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华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岳阳市统计局2010-06-10 00:00
浏览量:1|| | ||

200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目标,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克服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化解多种不利因素,团结奋斗,努力工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县域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又有新的突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 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2003年,全县GDP为50.10亿元,实现50亿突破,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6%,加快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08亿元,增长4.5%,加快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5.06亿元,增长20.2%,加快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96亿元,增长11.0%,减慢0.8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和可比口径计算,全县人均GDP6732元,增长10.7%,加快1.1个百分点。GDP产业构成比为42.1∶30.1∶27.8,同上年比较,一产业下降3.1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2.8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0.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向优化渐进。

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新的进展,县域经济内在活力不断增强。纺织、矿产建材、蔬菜食品加工制造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工业保持快速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4%,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效益提高,实现利润4972万元,增长70.4%。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县优质粮棉、高效蔬菜、草食家禽及特种水产、意大利杨四大特色农业基地已经形成。种植业,粮、棉品种优质率达100%;建成35个千亩以上蔬菜种植板块。草食家禽肉羊、肉牛、特种水产品养殖占农业产业的比重不断提升。连接种、养基地,蔬菜食品加工、制造业崛起,涌现出一批乡村级工业小区。林业实施“洲滩建林带,沟渠建林网,丘岗建果园”的发展举措,我县成为以意大利杨为主的洞庭湖区重要速生林基地县。城镇化步伐加快,基础建设投入加大。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同步进行;城乡电网改造进展顺利;南石公路贯通县域南北;市政设施不断升级;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全县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0.2%。

畜产品、谷物、油料、棉花价格上涨,消费品市场物价总水平有所上升,市场稳定,消费增长。

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据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年内新增城镇就业4651人,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3505人,再就业率突破6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670人,登记失业率2.9%,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积极推进依法治县,严厉打击惩治各类犯罪,强化社会综合治理,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事业单位机构、人事改革稳步进行,降低和节减农民税费负担,农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差距较大,二、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下岗、失业带来的就业与再就业以及城乡低收入群体生活改善,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和社会保障任务仍然较重;县、乡财政收支缺口较大,可用财力难以保证消费和发展经济的需求,乡村两级运转更为艰难。

二、农 业

农作物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5.0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64千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4.4%。稻谷播种面积38.6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79千公顷,其中优质稻面积所占比重达82.8%。油料种植面积20.1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98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2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33千公顷;麻类种植面积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千公顷;蔬菜及瓜果类种植面积3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3千公顷

全年主要农产品产量除麻类外都比上年增产:粮食总产量27.36万吨,增产8.7%;油料总产量3.03万吨,增产10.8%;棉花3.24万吨,增产47.3%;麻类1.45万吨,减产21.6%;茶叶837吨,增产43.6%;水果9.16万吨,增产0.7%;蔬菜(含瓜果类)87.83万吨,增产4.0%;烟叶总产205吨,与上年持平。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7.63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牛、羊肉产量分别增长48.3%、84.6%;猪肉产量增长10.0%。家禽养殖有所滑坡,禽肉产量2.33万吨,下降4.8%。全年水产品产量7.50万吨,增长7.2%。

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各类水利工程投入1亿元,投工1200万个,移动土石方1200万立方米,完成大小水利工程6500多处,抗旱排涝能力增强。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0.2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0%;机电排灌面积56.8千公顷,较上年扩大近1个百分点。全年化肥施用量(实物)175971吨,增长2.9%;农村用电量3913万千瓦小时,增长6.1%。完成植树造林1.71千公顷,其中退耕还林植树1.05千公顷,有林面积28.71千公顷,增长6.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4679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66590万元,增长29.6%。在规模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35686万元,增长18.7%,重工业增加值30904万元,增长28.6%。工业企业转体改制进一步推进。规模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控股企业1946万元,所占比重2.9%,比上年降低17.9个百分点;集体企业30225万元,占45.4%,降低8.6个百分点;其他经济类型(含合作、股份有限和责任有限公司)34400万元,占51.7%,提高26.5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41336万元,增长17.3%;产品销售率为100.8%,比上年高0.2个百分点。

规上工业食品加工快速增长。大米总产量53240吨,增长39.5%;食用植物油总产量26392吨,增长35.5%。饮料制造业啤酒总产量14945吨,下降13.6%。纺织和化学肥料生产持续增长。纱总产量1.45万吨,增长14.5%;毛巾总产量3387万条,增长19.0%。合成氨总产量13.0万吨,增长29.2%。通用设备水泵制造高速增长,年生产水泵719台,增长74.5%。自来水生产供应量不断上升,年生产自来水506万吨,增长9.1%。

工业经济效益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972万元,比上年增长70.4%。拉动经济效益提高的行业主要是建筑材料、食品加工、水泵生产。建筑材料生产拉动效益提高31.1个百分点;食品加工生产拉动29个百分点;水泵生产拉动13.2个百分点。纺织行业利润总额与上年基本持平,食品制造业利润总额下降32.6%,影响效益提高2.5个百分点。

建筑业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5933万元,比上年增长35.5%。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实现利润583万元,增长13.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8.59万平方米,增长87.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4.03万平方米,增长125.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7200万元,比上年增长56.8%,其中国有经济投资66117万元,增长91.0%;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40303万元,增长22.8%,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23169万元,增长49.9%;更新改造投资41598万元,增长157.4%;房地产开发投资1350万元,下降39.3%。投资方向偏重于更新改造,在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中,更新改造投资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达62.9%。

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突破上年零投入为1300万元,第二产业(工业)投资40948万元,第三产业投资23869万元,二、三产业分别增长133.0%和65.6%;三次产业的投资比例为2.0∶61.9∶36.1,一、二产业比上年上升2.0和 11.1个百分点,三产业降低5.5个百分点。工业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食品加工、制造及饮料制造业投资14330万元,比上年增长127.5%;纺织业投资16828万元,增长367.4%;非金属矿制品(建筑材料)投资3500万元,增长127.3%。支柱产业及优势企业投入加大,加快了全县工业化的步伐。

五、国 内 贸 易

消费品市场稳定活跃。县域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8839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县的(城关地区)消费品零售额95784万元,增长11.6%;县以下(城关以外地区)消费品零售额63055万元,增长10.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40704万元,增长10.6%;餐饮业零售额14386万元,增长16.9%;其它行业零售额3749万元,增长10.9%。

全年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零售额12214万元,比上年增长36.6%;限额以下及个体零售额128490万元,增长8.7%。

六、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0395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交通运输业16132万元,邮电通信业4263万元,分别增长9.6%、13.9%。

全年社会货物运输周转量29497万吨公里,增长3.4%。其中公路运输25424万吨公里,增长4.2%;水运4073万吨公里,下降1.2%。完成社会旅客周转量48027万人公里,下降19.2%。其中公路客运47953万人公里,下降19.2%;水运74万人公里,下降41.7%。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539万元,增长14.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915万元,下降20.0%;电信业务总量5624万元,增长23.1%。年内新增局用交换机5248门,总容量达到99638门,增长5.6%。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5454户,固定电话总户数达到89646户,增长20.8%,其中新开通小灵通用户3175户,全县电话入户率44.1%,农村入户率34.81%,县城入户率84.17%。全年订销报刊杂志累计份数409.4万份,下降13.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7442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365万元,同比增长16.6%,上划“两税”完成1804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财政总支出31738万元,增长16.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1612万元,增长18.3%。

金融机构存款快速增长,贷款规模收缩。200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0517万元,比年初增加32588万元,增长18.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9094万元,比年初增加31895万元,增长19.8%。各项贷款余额240233万元,比年初减少18703万元,下降7.2%。其中短期贷款226963万元,比年初减少21690万元,下降8.7%;中长期贷款9611万元,增加272万元,增长2.9%。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803494万元,现金支出787354万元,货币净回笼16140万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类保费收入4871万元,比上年增长32.9%。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841万元,财产险保费收入1030万元,分别增长36.5%、20.9%。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931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766万元,寿险赔款及给付1165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年末全县拥有中小学校217所。其中小学156所,初中51所,普通高中7所,职业高中2所,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106340人,其中小学生47890人;初中生45256人;高中生11469人;职高生1587人。

九年义务教育持续发展,成果巩固。年内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8%,巩固率100%;初中生入学率99.8%,巩固率99.8%;义务教育普及率99.14%。小学生毕业合格率98.3%,初中生毕业会考全科合格率95.3%。深造教育质量提高。普通高中入学率53.3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高考本科一次性上线938人,比上年净增277人;职业高中本科上线24人,录取率100%,居全市同类学校之首。教学研究再创佳绩。《农村中小学区域性整体推进课堂教学建模的实验与研究》等三个课题获省教育学会课题研究中期成果一等奖;《在目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获全国目标教学活动一等奖。

科技工作稳步推进。全年争取市级以上科技经费80万元,组织实施县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9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4项、市级1项、县级13项。按科技计划分,科研计划4项、星火计划4项、成果推广计划4项、社会发展计划7项。按行业分,农业、工业项目各5项、医疗卫生1项、环境保护2项,其他行业6项。

科技成果获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年内申请获国家专利10件,组织实施专利技术3项。

年末拥有民营科技企业8家,其中年内新发展2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玫瑰花开》、《黄天厚土》、《大门奇案》等长篇及中、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仗剑华容道》;《倾听渔歌》、《踏过心灵的小溪》、《走过荒凉》等散文集及散文在国内、省内出版社出版。二胡独奏《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获“三湘蒲公英奖”金奖;器乐曲《操军令》获“三湘群星奖”金奖;独舞《茶飘香》、《胡笳十八拍》并获省、市中小学生独舞一等奖;歌曲《中国结》、《喊山》参评省、市“五个一工程奖”;摄影作品《牧归》获省文联、摄协“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一周年摄影优秀奖。全县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文化馆22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电影放映单位34个。年内艺术表演观众39万人次,电影放映观众360万人次,参观博物馆2万人次。

广播电视事业日益繁荣。全县拥有广播电视台、转播台、电视网络公司各1家,乡镇广播电视站21个。年内新开通政务信息频道,恢复高质量电台播出,完成禹山电视转播台工程并投入使用。年末,全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9%;有线电视用户2.1万户,增加0.1万户。

卫生事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34个,卫生机构实有病床位(不含诊所)778张,卫生技术人员(在岗)945人,执业及执业助理医师350人,注册护士233人。乡镇卫生院22家,拥有病床位358张,村卫生室504家。非典防治成绩显著;甲类传染病发病率为零,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11.22/105,下降50.33个十万分点;免疫防治完成冷链运转5次,“四苗”覆盖率达93.2%。

体育事业又展新貌。群众体育、全民健身、社区体育又兴热潮。全年各类体育协会开展健身活动200余次,参加人数达10万余人;成功举办华容县第二届大众运动会,35个代表队,1480名运动员参赛。竞技体育取得新的成绩。我县代表队获吉林省国际龙舟赛团体表演项目一等奖,小龙舟竞技项目第六名;省乒乓球赛铜奖1枚、两个第四名、两个第7名。

十、环 境 保 护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境质量不断改善。2003年,国家控制排放的污染物二氧化硫实际排放量1080吨,烟尘实际排放量596吨、COD(化学耗氧量)实际排放量2423吨、氨氮实际排放量407吨、工业固体废物实际排放量263吨,分别比上年减少排放280吨、62吨、714吨、16吨、42吨;排放控制率分别为77.14%、91.6%、80.77%、90.44%、87.67%。县域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率为98%,水环境质量达标率98%,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桃花山森林资源得到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局人口年报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为714799人,比上年末增加14人。全年出生人口5401人,人口出生率7.56‰;死亡人口3518人,人口死亡率4.92‰;人口自然增长率2.63‰,比上年降低0.99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9225元,比上年增加385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劳动报酬9410元,比上年增加493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274元,增加10.9%。农民人均纯收入3038元,比上年增加298元,增长10.9%。其中工资性收入818元,增加136元,增长19.9%;家庭经营收入2181元,增加359元,增长19.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30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用于食品、衣着、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的消费分别比上年增加324元、63元、118元、69元、75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8.1%。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41057人,增长3.6%,其中参保的离退休人员7879人,增长11.5%;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163人,下降22.4%,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896名,发放失业保险金240万元;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1618人,增长7.5%,支付医疗费468万元;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340万元,代缴“三金”77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县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床位553张,收养各类人员544人。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638万元。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GDP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当年价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