原投江的那一年(公元前278年),当时为了寻找屈原的尸体,汨罗江畔的渔民和农民就架着这种农用的草划子到湖里去打捞寻找,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全尸。相传当时屈原的头已有半边不见了,传说是鱼吃了,人们就用金子把屈原的头配起来。可是又怕人盗墓,于是就在汨罗江北岸的楚塘至杨家山段,一连筑了12座疑冢,至今仍然茅草结庐,团团围住疑冢,状如山丘。
      随着龙舟竞渡的出现,原汁原味的草划子已经滞后了。于是,人们开始了对草划子的改造。竞渡时,在草划子的船头加一根翘,在船的中舷安一对若一米多高的翘杠,用一根粗粗的麻索从顶端的交叉处穿过,把船头与船尾紧紧絮住。这样划起来可以减轻水的阻力,简捷轻快。
      随着龙舟竞渡规模和“夺标”定则的不断完善,参赛的龙船开始讲究形象美观起来,于是一种专门用于龙舟竞赛的龙船产生了。而且,在造型、规模、规格、取材、管理、组织等方面都更加严密。在解放前的湘阴县城,就是按照居民居住的保、甲,以龙船的红、黄、青、兰、白等颜色作为标志,赛前捏纸坨,定规则,分组竞赛。有的还以龙船为单位组织群众性的龙舟会,负责龙船的保管、维修和组织竞赛等事宜。
      在汨罗江一带,祭龙仪式也很隆重。1992年,在岳阳市南湖赛场举行的“屈原杯国际龙舟节”就是在屈子祠举行祭龙仪式的。赛前,几十支参赛队抬着龙头,集结在屈子祠的屈原塑像前祭龙。仪式很隆重,大厅里灯火辉煌,香烛弥漫,鼓乐喧天,龙头云集,队列整齐。师爷身着长袍衫,庄重文雅,一道祭词把众人引得虔诚祭拜。整个仪式约进行20来分钟。参赛的国外队员和前来观摩的国际友人也都应邀参加了祭龙仪式,使他们有幸尝到了中国龙舟文化的特殊韵味。
      龙舟竞渡的定则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也是严格的。唐代以前,虽有龙舟竞渡,但并无竞渡夺标的正式规定。到了唐代以后,龙舟竞渡才正式成为一种竞赛的项目。其盛况符载在《上巳日陪刘尚书宴集北池序》中有过具体的描述:
      “一号令,雷鼓而飞,千桡动,万夫呼。闪电流于目眦,羽翼生于肘下。观者山立,阴助斗志。肺肠为之沸渭,草树为之偃忤。揭竿取胜,扬旌而旋。观其猛厉之气,腾凌之势,崇山可破也,青天可登也。”
      这种对龙舟竞渡之壮观、热烈、激清、气势的描写,即使是在1300多年过后的今天去品尝,依然是栩栩如生。若加上现代的礼炮、焰火、快艇、彩船、帆板、跳伞以及为竞渡服务的汽车、飞机、通讯、音像等等,时代感就更强了。
      宋代以后,“夺标”的定则就比较完善了,而且,一直沿用到明、清和民国。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纪念与夺标早已逐渐演变成以夺标为主要目标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以龙舟竞渡为载体开展多种招商引资、文化交流活动,使龙舟文化的内容更丰富了。
      由此可见,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殉国”与“五月五日龙舟竞渡”(荆楚岁时记),以及五月五日“以竹简贮米,投水祭之”和五月五日端午节并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同出一辙的源于“屈原投汨罗(江)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演变而来。至此,龙舟文化也经历了一个由传说中的巴蛇――到神化了的龙――到龙舟――再到龙舟竞渡并升华到龙舟文化的漫长过程。而今,龙舟文化随着龙舟竞渡的鼓角,已从汨罗江畔响遍了神州,走向了世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