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2018年全市民政工作思路
编稿时间: 2018-03-20 09:33 来源: 市民政局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决战之年,是五化民政建设全面推进年,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九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市县乡负责干部会议、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稳中求进总基调,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落实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扎实践行“一三五”工作思路,持续深化民政事业改革创新,不断加强民政基层基础,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五化民政建设纵深发展。具体抓好“一二三四五六”:

一是紧扣“一个中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领导一切的根本原则,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党建、廉政工作作为头号工程和首要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多种多样的党建特色实践活动,着力打造民政特色党建工作品牌,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支部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巩固“两个专项整治”成果,推动反“四风”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大力弘扬民政优良传统,繁荣发展先进民政文化,深化与主流媒体的配合协作,强化网络舆情管控,不断增强从事民政工作的价值认同、使命认同、文化认同。

二是实施“两大工程”,突出基本民生保障。织密扎牢保障网,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民生需求。1、做优做实社会救助工程。按照省定要求,加大财政投入,有序推进低保制度城乡统筹,确保全市城市低保标准达到48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达到285元/月,城乡低保补差水平不低于320元/月和170元/月。探索解决支出型贫困问题,强化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制定对象认定细则,规范审批程序,分类分档施救。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探索推进供养机构社会化改革,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40%。全面应用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提高基层社会救助经办能力。2、做大做强殡葬服务工程。结合《乡村振兴三年(2018年-2020年)行动方案》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全市殡葬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和殡葬改革工作。2018年,在农村地区实现公益性公墓的全覆盖,并逐步建立由村级红白理事会引导、村民集中文明治丧的自治格局。继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殡仪服务进行降价、限价,县市区全部配齐火化设施,填补殡仪设施空白,全市火化区火化率达到60%。巩固“三沿六区”专项整治行动成果,健全殡葬执法机制,严查违规殡葬行为。制定完善惠民殡葬奖补政策和生态安葬奖励政策,提高补助标准,引导广大市民集中文明治丧。着力推进平江县“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 工作,确保出成效、出经验。

三是健全“三大体系”,优化民政工作机制。着力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民政工作体系,打牢基层基础,强化综合能力。1、健全救灾应急体系。深入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减灾委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职能。推进全市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提高救灾物资保障水平。启动全市农房保险试点工作,为受灾群众撑起强力“保护伞”。继续开展综合减灾示范县、示范社区创建,组织宣传和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全社会综合防灾意识和能力。全面澄清精简下放人员底数,适时提高补助标准。开展多层次救灾业务培训和技能比武,加强防灾救灾减灾队伍建设。2、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对标深化改革要求,推动政府出台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全面兑现“三会三制”,指导修订村规民约,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推进城乡依法自治,建立健全村(居)务公开内容更新管理长效机制,深化“亮栏”行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村(居)务公开栏全覆盖。深入开展社区减负增效,启动“社区乱挂牌”“社区万能章”专项治理,完成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开展和谐社区、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功效,探索智慧社区建设,不断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3、健全福利慈善体系。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确保不低于每人每月55元。加强精神康复工作,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坚持安全第一、稳中求进的原则,健全福彩销售管理体制机制,稳步拓展福彩销售渠道,保持福彩销售稳健发展态势,确保全年福彩销量较2017年提高5%以上。加快发展慈善事业,推进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完善全市慈善网络,创新开展网络公益众筹,探索新型捐赠方式,推动社会“微慈善”持续升温,惠及更多困难群众。完善志愿者服务登记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

四是深化“四大创建”,打造民政特色亮点。通过专项创建活动,提升品牌意识,创造更多的“岳阳模式”。1、深化“五化”民政创建。落实“全省五化民政建设全面推进年”工作要求,加快建立党政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创建机制,按照重点目标、改革清单、关键领域全面开展攻坚工作,实现各项业务齐头并进。通过创建达标争资引项,通过创建打造特色亮点,通过创建提高全市民政工作水平,确保平江县、君山区成功创建全省第一批五化民政示范县(区)。2、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示范城创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互联网+”养老产业,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深化“医养结合”,逐步扩大养老产业市场开放。科学编制市、县养老事业发展规划,抓好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全力以赴通过“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市”评审,争取政府出台居家和社区养老相关政策,制定试点细则和示范社区创建方案,引进或培育一批重点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开展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建设试点,逐步建立居家照料、社区照顾、机构照护“三照”服务体系。加强老年人协会建设,完善高龄津贴制度,扩大老年人意外险、机构责任险范围,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继续开展养老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提高养老服务质量。3、深化双拥模范城创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是今后一段时间双拥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要认真学习双拥模范城(县)评选表彰办法,加强新闻舆论宣传,打牢工作基础,广泛开展“双拥在基层”“双助力”“关爱功臣”“联基层、暖兵心”四项主题活动,助力“三后”问题解决,全方位落实随军家属及军人子女优待政策,进一步深化与驻军部队的双拥情谊,在全社会营造拥军爱军浓厚氛围。通过创建促发展,以发展带创建,推动双拥工作上水平、上台阶。4、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围绕“争创文明单位,建设现代民政”,在全市民政系统启动文明单位创建,打造文明创建品牌。进一步发挥民政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抓好民政系统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让“暖流涌动巴陵、善行遍布城乡”;进一步狠抓机制建设,将文明单位创建列入总体工作部署,抓好顶层设计,编制创建规划,形成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推进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五是开展“五大行动”,加大民政服务供给。回应群众需求,深化民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民政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1、开展脱贫攻坚行动。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兜底脱贫保障中的牵头作用,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巩固农村低保和兜底保障对象清理整顿成果,确保应保尽保、动态管理。严格民政扶贫资金监管,对扶贫资金核发、使用、管理进行全时段、无缝隙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科学制定脱贫规划,以“减贫摘帽、精准扶贫”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创新扶贫机制为动力,落实民政行业扶贫和驻村扶贫任务,帮助困难群众脱真贫、真脱贫。推动老区扶贫,加强老区建设,提升老区脱贫致富能力。2、开展民政人才培优行动。突出政治标准选人、坚持立体精准识人、坚持事业为上用人,着眼长远发展育人,着力锻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民政干部队伍。制定全市民政系统干部培训计划,健全民政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分类分批组织市县乡村四级民政干部的教育培训。积极挖掘、大力宣传民政系统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发挥榜样力量。加强社会工作,组织实施“社区社会工作室”“三区计划”“牵手计划”等重点项目,扶持和培育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拓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增加公益岗位,设置社会工作站,引进社工、志愿者等形式,充实社会工作力量。3、开展社会组织管理创新行动。坚持一手抓创新探索发展,一手抓严格依法管理,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组织全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业务培训,全面推广网上申报系统,提升登记管理水平。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标准化建设,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完善资助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办法,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服务困难群众。加强社会组织党建,落实“三同步”机制,创新“党建+公益+服务”机制,打造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规范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机制。4、开展军队退役人员维权行动。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落实落细优抚安置军休政策,更好地维护军队退役人员合法权益。深入开展优抚对象关爱活动,引导依法依规表达诉求,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进优抚事业单位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军供保障服务。全面推行“阳光安置”,做好年度退役士兵安置接收工作;深化“双带双促”活动,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鼓励退役士兵创业就业。按照“即退即审、即交即接”的要求,做好军休干部接收安置工作;加快推进军休服务机构标准化、社会化、信息化建设,认真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5、开展专项社会事务提质行动。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有序开展街道设立和撤乡改镇等区划调整工作。推进地名信息管理及服务平台建设,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阶段性任务和地名普查数据整改工作。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创建,启动第四轮界线联检工作。规范日常管理,强化寻亲服务,加强流浪救助、儿童福利、托养机构监管,杜绝安全隐患。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保障体系,全市“三留守”村级平台覆盖率达到60%,民政领域儿童信息数据录入完整有效。落实孤儿保障政策,继续实施“明天计划”,全市集中和分散供养孤儿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每月1200元、1000元。规范婚姻登记服务,推进全市婚姻登记机构标准化建设。

六是提升“六种能力”,加强民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五化民政建设提供坚实队伍保障。一是提升政治领导的能力。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在全系统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科学推动民政事业发展。二是提升规范管理的能力。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强化关键部位监督,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实现资金跟着数据走、项目依据规划定。整治安全生产隐患,遏制和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民政服务对象生命财产安全。三是提升群众工作的能力。增强群众工作的本领,坚持“一线工作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破解民政事业发展的瓶颈。在把政策带下去的同时,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带上来,逐一提出解决办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四是提升改革创新的能力。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推进乡镇社会工作站全覆盖,夯实基层民政力量,提高基层民政经办能力。五是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快形成覆盖民政各领域的制度体系,推进民政政策创制,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制度,强化民政法制队伍专业化建设,使民政法制机构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与承担的职责任务相适应。六是提升狠抓落实的能力。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在全市形成创先争优良好氛围,推进民政工作落实落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