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43060000/2016-330410
  • 发布机构:市财政局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 生成日期:2011-01-05
  • 公开日期:2011-01-05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岳阳市人民政府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过百亿元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来源:岳阳市财政局2011-01-05 00:00
浏览量:1|| | ||

   1 5日,市政府召开 2010 年全市财政收入过百亿元新闻发布会。 本次新闻发布会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何林福主持,市财政局局长刘美树,市国税局局长文延风,市地税局局长方志平,人民银行岳阳市分行行长李明,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冯元满等参加并回答记者提问。应邀参加发布会的媒体有:湖南日报、岳阳晚报、岳阳电视台新闻频道、岳阳电视台经济频道、岳阳人民广播电台、洞庭之声报、长江信息报、岳阳网、岳阳新闻网。

     【主持人】各位来宾,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我市财政总收入历史上首次突破百亿大关。经市委易炼红书记、市政府黄兰香市长同意,今天,市政府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这一喜讯。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市财政局局长刘美树,市国税局局长文延风,市地税局局长方志平,人民银行岳阳市分行行长李明,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冯元满。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媒体有:湖南日报、岳阳晚报、岳阳电视台新闻频道、岳阳电视台经济频道、岳阳人民广播电台、洞庭之声报、长江信息报、岳阳网、岳阳新闻网。在此,我谨代表岳阳市人民政府对各位朋友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首先,请市财政局长刘美树同志作主题发布。

 

【市财政局局长刘美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

瑞雪纷至,捷报频传。今天,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家发布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财政收入一路走高、节节攀升,完成财政总收入139.6亿元,同比增长25.9%,历史上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并跃居全省第二,仅次于长沙

财政收入分级次看,市本级完成82亿元,同比增长27.1%;县市区级57.6亿元,同比增长24.2%

分部门看,国税完成83.4亿元,增长20.9%;地税32.4亿元,增长19.9%;财政23.8亿元,增长30.7%

2010年是我市财政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其特点体现为“三大突破”:一是总量突破。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财政收入从2004年的36.9亿到2010139.6亿,增加了100多亿,年均增长27%。这几年,连续高于全省平均增幅,是财政发展最快的时期。二是排名突破。前些年我市财政收入规模一直徘徊于全省第四位。2007年超过了郴州市,排第三位;2010年超过了株洲市,跃居全省第二,仅次于长沙。三是质量突破。在收入规模大增的同时,收入质量也大幅提高。2010年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2%,创历史新高,并且超全省绩效评估考核要求9.2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突破百亿、跃居全省第二,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市人大、市政协的重视支持,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得益于广大纳税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回报,得益于“经济拉动、体制助推”。一是经济拉动。近年来,全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项目建设、园区建设,培植主体财源,形成了石化、食品、造纸、能源、纺织、再生资源等10大产业集群,为财政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面对金融危机,市委、市政府从容应对,果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联手帮扶企业,化“危”为“机”。危机过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吹响了“提速、升级、增效、惠民”的号角,全市经济走向新的腾飞。2010年经济对财政的贡献进一步加大,一般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增幅高于上年同期9个百分点。二是体制助推。2010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调整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决定,进一步激发了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同时也将长炼、岳纸、华能收入下放我市,增加了收入规模。在应对体制调整过程中,我们认真落实炼红书记、兰香市长提出的“高度关注、积极应对”的要求,一手抓争取,一手抓应对,踩到了改革的最佳时点。静态看,多争取财力近1亿;长远看,千万吨炼油、岳纸40万吨、华能三期等新上项目所产生的税收归属岳阳,未来财政将有跨越增长。

在看到财政成绩的同时,我也明显感觉到了压力和问题:一方面,我们虽然过了100亿,位居第二,但与长沙的差距依然很大,领先其他市州的优势并不明显。另一方面,我市收入规模虽然大,但由于受财政体制和税制影响,增量收入的大部分财力被中央和省集中,地方财力增加少。根据测算,在2010年收入增量中,中央、省集中我市财力20.3亿元,占总增量的72.5%,以致我市收支紧张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显然可以说:岳阳是财政大市,但还不是财政强市,我们不能单纯“自满”于财政的总量和增速,我们正面临着由财政大市向财政强市转型的挑战。

无限的过去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以今天为起点。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再突出的成绩也将成为过去,未来的挑战又在眼前。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为主线,致力把岳阳由一个财政大市建设成为一个财政强市,为民本岳阳和谐崛起作出新的贡献。

【主持人】市财政局的刘局长刚才向各位介绍了2010年我市财政工作有关情况。下面,请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就所关心的话题提问。

【岳阳晚报记者】刘局长,您刚才的主题发布简短而精彩,财政收入突破百亿、跃居全省第二,作为一个岳阳市民深感自豪。我们知道,财政收入突破百亿、跃居第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概念,我想问刘局长,它的现实意义在哪里?

【市财政局局长刘美树】你问的问题很好。的确,财政收入突破百亿、跃居第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概念。它既是一个量的跨越,更是一个质的飞跃。它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第一,它标志着我市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第二,它有利于提振市民信心,增强作为岳阳人的自豪感。曾记得在90年代,储波同志任省长的时候,提出岳阳是湖南改革开放的龙头,在这种情况下,岳阳的知名度,岳阳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明显提高,我当时在市教育局工作,到省里参加会议和办事感到很有底气,省里对岳阳也确实高看一等,办事很方便。2010年,我们岳阳财政收入过百亿,跃居全省第二,仿佛10年前那种作为岳阳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今天又回来了。

第三,它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更多的钱去为民办事,提高岳阳人民的幸福指数。

第四,它预示着我市财政发展站在新起点、面临新挑战。财政部有一位专家讲过,对一个地级市而言,财政收入超百亿元和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一样,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我个人对“分水岭”的理解: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把握好了,将迎来更快增长,把握不好,将背上沉重的包袱。所以说,收入过百亿,对我市来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洞庭之声报记者】在收入过百亿中,国税是主要支撑,

1.那么,在过去的“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去年,国税部门组织收入工作有哪些亮点?

2.国税部门对明年乃至“十二五”期间的组织收入工作有什么样的展望,准备采取哪些措施?

【市国税局局长文延风】1. “十一五”期间,国税系统共入库税收274.58亿元(不含车购税与海关代征),年均增幅28.34%,税收弹性系数为1.46%。个体税收由2006年的0.83亿元增至2010年的1.85亿元,年均增幅达到22%。特别是2010年,按照税务部门口径算账,我们入库税收90.37亿元,同比增收14亿元,增长18.33%,创历史最好水平,总量位居全省第二。经济决定税收,“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建设民本岳阳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硕果累累的数据,展现了岳阳经济发展的直接成果,是广大纳税人回报社会的生动体现,也凝聚了全市1600名国税干部的心血和汗水。当然,我们必须看到,国税收入受中石化两厂的影响较大,去年长炼、岳化两厂共入库各税55.92亿元,占国税收入的比重为63.7%,税收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风险。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税收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作用,使岳阳经济社会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

2.在下一个五年,伴随着岳阳“五市一级”发展战略的推进实施,国税工作必然迎来更为广阔的空间。上个月,我们市局党组专门举行中心组学习,研究并提出了今年乃至“十二五”时期的国税工作目标。今年,我们将实现国税收入跨百亿,到“十二五”末,在同等政策口径下,全市国税规模将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个体税收年均增长25%以上,征收面达到65%,纳税人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为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我们将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树立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税收筹措收入、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三大职能作用,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一是严格依法治税促进税收增收。对内规范干部执法行为;对外加大涉税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二是提升税收征管质量加快税收增收。推进信息管税,抓好重点税源管理,做好个体税收扩面调负工作,确保各项征管质量指标位居全省国税系统前列。三是优化纳税服务拉动税收增收。认真履行纳税服务8条承诺,打造“纳税人之家”品牌,以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更加优美的投资创业环境、更加优良的纳税服务,大力培植和壮大税源。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助推税收增收。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国税干部队伍作为立税兴税的根本,为推动岳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收入合理分配,服务和改善民生做出国税部门应有的贡献。

【岳阳电视台记者】地税收入是地方可用财力的主要来源,那么地税在今年加强征管上有什么打算?

【市地税局局长方志平】2010年,全市地税系统及时把握岳阳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形势,坚持依法征收,全力强化征管,确保了地税收入与岳阳经济的同步协调发展,全年共入库各项地税收入33.88亿元,占年计划的105.9%,同比增收6.28亿元,增长22.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5亿元,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2%,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8亿元,占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45%。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岳阳经济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全市地税系统将始终突出组织收入中心,充分反映经济发展成果,力争在去年的基础上增收10个亿,全市地税收入总量达到43亿以上,使地税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超过50%,为我市加快 “五市一级”建设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我们加强征管的主要措施是:

一、突出重点税源强征管。一方面切实加强中央、省属企业的税收征管,全力确保重点项目增产与增收的同步实现,长炼、岳化、岳纸、华能四大厂今年力争入库10个亿,增长26%;另一方面重点抓好工业园区的税收征管,力争入库园区税收3.1亿元,增长25%

二、突出阳光征收优环境。去年,我们通过全面开展阳光征收行动,取得了纳税人满意度和个体税收增幅同步提升的良好局面,全市个体税收规模已突破4个亿,同比增长28%。2011年,我们将进一步推进阳光征收行动,在优化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同时,确保个体税收增幅高于平均增幅3-5个百分点。

三、突出主体税种保增长。紧紧围绕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严格政策执行,强化税政拓源,继续保持主体税种的强势增长。特别是在营业税上,重点加强金融保险业和重点工程税收征管,进一步提升房地产税收一体化、交运税收一条龙、综合治税一张网“三个一”工程的规模效应,确保营业税增速保持在15%以上,规模达到14亿。去年全市房地产和建筑业入库税收占总收入比重达到了32.8%,今年我们将突出加强二手房交易税收管理,力争房地产相关税收达到12个亿。

四、突出挖潜堵漏促均衡。契税和耕地占用税从去年9月移交地税征管后,4个月共入库1个亿;下放的土地增值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三税入库总量为2.38亿元,增量达到1个亿,增幅分别为162.1%、131.8%、39.4%。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征管挖潜,继续保持小税种的快速增长。同时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大力开展专项检查、大要案查办,确保稽查查补收入达到总收入的2%以上。

2011年,全市各级地税机关将坚持一手抓征管,一手抓服务,在大力加强税收征管、努力壮大收入规模的同时,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全市财政增收、民本岳阳实现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岳阳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请问李明行长:在财政收入过百亿中,人民银行做了哪些事?今后将怎么做?

【人民银行岳阳中心支行行长李明】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2010年,我市财政收入过了百亿,这将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应该说,与国、地、财等部门一样,也尽了我们的努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首先,加大投入,支持经济发展。财政增收必须依靠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2010年,岳阳市人民银行灵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指导与协调,加大信贷投入的力度,全市金融机构年内新增贷款107.6亿元,为我市经济发展、确保税源财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其次,经理国库,提供优质服务。“经理国库”是法律赋予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通俗地说,就是把点点滴滴的财税资金,便利、顺畅地汇集到国家金库,然后,按照预算要求,统一把资金快捷、合规地拨付到位。

一方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库服务组织体系。全市目前共有1个中心支库,13个支库,200多个国库经收处,去年还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和经济发展需要,在临港产业新区新设了一级国库。另一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资金收付网络。利用人民银行快捷便利的支付体系,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核心,财政、税务、银行、海关为主体,辐射连结所有纳税人的资金收付网络。我们开发建设了财税库行横向联网系统,开通了POS机刷卡缴税、网上缴税等快捷通道,在临湘市开展了非税收入直缴国库改革试点,在平江县开展了惠民资金直拨改革试点等。通过上述系统建设与服务,实现了所有财税资金的及时收纳和预算资金的快速拨付。近5年来,人民银行用于国库系统建设的各项投入达到600多万元。去年,共办理入库62万笔,出库13万笔,均实现了国库资金的“零在途”、“零风险”。国库岳阳市中心支库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四年一度的全国“国库先进集体”。

展望未来,我们将更加全面、忠实地履行法定职责,着力推进联网缴税系统、集中核算系统、统计分析系统建设,构建资金入库的“高速公路”,实现预算收支的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更好地服务于财政增收、管理增效,更好地支持岳阳经济的发展。

谢谢大家!

【岳阳网记者】刘局长,您刚才提到,对一个地级市而言,财政收入超百亿元和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一样,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同时您对“分水岭”的理解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把握好了,将迎来更快增长,否则,将背上沉重的包袱。听后深受启发。那么,在过了百亿之后,您对财政未来有什么样的展望和打算?

【市财政局局长刘美树】:我对财政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未来几年财政将会有一个跨越式的增长。其理由有三:

一是省以下财政体制调整后,长炼千万吨炼油、岳纸40万吨、华能三期等新上项目所产生的税收归属岳阳,而这些大项目都将在今年陆续投入生产。

二是县域经济、园区经济和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为财源建设注入了新鲜活力。我前不久参加了全市的流动现场会,看后感受深、信心足,正如炼红书记精辟总结的“四气”:气氛好、气魄足、气势大、气象新。

三是临港产业新区加快建设,正成长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讲到这里我想到朱熹的一句诗:“问君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最近,市委、市政府对财政发展谋划了一幅宏伟蓝图,到“十二五”末,全市财政收入要超过30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30多亿。可以自豪的说:岳阳明天的财政更强大!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责任编辑: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