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查询大厅 > 开放档案查询 > 数字资源采集
《湖湘独一档》|毛泽东学籍档案第一集
东山学堂,青年毛泽东看世界的第一站为何是这里?
编稿时间: 2024-01-10 13:52 来源: 湖湘档案 
 

  


    润之、二五、湘潭、西乡韶山、百九十里、縣银田市天和成。

  这是一份106年前的学生花名册,保存于湖南省档案馆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职教员学生一览表》。其中记录的这位家住韶山的学生,正是青年毛泽东,百九十里是韶山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距离。

  这190里的求学之路,青年毛泽东走了多久,他又是如何从家乡来到省城读书的呢?

  走出韶山,毛泽东求学的第一站并不是长沙,而是湘乡。

  17岁的毛泽东挑了一担行李,直奔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凭着当场写出的《言志》一文,被破格录取。

  青年毛泽东可能并不知道,他考取的是一所在当年放眼全国都很牛的学校。

  学校的前身东山精舍是一群具有维新思想的乡绅创办的,与北京同文馆(后与京师大学堂合并为今天的北京大学)、湖北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广方言馆等并称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是中国大学的萌芽。

  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上体育课、音乐课,第一次学英文,第一次见到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读到梁启超办的《新民丛报》,爱不释手。

  虽然东山精舍最终没能发展成为一所现代大学,但它开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也为毛泽东打开了开眼看世界的全新窗口。

  1955年,毛泽东与东山学校的老同学谭世瑛谈话时说道:“我进不了东山学校,也到不了长沙城,只怕出不了韶山冲呢!”解放后,毛泽东还亲自题写了校名“东山学校”,可见对学校的重视。

  在东山学堂求学半年后,毛泽东在学堂教员的鼓励下来到省城长沙。几经周折,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正向他敞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