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岳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民营经济今年的走势如何,将影响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后劲和民本岳阳工程的顺利实施。
为进一步深入摸清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底子,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带队,市民营岳阳工程领导小组对全市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今年以来实施民营岳阳工程的工作情况进行了督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特点
站在岳阳看岳阳,纵向跟岳阳的过去比。随着民本岳阳九项工程的不断深入推进,特别是2O05年4月11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企业数量呈现加速度递增,引进项目逐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迈进。
据全市统计报表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59.32亿元,同比增长15.2%,占全市GDP的49.7%,拉动着经济增长7.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76.54亿元,增长21.6%,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53.8%,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约占全市工业的“半壁江山”。非公规模工业户数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增长,达到592户,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的77.8%,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 8家。非公有制经济完成税收8.4 8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2.7%,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数达到了120.69万人,占全市就业人数的70.6%,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为建设“和谐岳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总体而言,今年以来我市民营工程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日益壮大,已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今年以来,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都把认真贯彻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从政策上、环境上、措施上加大了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力度,并取得初步的成效。
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实行领导亲自挂帅,各部门共同协作,齐抓共管。平江县、华容县、岳阳县、汨罗市、临湘市、岳阳楼区等县(市)区的四大家领导形成了合力,全体县级领导每人负责联系一个规模企业;湘阴县、云溪区、君山区、屈原区、岳阳经济开发区、南湖风景区成立了由县(区)长亲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县(区)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非公有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各县(市)区都分别以县(市)区委办的名义,专门就服务扶持企业下发了文件通知,实行县级领导和县(市)区直部门联企制度,并将联企数目作了具体的规定。市直有关部门都召开了党委专题会议,认真落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大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市地方金融证券办党组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由一手把亲自挂帅抓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工作,并确定一名副主任协助抓此项工外。并将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三个业务科室和本系统职能部门,实行目标管理。市工商局一把手积极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主持召开100多位私营业主座谈会,并撰写了《部门联动,整体推动优化环境工程》的调研报告,在《岳阳晚报》上刊发。深得企业业主的好评。从这次督查的情况来看,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中小企业工作会议以后,引起了各地党政主要负责人的高度重视。
二是理顺了管理体制。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都充分认识到,经济要发展,首先必须是非公有制经济要发展,而非公有制经济的良性发展,有赖于一个好的管理体制。华容县、平江县、湘阴县、岳阳县、临湘市、汨罗市、岳阳楼区等县(市)区进一步明确了县(市)区民营经济发展局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科的职能和职责,切实加强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规划、指导、协调、服务和监督。
三是明确了发展思路。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按照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会议要求,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做好落实文章,明确做强做大县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思路,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平江县以“抓重点区域,龙头重镇带全县;抓重点业户,典型示范带大面;抓重点产业:主业带动多产业”,湘阴县确立了“立足县情、突出重点、提升质量、理顺体制”的发展思路。君山区则围绕“拓宽民营空间、拓展民营总量、优化民营环境、促进民营发展”做文章。南湖风景区提出了“做强一批,创业一批,改制一批,招商一批”的基本思路,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全民经济工作的重心来抓。屈原区积极扶持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做大做强,今年又推介了3家民营企业进入了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市财政局转变财政支持方向,对非公有制企业实行享受国有企业的同等待遇。并组织参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活动,今年邀请省财政厅对汨罗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调研。市发改委出台了“全面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大力改革项目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的办法。市质监局坚持把“强化服务意识,坚持打假扶优,提升产品质量,实施品牌兴业”作为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体思路。市科技局以“加强成果转化,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为发展重点,逐步完善我市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投入体系,强化服务意识,扶持我市民营科技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市农业局组织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与农发行、农行等金融机构开展银企洽谈会,推动“政府使用协议货款”,促进银企合作。人民银行以督查银企洽谈会签约资金落实为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有效借贷投入,进一步优化投放结构。银监分局积极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实现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商业性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信贷政策研究,建立小企业贷款发展长效机制。市工商联“坚持统战性、突出经济性、扩大民间性”的发展方略,把工商联定位于非公有制的娘家,作为市委、市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得力助手。
(二)发展呈现加速递增。在督查走访中,看到的一座又一座机器轰鸣的工厂、一个又一个生机勃勃的工业园区,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项目质量,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都呈现加速递增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产值增幅大。各县(市)区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均大大高于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平江、湘阴、华容尤为突出。截止四月底,平江县非公有制经济完在产值26.7亿元,同比增长16%,在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68.5%。非公规模以上企业今年新增18家,达到88家;湘阴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3.8亿元,同比增长1 8.2%。其中非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5 9家增加到8 8家,完成总产值14.6亿元,同比增长33.1%;华容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6.54亿元,同比增长42.2%。非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家,实现产值17.14亿元,同比增长46.9%。
二是工业园建设生机勃勃。作为催生民营企业的摇篮,工业园区建设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平台支撑作用。今年来各县(市)区加大投入,加快了工业园区建设的步伐,将工业园区升级,使园内产业做强做大。汨罗市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为契机,投入大量资金,高标准制定了汨罗工业园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园区路网和排污管道等配套设施,夯实了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载体,园内企业相继扩大生产规模,产值和税收快速增长;平江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浙江温州老板投资5亿元,对原平江伍市大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为平江温州大市场,着力打造中南五省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同时他们还对伍市工业园进行提质扩容,今年又引进了8个项目;云溪区主动对接大厂辐射,高标准、高定位展开云溪工业园建设,去年8月省科技厅正式批准以其为基础,建立湖南岳阳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吸引了一批精细化工科技专家和企业家带着项目入园。
三是招商引资项目增多。招商引资工作是民营岳阳工程的重要保障,今年各地通过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的项目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元至四月。临湘市已签约开工的招商引资项目中,投资上亿元的有5个,投资千万元以上有的3O多个。云溪区新增投产项目14个,新开工项目25个,签约项目15个。华容县新投产项目18个,新开工项目23个,新签约项目14个,续建项目12个。
(三)创新优化环境举措。已落户的企业要健康发展,带着资金技术的老板要投资,都需要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今年各地都在建立监督举报制度、完善特派员制度、实行派出所挂牌制度、重点保护户挂牌制度、处罚听证制度等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服务措施,并在优化非公有经济发展环境上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其中,岳阳县的“一办三中心,六窗口"、岳阳楼区的“优化环境11O”、华容县的“绿色通道”、云溪区的“问责制”、平江县的“新优惠政策”等颇受民营企业家们好评。
岳阳县委、县政府在大办加强硬环境改造的同时,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县里设立了“一办”、“三中心”、“六窗口”、“一办”即经济环境治理优化办公室;“三中心”即政务公开全程代理服务中心、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中心和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对企业实行全程代理服务,收费归口管理;“六窗口”即在政务公开中心设立建设、国土、.房产、工商、林业、文化六个办证窗口。在此基础上,实行执法准入制度、行风评议制度、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规范部门行为,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岳阳楼区对19家企业实行非税收入统收制度,实行封闭式管理,即职能部门不得上门收费,而由企业自主交到办证大厅。为了保证制度的顺利实施,他们在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设立了“110”举报电话,全天候受理民营企业的投诉和咨询。
华容县由县纪委牵头,成立优化办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对重点企业派驻特派员,构筑政府与企业的“绿色通道”。凡外来投资者的车辆都发放了“停放卡”。今年全市优化环境现场会在华容召开,引来了不少外地投资者。到目前为止,全国有7个省、市、区(含台湾)的业主在华容投资。
平江县在原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几项更加优惠更加吸引投资者的政策。如为投资在1 OOO万元以上客商发放“绿卡”,享受非经侦查和办案需要,任何系统不得对持证人检查、传唤、滞留,持证人子女就读,享受所在地居民同等待遇,非交通事故,不得扣留持证人车辆、证件,只纠错不罚款等优惠。
云溪区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实行“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办所有事"的“一站式”服务机制,并引入问责制,只要民营企业家投诉哪个单位哪个人的服务,立即启动问责。
市工业经委在加强和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上,重点抓住创业辅导,融资担保、人才培训、技术支持、市场开拓和信息交流几个环节,大力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市人事局今年以来,在创新服务方式上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利用人才市场,及时有效地为民营企业输送人才达3000多人。二是出台了《岳阳市非公有制企业人事立户暂行办法》,使民营企业全面享受“国民待遇”,到目前为止,已到人才市场落户的民营企业已有12家。市劳动局、卫生局、教育局、商务局等市直有关部门都制订了相应的创新优化环境的措施和办法,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好地发挥了部门的职能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跳出岳阳看岳阳,横向跟外地省市比,我市的非公有制经济尚有不小的差距。从督查的情况来看,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如解决不妥,甚至可能成为阻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羁绊。
(一)创业意识不浓。
一方面,不少人过份满足既得利益。尽管当前银行储蓄利率很低,仍认为把钱放在银行里安稳,而不愿投资创业。另一方面,各级政府也缺乏为创业服务的举措。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业基地严重溃乏。建立创业基地就是当地政府先期投入,先把厂房建起来,大大地减短了项目建成投产的时间。目前我市只有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出国留学生创业园和云溪区的湖南岳阳精细化工基地、君山区的农业产业化创业基地推出了创业基地这个举措。二是创业培训几近空白。招不到足够数量的熟练技术工人,是每个新落户的企业开工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为此,国家前些年就开展了银河培训工程,只要达到了要求的培训机构,每培训一个,就可以拿到国家50O元和省里100元的补贴。长沙市现有政府和民营的培训机构10多所,2005年培训的人数达1O余万人,而我市至今远远不及。
(二)资金瓶颈制约。
目前非公有制企业普遍反映资金不足,给生产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一是银行贷款难。原国有商业银行无论是否股改,市级银行的信贷普遍上收到省分行、市级分行及所属支行只能在省分行批准的授信额度的授信时效内进行授权经营,从而制约了贷款的投放。
二是信用环境欠佳。我市7家商业银行及信用社近5年来共发生1622起恶性逃废银行债务的案例,涉及金额达24.6亿元,使银行放贷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挫伤。
三是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需进一步完善。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今年我市投入120万元设立了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但与省里的3OO0万元、长沙市的3000万元和郴州市、邵阳市的1000多万元相比,差距不小。
(三)发展环境不优。
一是思想环境不优。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想认识上,少数领导存在认识偏差,重视招商引资,不重视扶持发展;重视外来资本,不重视本地资本;重视大老板,不重视小老板;重视“洋字号”,不重视“土字号”。制定的政策本土民营企业也就难以得到实惠,本地民营经济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经营环境不优。有的地方和部门“三乱”行为还没有杜绝,部门之间相互争权设卡,阻工、扰工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关系难以协调等等。
三是政策环境不优。少数地方招商引资时所作的承诺很难兑现,少数部门特别是垂直部门对部分优惠政策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把握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脉络,盘点各地实施民营岳阳工程的亮点,找出制约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是这次督查的重点和目的。从督查的效果来看,非常成功。这次督查反馈回来的信息,为全市民营岳阳工程工作的下一步开展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岳阳市民营岳阳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0六年七月八日
责任编辑:经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