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既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更是检验基层治理能力的民生大考。今年来,岳阳市水利局全力开展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聚焦农村饮水难用水难、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多措并举,靶向施策,有效提升了全市农饮安全保障水平。
一村一策,全面起底突出问题
为全面摸清当前农村饮水保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岳阳市水利系统从最微观的村为单元入手,6月底完成了“一村一策、户户入册”摸排工作,涉及10个县市区122个乡镇1564个村、农村居民106.78万户415.45万人,共排查发现问题292个。
同时,岳阳市水利局派出督查组深入一线,对排查出的问题进一步核实,并通过网站等媒体渠道监督举报等途径,真正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诉求。
针对发现问题,岳阳市水利局按照不同类型分为4大类25小类,对问题堵点逐一分析研判,因地制宜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问题清单台账,有序推进整改。
真整实改,确保群众真正受益
“以前大旱时,水井干涸,得去一公里外挑水,来回40分钟,水还不干净。现在用水有保障,感谢党委政府!”岳阳市湘阴县樟树镇金台山村60多岁的金罗平感慨道。
此前,金台山村因地势高、居住分散,长期未铺设自来水管道,干旱期缺水严重。“做饭洗衣要掐着时间,存下的洗脸水还得用来喂牲口。”村民们安装自来水的愿望愈发迫切。
岳阳市水利局迅速行动,督促推动相关部门实施自来水管网延伸项目。截至5月底,该项目供水主管道已全面完工,金台山村16.64公里配水管网及周边片区总长93.94公里的供水主管道全面完工,彻底打通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金台山村及周边片区5106名村民彻底告别季节性缺水,喝上了放心水。
金台山村的蜕变,是农村饮水难题攻坚的缩影。截至当前,全市已投入5415万元,292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01个,更新改造老旧供水管网23.98公里,新建延伸管网540公里,稳定解决季节性缺水人口4.97万,稳定解决节假日供水不到位工程28处,受益人口15.98万人。
强化管护,切实提升运维水平
6月9日,岳阳市水利局督查组现场督导时发现岳阳楼区西塘镇兰桥水厂因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导致水厂设施设备淤塞报废,运行管护工作停滞,供水水质难以达标。
问题交办后,督促西塘镇立即整改,投入13.65万元,更换了新的消毒、水质自检设备和石英砂32吨、蜂窝斜管17平方米,对清水池和高位水池进行了全面清洗,不到半月兰桥水厂恢复正常运行,并进一步提升了管护水平。
针对“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岳阳市水利局组织各县市区水利部门对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开展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人员集中培训334人,抽调各地自来水公司、专业运管人员交叉暗访,进一步规范了全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
全力攻坚,坚决打赢“突击战”
7月9日,省纪委监委明确将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问题作为“突击战”加力攻坚,与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贯通推进。
岳阳市水利局落实“抓行业、带系统、促基层”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数据账、实事账、制度账“三本账”,在确定1个省级重点突击县,2个省级重点突击乡镇的基础上,确定市级重点突击乡镇16个,同步推进,扩大“战果”。
整治工作中,全市水利系统坚持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问题集中的重点区域、农村供水的薄弱环节为突击点,“查、改、治”一体推进,确保突出问题有效解决、重点区域有力提升、薄弱环节有序加强,持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努力让群众喝上放心水,确保“突击战”取得重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