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2007年启动实施的7个省农村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项目进行了验收,对2008年以来实施的14个项目进行了中期考核。验收与中期考核结果表明,我省农村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有效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省科技厅副巡视员周祖文、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和厅纪检监察室及农村处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2006年,湖南省科技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启动实施“湖南省农村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专项”,到2009年,我省累计认定省级农村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达30个,覆盖全省14个市州,涉及百合、临武鸭、油茶、柑桔、金银花、黄花菜等特色产业27个。省科技厅和省财政厅高度重视基地建设,成立了湖南省农村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领导小组和市、县、乡各级管理机构,制定了《湖南省农村科技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和《湖南省农村科技特色产业计划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通过加强项目管理与考核,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基地的科技支撑、产业经营、区域带动功能,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30个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引进和选育新品种78个,突破产业技术难题96个,开发新产品186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48项,成果转化120余项,申报发明专利56项;合作建立产学研创新平台28个,建立试验示范基地55个,试验示范区72万亩;开展科技下乡、技术示范活动400多次,举办各类培训班1万余期,培训人员135万人(次);主体项目产品销售收入92亿元,新增产值76亿元,新增利税10.6亿元,创汇800多万美元,示范区农民人均年增收650元。产业升级、企业壮大、农民增收,科技创新引领农村经济走上了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我省还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农业特色产业关键瓶颈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着力推动龙头企业牵头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带动农业产业链构建,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星火科技12396、农村科技特派员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各方资源有机整合,为我省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了宝贵经验。
责任编辑: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