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岳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岳阳市统计局2010-06-10 00:00
浏览量:1|| | ||

2008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团结和带领下,全县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民本岳阳的执政和发展理念,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续发展。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962528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846万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77297万元,增长27.5%;第三产业增加值288385万元,增长14.8%。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 2.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34.2:34.6:31.2调整为30.8:39.2:30。人均生产总值14840元,增长15.8%。

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第一产业中的肉类、油料等产量产值增长较快;第二产业中的工业生产逐步崛起;第三产业中的电信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快速发展。

2008年全年新开发就业岗位1588个,净增就业岗位6595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6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44人,比上年底增加20人,登记失业率100%。农村劳务输出111981人,比去年多输出1036人,增长9.5%。

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依旧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结构调整难度较大。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产业化水平不高,工业产品又多属原料型,生产成本高,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弱,受年初冰雪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这两方面矛盾日益显现;二是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利用中,节能减排任务重。我县的优势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十分有限,在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造成的矛盾不断增多,利益冲突逐步表面化,保持全县经济持续、快续增长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制约;三是基础设施依然落后。乡村公路、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仍比较落后,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协调;四是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人才队伍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全县完成农林牧渔现价总产值46.7亿元,增长4.1%。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2.1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99%;粮食产量46.45吨,增长0.93%。其中早稻播种面积31.5千公顷,增长7.88 %,中稻播种面积与一季晚稻播种面积3.2千颂,下降57.16%。油料产量19771吨,增长15.73%。茶叶产干茶965吨,减31.1%。

林业有新的发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得到加强,人工造林不断提高。全年义务植树35万株。森林资源继续保持林木总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环,森林覆盖率30.78%。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05612吨,比上年增长16%。其中,猪肉产量95880吨,增长16.6%;牛肉产量2242吨,增长 19.8%,羊肉产量630吨,增长8.6%;家禽出栏442万只,增长6.6%;禽蛋产量13357吨,增长1.1%。

农业生产条件有新的改善。农业有效灌溉面积 67.95亩,下降0.3%;大中小型拖拉机1010台、农用运输汽车822辆。

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9469吨,增长1.1%;农药使用量815 吨,减0.2%;农膜使用量1120吨,增长1.8%。

三、工业

工业生产大幅增长。全部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4142万元,比上年增长32.6%,拉动全县经济增长1.04个百分点。在全县10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97.8亿元,增长 84.8%;轻工业产值 685302万元,增长65.43%,重工业产值293476.6万元,增长122.08%;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产值74947.4万元,增长61.66%;集体工业产值54832.3万元,增73.68%;股份制工业产值617904.1万元,增77.49%;股份合作制工业产值10867.5万元,增长19.96%;其他工业产值197418.4 万元,增长1倍。主要工业产品中的大米、精制食用植物油、水泥、输液瓶等产量增长较快(见下表)。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07年

2008年

比上年增减%

大米

28455

39970

40.47

精制食用植物油

2425

4800

97.94

配混合饲料

62515

86328

38.09

酱油

6373

7350

15.33

2711

3910

44.23

机制纸及纸板

12016

27769

131.1

纸制品

13880

20490

47.6

输液

万瓶(袋)

24467

28238

53.86

水泥

46517

59240

27.35

生铁

954

1800

88.68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收入98亿元,增长80.4%;实现利润2.5亿元,增长1倍;利税总额3.9亿元,增长78.2%;实现税金1.3亿,增长14.2%;资产负债率72.9%;产品销售率10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62791万元,比上年增长60.3%,城镇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5491万元,同比增长77.2%,农村非农投资27126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169万元,减45.8%;从投资构成看,建筑工程投资290357万元,增长40.3%;安装工程投资11150万元,增长130%;设备工器具购置161591万元,增长188%;其他费用投资7424万元。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项目中,全年施工项目136个,增长70%;其中新开工项目122个,增长90.6%;投产项目85个,增长39.3%。全年新签约项目51个,协议引进县外资金2223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07400万元,占48.3%。

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21000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295.5平方米。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稳定增长。2008年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422.6公里, 改建到乡镇公路47.5公里。货运量927.5万吨,比上年增长11%;货物周转量39712.5万吨公里,增长12.5%;客运量3048万人次,增长6.2%;客运周转量20354万人公里,增长13.5 %。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邮电通信业完成业务总量6357万元,增长1.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813万元,增长9.29%,电信业务总量4544万元,增长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99345户,减6 %。其中城市电话12465户,减少8 %,农话86880户,减5%;移动电话达到126000部,比上年增加33000部,增长26%。

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接待中外游客66万人次,增长5.6%。全年旅游综合总收入1.8亿元,增长5.5%,其中:张谷英共接待旅客3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000万元,大云山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00万元。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117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县级消费品零售额146081万元,增长22.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54036万元,增长20.1%。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67677万元,增长20.8%;住宿和餐饮业252817万元,增长21.2%。从规模看限额以上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56.3万元,增长19.66%,限额以下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261万元,增长2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8007万元,比去年增长29.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011万元,增长22.7%。分部门完成情况看:国税完成11080万元,增长40. 16%;地税完成10601元,增长22.33%;财政完成6325万元,增长35.57%。财政总支出93226万元,增长25.38%。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加。全县金融年末存款余额3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6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94亿元,增长37.5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9亿元,增长16.9%。年末各项金融贷款余额19.1亿元,增长6.2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7.86亿元,增长5.12%;中长期贷款余额1.21亿元,增长33.3%。

全年保险费收入7647.3万元,比上年增长44.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67万元,增加27%;人寿险保费收入6221万元,增加57.8%。赔款支出2737.7 万元,增加1.71倍。其中,财险赔款553万元、人险赔款1731万元,分别增加17%和减少12.7%。

八、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全县有普通中学49所(其中完中    所),教职工2849人。普通中学在校生33560 人。有职业中学1   所,教职工166人,在校学生4398人;普通小学89所(含教学点),教职工2205人,小学在校生3771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2008年高考升学率33.8%;中考升学率90%。各类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年末全县有文化馆1个,县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为3万册。电视差转站1 个,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0%,乡镇以上广播站18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6%。2008年全县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6768次, 解决农村电视盲区人员看电视问题15050人。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4个,医院床位906张。村级医疗点549个,乡村医生数641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345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0人,每万人拥有床位数14张。碘盐覆盖率100%。全年无偿献血1080人次。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总人口69.8万人,比上年增加 68.9万人。出生人口 7310人,死亡406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65‰。在总人口中,有农业人口58.25万人,占总人口的83.45%,非农业人口11.55万人,占总人口的16.54%。

农民人均纯收入5829元,比上年增长14.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562元,同比增长25.5%;全县单位从业人员23259人,比上年减少1084人,减4.45%;从业人员年劳动报酬39124万元,增长4.6%,年人均劳动报酬16821元,增长9.11%。

2008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595人, 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就业援助达到349%,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700人, 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64825人,占全县城镇人口的24.35%。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54215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3.58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135人次,保障资金投入1735万元,增长44.6%。农村传统救济人数4312人,发放救济款200多万元。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核实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分行业增加值、农业和工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