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十二五”蔬菜保障与产业发展规划

来源:岳阳市农业局2010-03-03 09:00
浏览量:1|| | ||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010〕2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0〕18号)及省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的意见》(湘政发〔2010〕31号)等文件精神,为保障城镇蔬菜供应,加快蔬菜产业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生产供应能力稳步提升,但基地建设整体标准不高

“十一五”期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左右,总产量由2006年270万吨增加至2010年338万吨,总产值由2006年25.6亿元增加至2010年34.8亿元,蔬菜生产总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34%,为全市农民人均创收贡献额达到了1158元。蔬菜产业中每年从事蔬菜种植、加工和运销的人员达到了65000多人。蔬菜产业已成为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产业,为保障城镇蔬菜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市处于农业部确定的长江中下游蔬菜生产优势产业带,发展成为了全国夏秋南菜北运的重要生产基地,是长株潭、武汉等周边大中城市的“后备菜园”。

但存在蔬菜基地建设整体标准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的现状,制约着我市城镇蔬菜的有效供应和产业发展。一是城市保障性菜地面积不足。按照省政府规定,地级市应按人均3.3厘,县级市人均3厘,县城人均2.5厘的标准,我市共应有城市保障性菜地5.219万亩,而目前只有2.1598万亩,尚差3.0592万亩,缺口达58.5%。二是现有基础设施较差,基地标准不高。在全市蔬菜总面积中,覆盖栽培面积不足11%,能灌能排旱涝保收面积只占15%,因环境污染不适宜生产的面积占10%。设施栽培面积仅占总播种面积的6.25%,大部分基地距田园化、标准化要求差距较大。

(二)科学种菜技术不断普及,但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2010年全市大中棚栽培面积1.97万亩,小拱棚栽培面积8.08万亩;遮阳网覆盖面积5.97万亩,防虫网覆盖面积1.51万亩;频振式杀虫灯防控面积35万亩;性诱剂、黄板诱蚜防控面积5.5万亩;引进蔬菜新优品种23个,推广面积132.75万亩;引进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18个,防治面积228万亩次。

但科技推广网络仍不健全。一是全市从事蔬菜技术推广工作的在岗技术人员不到0.1人/万亩,特别是县乡两级没有专业的推广机构和人员。二是市农科所、市菜科所科研经费不足,地方品种的提纯复壮和优新品种引进示范等工作无法开展。三是没有蔬菜优新品种展示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集约化育苗仍是空白。四是品种结构不优。同类品种集中上市的多,市场风险较大。

(三)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高,但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十一五”以来,全市共认定无公害蔬菜基地47个,认定面积47.95万亩,认证无公害蔬菜61个,认证绿色食品16个。已建立市、县级农产品质检中心9个。建立超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生产基地蔬菜农残快速检测室45个,初步形成了市、县、乡(镇)、基地、市场的质量监管网络。建立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片10个。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工作已全面启动,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蔬菜农残检出超标率由2006年的23%下降到2010年的1.6%,我市蔬菜质量从过去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已发展到现在基本可以放心食用。

但是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一是蔬菜生产主体分散,标准化生产基地比例小,质量可追溯制度不完善,对蔬菜质量安全的监控难以到位。二是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刚刚启动,检测人员、设施、经费等投入不足,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未能全面实施。三是蔬菜产地环境监控还没有纳入管理范围。

(四)产业发展不断升级,但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十一·五”期末全市有规模蔬菜加工企业8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家。其中加工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2家,5000万以上的企业5家。年加工鲜菜120万吨,实现蔬菜加工增加值18亿元。加工企业与基地订单生产面积20余万亩。君山区和平江县被农业部定为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县区。全市已注册登记各类蔬菜专业合作组织25个,入社会员5000余人。

全市以蔬菜批发为主的产地批发市场20个,年交易鲜菜量30.2万吨,年交易金额4.1亿元;销地批发市场37个,年交易鲜菜量48.3万吨,年交易金额10.25亿元;以蔬菜销售为主的城镇农贸市场214个,直销菜店19个,超市鲜菜柜台69个。全市现有蔬菜个体运输、营销大户3216户。逐渐形成了“市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和“市场+经纪人+基地+农户”的市场流通网络模式。

但是蔬菜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仍较低。一是蔬菜深加工比例有待提高。目前我市蔬菜的加工转化率达到了35%,但大部分为小企业粗加工,加工工艺落后,卫生状况堪忧。品牌不响,影响不大。二是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慢,规模小。专业合作组织土地集中面积仅占蔬菜生产总面积8%,蔬菜生产依然是以单家独户分散种植经营为主,抗击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薄弱。三是产地批发市场不发达,以路边批发为主,没有固定的场所和管理人员。

二、规划目标与工作重点

(一)规划目标

到“十二五”期末,将我市蔬菜产业打造成100亿元的大产业。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80万亩,总产量400万吨,生产总值45亿元,加工增加值30亿元,流通增加值25亿元。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加大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全面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加大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培育力度,新培育市级以上涉菜加工龙头企业5家,蔬菜专业合作组织达到50个。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新创建省级以上品牌5个。扩大蔬菜加工与外销出口,蔬菜加工转化率由35%提高到45%,外销比例由24%提高到40%。建设好1个市级蔬菜设施育苗中心,6个县级设施育苗场。

 

(二)工作重点

1、加强蔬菜基地建设

(1)加强城镇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设。一是改造建设好君山区西城办事处市级3000亩老专业蔬菜基地,争创国家级设施蔬菜标准园。主要做好水利交通基础设施改造、栽培设施建设、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等(见表)。二是扩补新基地。全市用5年时间新扩补城镇专业蔬菜基地30592亩,其中市级城镇专业蔬菜基地20000亩,县级城镇专业蔬菜基地10592亩。主要搞好沟渠路建设、栽培设施建设和土壤改良(见图)。在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设中,重点建设好6个大棚设施栽培基地,配套使用遮阳网、防虫网、喷滴灌、杀虫灯、性诱剂等,面积1100亩。(见图)

 

林角佬专业蔬菜基地提质改造建设项目表

建 设 项 目

工程量

投资概算

备    注

基础设施建设

路面硬化

7170米

152万元

①项目实施地点:君山区西城办事处林角佬、上反咀、二州子老专业蔬菜基地;

②项目实施面积共3000亩;

③项目实施时间为2011年-2013年。

沟渠建设

20746米

479万元

灌溉深井

50口

12万元

洗菜池

107个

11万元

栽培设施建设

喷滴灌

3000亩

120万元

钢架大棚

500个

250万元

太阳能杀虫灯

60盏

24万元

合计

 

 

1048万元

 

(2)加强特色蔬菜基地建设。建设好70万亩加工、外销蔬菜基地和500万㎡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着力打造地方特色蔬菜品牌,促进规模基地上台阶。一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理、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分期分批逐年推进蔬菜基地水利设施建设。到“十二五”末使规划区内50%以上的基地达到田园化标准。二是推进冷链设施建设。以蔬菜产、加、销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投资主体,在规模生产基地和蔬菜交易集散地建设5座蔬菜保鲜预冷库(见表)。

蔬菜预冷库建设规划表

承担单位

个数

库容量(吨)

投资规模(万元)

合计

自筹

申请各级政府投资

君山区丰盈蔬菜合作社

1

1000

500

300

200

君山区富农蔬菜合作社

1

1000

500

300

200

临湘市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

1

1000

500

300

200

临湘市寿光情蔬菜有限公司

1

1000

500

300

200

八字门蔬菜批发市场

1

5000

2000

1500

500

合   计

5

9000

4000

2700

1300

 

(3)支持出口蔬菜基地建设。从政策上、项目安排上等适当给予倾斜。

2、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1)推进市农科所和菜科所的体制改革,整合资源,组建专家团队,提升蔬菜科研能力。以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蔬菜技术推广网络。

(2)依托农业科研、推广机构,积极研发、引进和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模式,建立“四新”展示基地。特别是要根据市场和加工的需要,引进推广错季品种、耐贮运品种和加工专用品种。

(3)建设以农科所麻塘试验场为基础的现代蔬菜设施育苗中心和6个县级蔬菜设施育苗场,年出苗能力达到1亿株以上(见表)。

蔬菜育苗中心和育苗场建设规划表

承担

单位

占地规模(亩)

温室面积m2

大棚面积m2

种苗生产量(万株)

总投资(万元)

合计

自筹

要求申请上级政府支持

市农科所

500

300

80000

5000

2000

1000

1000

君山区

100

/

2000

1000

500

500

200

华容县

100

/

2000

1000

500

400

100

临湘市

100

200

2000

1000

800

500

300

汨罗市

100

/

2000

1000

500

400

100

湘阴县

100

/

2000

1000

500

400

100

岳阳县

50

/

1000

500

200

100

100

合  计

1050

500

91000

10500

5000

3100

1900

3、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1)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抓好全市10个万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片建设。城镇保障性蔬菜生产基地、农区规模生产基地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要求组织生产,从生产源头把好质量关。

(2)加强例行监测。加强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配齐专业人员和检测设备,增加检测项目(即从农药残留扩大到重金属、有害微生物),加大例行检测频率,扩大监测区域。

(3)严格执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严格实行产地准出,出园检测率达到100%。批发市场和超市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入市检测率达到100%。农业、工商行政执法部门严格履行职责,确保不合格蔬菜产品退市和无害化处理。

(4)建立健全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建立覆盖乡(镇)、基地、企业、市场的质量监管体系。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在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过程中,蔬菜基地乡(镇)农技站加挂“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站”的牌子。基地、企业、市场、学校、机关食堂、大型宾馆酒店等建立自己的蔬菜农残快速检测室,加强自律自控。

(5)开展产地环境监测。建立蔬菜基地环境监测与评估制度。使全市蔬菜生产基地100%达到无公害蔬菜基地环境要求。禁止在非适宜生产区域生产商品蔬菜。

4、健全市场流通体系

(1)建立以市级蔬菜批发市场为主,县、乡产销批发市场为辅的市场营销网络。进一步改善八字门蔬菜批发市场环境,完善服务功能,扩大交易场地。建设君山区广兴洲镇、华容县护城乡、临湘市江南镇3大产地批发市场;改造中心城区10个集贸市场;新建5个大型规范化农贸市场。

(2)支持建立岳阳市区无公害蔬菜配送中心和40个社区无公害蔬菜直销门店。积极推进大型超市与蔬菜基地对接,进销量的对接比例达到80%以上。扩大订单生产,订单面积的比例由2010年的12.5%提升到40%。

(3)建立市场信息平台。利用现代通信网络,建立联络到乡(镇)、规模基地、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加工企业和市场的蔬菜信息服务系统。

5、发展产业化经营。

到“十二.五”末培育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蔬菜种植大户50户,培育年销售蔬菜在1000吨以上的蔬菜专业销售大户或经纪人100个。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组织25个,新增市级以上的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提高蔬菜精深加工的比例和蔬菜加工转化率,蔬菜加工转化率由现在的35%提高到45%。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创建合作组织或参股基地建设,建立企业稳定的原料保障基地,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引导菜农观念更新,树立特色名品意识,新增蔬菜品牌5个。扶持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新增蔬菜“三品”认证20个。支持建设好君山区和华容县两大现代蔬菜加工园区。

四、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

认真落实“菜篮子”工程市长负责制,市政府成立由市长负总责,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蔬菜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日常工作机构,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各县(市)、区成立相应机构。市蔬菜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菜篮子”县(市)、区长负责制考核评价办法》对各县(市)、区政府年度目标进行考核。

(一)政策保障

1、市城镇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工程统筹规划。

2、市、县两级政府将蔬菜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

3、价格调节基金20%以上用于蔬菜基地建设。

4、足额征收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并专款用于蔬菜基地建设。

5、整合各部门的涉农项目资金,投入“菜篮子”工程建设。

6、制订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蔬菜产业发展。逐步建立以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主,财政投入为辅的投入机制。

(二)技术保障

1、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加快蔬菜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推广网络,培育一支事业心强、技术水平高、能吃苦耐劳的蔬菜专业技术队伍。深化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鼓励科技人员、机构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直接参与蔬菜生产与经营。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利用阳光工程、农业广播学校、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专业技术培训班等多种形式,重点培育蔬菜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规模基地负责人等,提高科学种菜与经营管理水平。

2、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政府直管的产业信息平台,安排专门人员和经费,收集整理政策、科技、市场、气象等各类相关信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子信箱、手机信息等媒体,建立信息的多渠道发布机制,使信息能快速准确地传递到企业和农民手中,有效地指导生产与经营。

3、构建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蔬菜产业中介服务组织,政府加强引导和管理,制定规章,使其在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机耕、灌溉、运输配载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4、强化管理服务体系。工商行政管理和农业等有关职能部门定期对农资市场进行清理,规范经营行为,严把农业投入品质量关。严厉打击生产、经营禁用、限用农资产品行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执法机构严格质量监管与执法,打击违法行为,规范生产行为与市场秩序,促进质量提升与产业升级。商务部门根据城镇人口布局,做好市场建设规划,做好市场情况的监测和市场信息的调查。交通、公安、财政等部门落实国家农产品“绿色通道”建设的各项规定,确保蔬菜产品运销畅通。

(三)风险防范

1、加强市场风险防范。组织专家团队构建蔬菜供求预警模型。根据各地蔬菜播种面积及气候条件等信息,分析和预测蔬菜供给情况和价格走势,引导蔬菜种植户、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及时发布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提前进行市场预警,引导蔬菜合理流通。设立风险基金,实施合理贮菜于地、贮菜于库的制度。

2、加强自然风险防范。各级农业部门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中长期气象信息,分析不利气候对蔬菜生产的影响,提前制定防灾预案,指导农民防灾避灾。

3、加强安全风险防范。继续发布《岳阳市农业局关于在蔬菜生产中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公告》,张贴到村、到基地、到市场、发送到农户。以财政补贴为推手,加速推广使用杀虫灯、性诱剂、黄板诱蚜、防虫网覆盖等绿色防控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从源头上减少农药使用和滥施化肥的现象,提高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强化种菜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法律、道德教育,让种菜农民掌握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和增强法律、道德意识。

责任编辑: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