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查询大厅 > 开放档案查询 > 史海钩沉
洞庭湖区域地名变化
洞庭湖区域地名变化
编稿时间: 2015-01-13 09:16 来源: 岳阳市档案局 
 

随着洞庭湖的变化,环湖一些老的甚至是名区要地的名字消失了,而一些新的地名陆续形成并被人们所接受。

一是行政区域图、书本上不复存在的地名或者是有其名而无其实的地名,主要有12个,们是

——大穴漠,即大歇湖。位于今君山区的钱粮湖镇。这里原是水面,清末民初淤为陆地,20世纪50年代建立钱粮湖农场时围垦殆尽。现大月湖、古月湖、小月湖是其残迹。

——射虹港,又名蛇头港、吉祥湖。位于今岳阳县鹿角。其地古代系鹿角一带洞庭湖的港汊,多有船只来此避风泊。此地受藕池河影响,于1915年至1950年淤积成荒洲。1964年岳阳县在此成立芦苇场,被淤的射虹港为老港,名其场为老港芦苇场。自此,射虹港被“老港芦苇场”所取代。

——布袋口,古名横房口,又称“高山望”。位于今岳阳飘尾芦苇场,原系水域,是岳州通往洞庭湖西南滨湖各州、府、县的通道和要塞。民国年间淤积成洲,布袋口已不复存在至解放时,《洞庭湖地形图》上已找不到“布袋口”之标示,所在地统称为“高山望”。

——茅司铺,亦称毛师铺、茅斯铺。位于今建新农场地段,此地原系长江洞庭湖水域。云梦泽消失,荆江统一河床形成后,从上游来的泥沙淤高河床,湮没穴口,长江之水挟带大量泥沙急流直下,在岳阳县洪水港至城陵矶一带江湖相连地区四面横溢,泥沙滞留,淤积成洲,湖洲不断扩大。民国十二年(1923年),始修荆岳大堤进行小面积围垦。1955年,在此组织围垦,建立湖南省国营建新农场(现湖南省劳改农场),“建新”之名日渐为人们所接受,茅司铺旧名渐失。

——傅家矶,亦称“傅家圻”。位于南县南洲镇南山村。传说为宋代傅姓商贾捐资用麻石砌垒成矶而得名,是为洞庭湖上一处保障水运安全的船埠和交通要冲。清咸丰年间,藕池河形成后,洞庭湖大举分流荆江之水,洞庭湖淤积加快,这一带圻田成片增加,人烟日渐稠密,傅家矶之名不复存在。

——黄牯滩。位于南县明山头镇鲁家垸,是一水陆相接的滩地。因盛产黄牯鱼,多有渔民在此捕鱼为生而得名。人民公社时,该地称“鲁家大队”,“文革”时称“红卫村”,从此,黄牯滩地名消失。

——宋田港。位于今南县南洲镇丁家城村,昔为宋田山麓的一处港道,现已成一马平川的田园,因藕池堤溃决,赤沙湖淤积成洲,宋田港被湮没,地名随之消亡。

——天心湖。位于南县西南边隅。明清之际曾是一处碧波万顷闻名遐迩的湖域,传说此处上下天心相通,因而得名。后随洞庭湖的变迁而逐渐淤积成洲,至1953年,“天心湖“之名已从《洞庭湖地形图》上消失。

——赤沙湖。为今南县的发祥地。原为洞庭湖的三湖之一,因属长江分流所成,湖水湖底赤色,泥沙弥漫故称赤沙湖。唐宋时期是赤沙湖的全盛时期,水域辽阔壮观,后因藕池堤溃口,长江洪水泛滥,泥沙淤积而成百里沃野,从清同治二年(1863年)出版的《皇朝中外一统舆图》起至以后出版的各种洞庭湖区地图均不见赤沙湖之名了。

——浪拔湖。位于南县北部,明清时期,这里是一个规模不小的湖泊,相传为岳飞拔剑止浪之处,故名浪拔湖。又名“狼跋湖”,取其南北二口水流湍急,船只“进退狼跋”之意。后因藕池溃口,江水涌入,浪拔湖逐渐淤积消失。

——采桑湖。现为岳阳君山区采桑湖镇。原为洞庭湖的一片水域,相传舜帝二妃曾在此采桑,故名。明清、民国时期,它是洞庭湖的一片水域,是华容、岳阳的水上通道,又是一处难以逾越的畏途。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以前,还是华容、岳阳两县的分界湖泊。清光绪年间,其水面仍然十分壮阔,后不断淤积,至1958年围挽钱粮湖农场,遂由沼泽变为陆地,地名也徒有“湖”之名了。

——南大膳湖,又名“大鳝湖”。位于沅江县(今沅江市)城东北84公里处,原为洞庭湖的水面,相传是南宋农民起义将领杨幺进行水战的地方。清代末期,涸而为洲,南大膳湖不复存在。

二是新形成的较有名的地名主要有11个,们是:

——南县。位于汉寿、华容两县交界处,是洞庭湖区最晚出现的“县”,从地盘开始形成到地片命名,至今仅150余年。史载“自荆江南岸藕池溃口,江水横决西南,挟泥沙以趋洞庭,沙沉淤积,西湖一带,渐次成洲。合龙阳、华容、安乡三县境计之,广袤几百里,土人名之曰‘南洲’”。民国时,废“厅”、“洲”而改县,民国十八年的《南县乡土笔记》载:民国肇造……经省议会议决,改南洲厅为南县。南县之名相称至今。

——大通湖。原为洞庭湖的一部分。民国三年(1914年)刊行的清宣统年间绘制的《洞庭湖区图》始标有“大通湖”之名称。它东连东洞庭湖,西接沅江南嘴、目平湖直达西洞庭湖,南连南洞庭湖,北接纳藕池水,是东、南、西三个洞庭湖水系交汇的通道,是四通八达的流水湖,也是一个320多平方公里的大湖,故称“大通湖”。随着湖洲淤积,堤垸增加,移民如潮而至。195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着手将原来的零星小垸联缀成片,修成蓄洪垦殖区,建立国营农场,命名为“国营大通湖农场”。

——三吉河坝。位于大通湖的东北边陲,今益阳市大通湖区管委会所在地。1950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围修大通湖垸时,在三岔河修筑了一个长约400米的堤垸,将老河口堵塞,将原三才垸和吉星垸连接合围,并取二垸垸名之首字为河坝名——“三吉河坝”,简称“河坝”。现已是初具规模的农村小城镇。

——老河口。位于益阳大通湖管理区。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系原湖子口河入大通湖之口,因区别于20世纪30年代特大洪水冲击而成的新的哑河之口,故称“老河口”。它是大通湖农场唯一能沟通江湖的水运航道,也是南达长沙、北通岳阳干线公路的必经之地。

——蓄洪口。位于益阳北洲子、大通湖、金盆镇三地交界处。1950年重修大堤时,本着“以泄为主,蓄泄兼筹”的原则,在农乐垸堤段留下一个1000米长的缺口且较之重修大堤堤面低下1米,作为自然蓄洪之口,故名“蓄洪口”。

——阳罗洲。位于沅江市城北阳罗镇,原为荒野湖洲。相传19世纪70年代有阳、罗二姓渔民来此居住。“其后,来往行人增多,逐步形成集镇,市场繁荣,交通称便”,俗称“阳罗洲”。

——飘尾。系东洞庭湖洲土,分上飘尾和下飘尾,位于岳阳、君山一带,原称“布袋口”。20世纪上叶,洞庭湖淤积迅速,形成一系列洲土,“人们站在洞庭湖中的湖洲式船上眺望,觉得这些洲子像一群动物的尾巴在水上飘浮,一路向下游的君山方向左左右右、动动晃晃地飘去”,因而,人们渐渐地把这一系列洲子叫飘尾。飘尾盛产湖草和芦苇,1969年在此成立飘尾芦苇场,管理上下飘尾及附近一些洲子。

——煤炭湾。位于湘江注入洞庭湖的入口,今岳阳县鹿角对岸。形成于20世纪初,因当时湘南一带出产的煤炭通过湘江水道运至洞庭湖地区后大多先集结于此而得名。粤汉铁路通车后,煤炭运销改走火车,船运由少到无,但“煤炭湾”之名仍保存至今。然而,因泥沙淤积,煤炭湾在民国后期已被泥沙淤平成陆,现距离煤炭湾10余里的地方均叫煤炭湾。

——茅草街。位于南洞庭湖畔,是南县的南大门。原为南洲新淤的一个洲尖,三面环水,形似海滨半岛,因茅草、芦苇丛生,栖息渔民所居也都是茅草屋而得名,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现茅草街所在湖洲新镇洲,为国家村镇建设试点镇,城区面积达2.42平方公里。

——乌嘴。南县一个镇名,它东北临藕池河东支,西靠沱江,总面积60.8平方公里,平坦无垠。这里原为洞庭湖的一片水域,藕池溃口之前叫黄土嘴子藕池溃口后,在泥沙的淤积下,水域消失,平畴跃出,因最早为乌姓聚居地,黄土嘴子改称“乌家嘴”。光绪年间设立“龙华司”后,去“家”字而变成“乌嘴”。

——八百弓。南县南端的农村集镇,位于今南县城南33公里处。古时,在滨湖诸县的辽阔土地上,有不少以“弓”字命名的独特地名。当时洲土初成,移民纷至,围垦争占土地,当时作为量具的是一种类似圆规的木弓,大弓每弓5.2市尺,小弓每弓4.8市尺,旋转向前,以确定其长度或面积,然后,直接以丈量的数目作为地名,“八百弓”就是其中之一。据乾昌先生的《南县地名志》记载:光绪年间,此地是大湖和赤磊洪道的新淤荒洲,各地贫苦农民纷纷前来垦荒谋生,曾叫这里为“团坪厂”。继而豪强垂涎欲滴,前来巧取豪夺洲土。湖霸陈映山向同仁垸南争地盘,从同仁垸丈量至“团坪场”,刚好800弓,当地群众便称此地为“八百弓”。

——摘自市档案馆著《洞庭湖200年档案》

(2008年岳麓书社出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