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审发﹝2010﹞145号
按照《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开展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贯彻执行情况检查的通知》(审办办发〔2010〕125号)的要求,为迎接审计署的审计统计工作抽查,经厅领导同意,省厅综合计划处组织了3个小组,于
一、好的方面
经过去年的郴州会议和今年上半年在娄底召开的全省审计机关审计统计工作培训会议以后,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认真学习《湖南省审计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审计统计工作的意见》和《湖南省审计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在提高认识、人员安排、设备更新、培训学习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改观,全省统计工作水平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一)强化了审计统计工作组织领导
各级审计机关都能按照“审计统计工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审计统计工作的领导,为审计统计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全省各级审计机关领导及统计人员对审计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所提升,并紧紧围绕统计基础工作、制度规范工作和统计成果运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全省审计统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审计统计成果的运用奠定了基础。如:长沙、株洲、常德、郴州、娄底、怀化等市审计局都制定了相应的《审计统计工作制度》,对统计人员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进行了严谨细致的规定。
(二)建立了审计统计工作考核制度。各级审计机关开始注重建立健全审计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大部分审计局都按照《湖南省审计统计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的考核标准,制定了相应的《审计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对报表的准确性、完整性、报表上报时间等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同时将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纳入了机关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严把审计统计考核关,使审计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三)加快了审计统计信息化建设。各级审计机关逐渐意识到审计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推广计算机在审计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并积极参加省厅业务培训会议、组织本地区业务培训,注重推进统计手段信息化,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四)改善了统计工作人员办公条件。大部分审计机关都配备了具有一定审计业务经验的人员负责统计工作,并建立制度保证审计统计工作岗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想方设法改善审计统计工作办公条件,在硬件设备的配备及经费上给予适当保障,保证审计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五)加强了审计统计分析。各市州审计局逐渐意识到审计统计工作成果运用的重要性,注重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对审计数据进行剖析,提炼出较好的成果,为领导宏观决策和指导审计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并严格按照《湖南省审计统计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的要求,及时上报审计统计分析综合报告和审计统计分析专题报告。如长沙、衡阳,以及部分县市,如耒阳市、江华瑶族自治县、隆回县等审计局高度重视审计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员每月认真撰写各种分析报告,其中长沙市审计局的《经济责任审计共性问题分析》和《支农惠农专项资金审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及重大问题》等统计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六)统计报表质量整体有所提高。长沙、株洲、衡阳、常德、永州、岳阳等市审计局统计人员积极学习统计知识、钻研业务技能,其他业务科室和相关业务人员也积极对统计工作给予支持和配合,统计工作开展有条有序,统计台账及报表上报及时、准确,统计分析质量水平较高。
二、存在的问题
我省审计统计工作力度逐年加大,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实际工作当中引起重视
(一)统计人员兼职较多,影响统计工作效率
现有的审计统计人员大部分都是兼职的,有的甚至兼职五六项工作,导致统计人员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统计工作、更谈不上钻研审计统计业务知识技能,有的统计人员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消极对待审计统计工作,不仅导致本单位审计统计工作达不到要求,更严重影响全省审计统计报表、台账上报审计署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统计指标把握不准,影响统计工作质量
全省统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参差不齐,由于缺乏系统的统计理论知识,没有丰富的审计实践和工作经验,对审计的具体业务不甚了解,在实际填制审计情况台账及报表过程中,有的统计人员对审计(调查)查出主要问题的填报不能较好地把握,时有出现报表所填统计指标与实际审计结果脱节的情况。由于有的统计人员对一些审计项目的审计业务文书中审计(调查)查出的主要问题的定性和界定理解不透,造成在审计统计软件中填报的统计指标与之对应不够明确、模棱两可,在建立填制台账和报表时不能准确区分属于哪一类问题,就把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金额全部填在违规金额中;有的统计人员把审计查出的问题全部笼统地填列为统计指标的“其他”,但又没有分别具体地填写“指标明细”,因此从审计情况台账及报表中根本无法看出审计(调查)查出主要问题的性质。
(三)统计工作程序不规范,影响统计数据安全性
首先,由于全省大部分统计人员是兼职的,所以在统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统计人员往往是一台电脑用来做许多项工作,少数审计机关甚至是多人共用一台电脑,这严重影响了统计报表、台账上报及时性,也存在数据安全隐患;其次,大部分审计机关统计人员所用电脑不仅仅没有设置账户登录密码,还连接了互联网,严重威胁统计数据安全性;另外,多数统计人员都没有及时对统计报表、台账进行专门备份,假如电脑中毒或系统崩溃,电脑硬盘不得不格式化,就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数据丢失,统计人员数据安全性意识亟待加强。
(四)部分审计机关审计业务文书和审计统计资料管理欠规范
一是审计业务文书不规范。按照现行的审计情况统计报表编报说明,对审计项目而言,违规金额在审计决定书中确定,管理不规范金额和损失浪费金额在审计报告中确定;对于审计调查项目而言,违规金额、管理不规范金额和损失浪费金额在专项审计调查报告中确定。个别审计机关对某些审计(调查)查出主要问题应该出具审计决定的审计项目,没有出具审计决定,只在审计(调查)报告中反映,影响了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很多统计人员只注重审计(调查)处理情况的填报,对审计(调查)处理结果落实情况较为忽视。因此,审计情况统计报表的“审计(调查)处理结果落实情况”指标与应落实指标相比,在统计期间内往往出现落实率较低或难以体现审计工作实际情况。
二是审计统计资料管理不规范。很多单位的审计情况统计报表、台账、汇审资料以及审计业务文书等统计资料不齐全、不完整,没有归类整理、装订成册;有些审计情况台账(原始记录)没有登记审计(调查)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的文号及时间等,给查阅资料或数据造成一定的影响。
(五)全省审计统计工作发展均衡性、整体性有待提高。统计工作先进单位与部分县(市、区)审计局的统计工作质量水平差别较大:统计工作开展较好的市州已经开始全面提高统计报表质量、着力提高统计分析的可行性和建设性,但有的市(州)和县级审计机关的统计人员不能认真学习和领会审计署下发的审计情况报表编报说明,不能按时按质上报统计报表,更不用说完成有价值的统计分析。严重影响我省审计统计工作发展大局,不利于全省审计统计工作质量水平整体向更高层次提升。
三、几点要求
针对当前我省审计统计工作的现状,为了进一步加强审计统计工作,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强化业务培训,提升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提高审计统计工作质量水平的关键在统计源头,即各基层审计机关统计人员所报的源头数据,源头数据把握不准,提高审计统计工作质量水平就是一句空话。针对统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各市州审计局应积极组织本地区统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省厅可派人下基层统一授课,着重提高全省统计人员审计、统计、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审计署制定的审计情况统计报表及编报说明,重点理解报表指标体系及结构关系,以及表与表之间的来源和对应关系,熟练掌握审计署开发的金审工程审计统计管理软件中各项填制功能的运用及操作技能。审计业务人员也要组织培训,全面了解统计报表相关指标的含义,确保审计统计台账的准确性。
(二)建立审计统计报表质量通报制度。省厅拟每半年度对全省各级审计机关的统计报表上报情况按照《湖南省审计统计工作考核办法(试行)》进行集中评分,然后将各局得分进行通报,促进全省各级审计机关提高对审计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增强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快“审计统计辅助系统”完善与应用,促进全省审计统计工作质量的提升。省厅与国防科大合作研发的最新“审计统计辅助系统”已进入最后测试与完善阶段,该系统具备全面的统计指标归类、人性化的报表台账填报设计、科学易用的数据分析工具等,新系统的投入运用将有助于提高各级审计机关统计报表、台账的及时性、准确性,提升统计分析质量和参考价值。我们拟在今年年底前选择一两个市(州)审计局作为试点进行新系统试用,经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后在全省各级审计机关投入使用,促进全省审计统计工作整体质量提高和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