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1-05-24
“三高三全一最” 打造易地扶贫搬迁全国样本——访湖南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湘西办主任周震虹
来源:易地搬迁扶贫办   2018-05-15 09:23
浏览量:1 | | | |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脱贫“头号工程”,是脱贫攻坚中的一块“硬骨头”。“十三五”期间,湖南规划完成72万人的搬迁任务。两年多来,已搬迁51万人,建成住房13.9万套,2016年、2017年搬迁入住率分别为100%、99.2%。精准识别、工程建设零利润总承包等经验探索获得有关部门高度肯定。

近期,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采访了湖南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湘西办主任、省易地扶贫搬迁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周震虹。


记者: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脱贫的“头号工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湖南是如何落实推进的?

周震虹:易地扶贫搬迁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亲自部署的“五个一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脱贫攻坚中的一块“最硬的骨头”。为打赢这场攻坚战,湖南省委、省政府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机遇,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措施,可归纳为“三高三全一最”,即高强度推进、高精度识别、高标准建设,全领域督查、全过程监管、全方位扶持,最严格考核。

记者:湖南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方面,有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周震虹:易地扶贫搬迁涉及对象识别、安置和选址、住房建设、设施配套、产业就业等方方面面,湖南在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的同时,根据省情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方法,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经验,有一些还在全国复制推广。

易地扶贫搬迁最难的是对搬迁对象的精准识别。为了确保精准,湖南省科学划定迁出区域,严格确认程序,开展再排查再核实。按照“应退必退、应进全进”的原则,去年全省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大排查,进行再甄别、再核实,全省“十三五”搬迁总任务由80万调减为72万人,力求搬迁对象一一对应,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创新建设模式,解决项目建设实施难。为彻底解决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招投标时间长、围标串标等突出问题,将全省3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项目,委托省属国有企业统一进行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实行零利润管理。同时简化项目建设流程,缩短了周期,有效地解决了项目建设进度慢、安置房质量差等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国其他省份复制推广。

创新工作方法,解决易地搬迁推进难。开发建设了“互联网+湖南省易地扶贫搬迁信息管理系统”,设置了项目进度影像监控、数据分析、搬迁对象信息综合,实现了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全过程和全覆盖管理。建立了第三方常年巡查制度和突出问题整改机制,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精准落地。

突出示范带动,解决后续发展难。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领贫困户脱贫,鼓励工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吸纳建档立卡搬迁人口就业,充分发挥以工代赈项目的扶贫作用,推动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吸纳更多的扶贫就业,坚持多途开辟致富门路。

记者:“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才是易地扶贫搬迁最终目标,湖南是怎样做的?

周震虹: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湖南始终坚持脱贫导向,力争做到搬迁一户、脱贫一户。重点突出三个抓手:

抓规划。在总体规划上突出后续脱贫发展,依据不同地方的资源禀赋,确定不同安置模式,规划明确部署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脱贫工作,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抓选址。优化调整安置方式,2018年新建的易地搬迁项目一律实行集中安置,不再进行分散安置,集中点必需达到30户以上,选址主要在县城、中心镇、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区等区域。

抓督促。督促各地坚持“以产带迁”“以业促迁”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推进后续脱贫产业前置化安排,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特色种养业、手工业、乡村旅游等。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特别是扩大安置点就地就业。

据介绍,湖南2018年将完成剩余28万贫困人口的搬迁任务。目前,所有项目已经全部开工建设,今年年底可如期完成目标任务,确保全部易地搬迁人口住进新房。下一步,湖南将着力做好搬迁群众的产业发展、就业引导、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心理疏导等后续扶持,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与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