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农发〔2015〕16号
各县市区农业局:
秋冬种生产是我市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抓好秋冬种生产,对于完成全年农业生产任务,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耕地地力,增加农村景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切实抓好全市秋冬种生产,根据省农业委《关于抓好2015年秋冬种生产工作的意见》(湘农发〔2015〕176号),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秋冬种生产
近年来,我市秋冬种生产成效明显。油菜、蔬菜生产稳定发展,绿肥面积逐步回升。但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秋冬种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油菜生产受国家取消油菜良种补贴和托市收购价格政策双重影响,油菜籽市场形势低迷,油菜生产效益与预期收益落差明显,严重挫伤了农民油菜生产的积极性;绿肥种子供应紧张,农民种植绿肥的积极性仍然不高,种植管理粗放;蔬菜生产局部存在盲目性、布局不尽合理,个别品种产销不畅、效益低。这些因素制约了我市的秋冬种生产,各地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能动性,主攻薄弱环节,抢抓落实,扎实有序开展秋冬种工作,掀起秋冬农业工作高潮。
二、明确目标,稳定发展秋冬种生产
全市秋冬种生产,要紧紧围绕“稳面积、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这一主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秋冬种高效种植模式,全面提升秋冬种生产水平。根据我市农业生产实际,今年秋冬种生产计划面积322万亩,其中:油菜播栽面积210万亩、以马铃薯为主的秋冬粮食作物20万亩、蔬菜面积50万亩、绿肥42万亩。
三、分类指导,优化产业布局
洞庭湖棉油区要根据棉花调减和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确定种植模式,要培育专业化产销主体,开展油料制品深加工,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创新对接模式和机制,减少流通环节,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有效衔接,提高预期收益。平江等山丘区和城市周边的高岸田要因地制宜开展机械化、轻简化、规模化油菜生产,充分利用本地食用油消化能力,大力推广自产、自榨、自销的油菜生产模式,提高油菜生产效益和景观旅游效益。
蔬菜生产要严格按照产业化的思路,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大力发展加工型蔬菜和有市场的外销型蔬菜。
绿肥生产要以扶持种粮大户、种粮专业合作社、湘米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金属污染区为重点,逐步稳定绿肥生产。
在岳阳县等马铃薯传统生产地要巩固马铃薯生产;小麦受赤霉病影响,种植风险大,要合理引导,防止盲目发展;小宗杂粮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有条件和生产习惯的地方适度发展蚕、豌豆等粮菜兼用的小宗杂粮生产,充分利用冬闲田资源,提高种植效益。
四、落实关键技术,提升科技含量
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各项关键技术的完善、组装、配套,提高秋冬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一是抓好良种推广。油菜生产重点推广高产、优质、抗病、早熟、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品种;马铃薯生产重点推广高产、抗病的鲜食菜用型品种,积极引进、示范适合加工、耐储运的加工型品种;蔬菜生产根据各地实际和市场需求,推广适销对路的主栽品种;绿肥生产推广产量高、熟期早的紫云英、肥用油菜及适合“三花混播”的绿肥品种。二是抓好关键技术落实到位。油菜生产大力推广适时早播、机播机收、合理密植、开沟作畦、普施硼肥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马铃薯生产大力推广机械起垄开沟施肥、合理密植、地膜覆盖、大棚保温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机械收获等技术;蔬菜生产重点推广高效栽培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广泛应用高效低毒生物农药;绿肥生产大力推广晚稻留高茬收割与绿肥适度延期播种技术、“三花”混播技术、“三沟”配套技术、一季稻区高岸田紫云英免播生产技术和以磷增氮技术。三是抓好农机农艺融合。大力研发和引进轻简、高效、适用性强的农机具,加速品种、种植和机具的优化组合,不断完善不同区域、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实现降耗增效;加大对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机械化应用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秋冬种作物的机械化生产水平。四是抓好防灾减灾技术推广。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制定应对秋季持续干旱、冬季冰雪灾害和春季低温阴雨等灾害危害的预防工作,完善防控预案,切实做好防灾技术和抗灾物资储备,有效应对各种灾害的发生。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大力推进专业化防治,通过技术培训和项目支持,扶持专业化防治组织,实行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
五、强化办点示范,推进秋冬种平衡增产
各县市区要集中力量办好4~5个大面积秋冬种生产示范片,每个乡镇要办好1~2个秋冬种示范片。各地要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办点示范,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明确主推品种,落实关键技术,健全责任制度,实现主栽品种优良化、配套技术规范化、生产服务社会化,示范片平均单产较大面生产增加5%以上。同时,要重点推进秋冬种示范片的机械化生产,鼓励和支持推进油菜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切实发挥示范片的辐射带动功能。
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秋冬种生产效益
(一)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各地要积极采取措施,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土地流转或季节性租赁,积极推进秋冬种适度规模经营、机械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要支持和引导油脂、蔬菜、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建立稳定的油菜、马铃薯、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各地要鼓励各类生产经营主体为社会提供农资配送、技术指导、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综合服务、农产品市场销售等社会化服务,打造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要支持和鼓励相关企业进行技术、设备的改造和升级,拓宽农产品深加工空间,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创建知名品牌,增强农产品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要积极抓好市场调研与信息发布,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农产品批发物流市场、电商平台的作用,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拓展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要充分利用好各地现有的冷藏保鲜设施,在鲜食农产品的上市集中期有计划地冷储一部分,做到错时上市,均衡供应,切实解决好秋冬种农产品市场销售问题,确保生产效益。
七、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秋冬种生产保障
一是精心组织领导。各地要把秋冬种生产作为下半年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早规划,早部署,早落实,确保完成今年全省秋冬种生产计划。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各地要认真落实好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发展秋冬种农业生产。三是强化生产服务。各地要提早做好种子、肥料、农药、燃油水电等生产物资的需求预测,搞好调剂调运,确保供应;切实抓好农机作业,确保机械作业质量;要密切联系气象部门,狠抓抢收抢播进度,确保及时腾茬播种;要成立相应的技术服务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做到技术到户、服务到点和指导到田,在关键生产时期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驻点服务,并根据作物苗情对驻点技术人员进行量化考核,确保秋冬种生产面积稳定,增产稳产。四是加强农资监管。各地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积极开展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与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的协调合作,扩大行动影响,确保秋冬种安全生产。五是严格督促检查。各地要建立严格的督查考核制度,通过定期督、跟踪督和现场督等形式,加大对秋冬种生产的督查力度,对工作中好的作法和典型,及时进行总结推广,对工作措施不力、效果不好的反面典型,及时通报并限期整改,确保秋冬种生产任务的全面完成。
岳阳市农业委员会
2015年9月18日
2015年全市秋冬种生产指导性计划
单位:万亩
县市区 |
秋冬种 总面积 |
油菜 |
马铃薯 |
蔬菜 |
绿肥 |
其他秋冬 粮食作物 |
全市 |
322 |
210 |
8.7 |
50 |
42 |
11.3 |
平江县 |
42.5 |
31.5 |
1 |
2 |
7 |
1 |
湘阴县 |
38.5 |
19 |
2 |
8 |
8 |
1.5 |
汨罗市 |
22.5 |
12 |
1.5 |
5 |
3 |
1 |
岳阳县 |
47 |
30 |
2 |
7 |
7 |
1 |
临湘市 |
40 |
31 |
1 |
4 |
2 |
2 |
华容县 |
93.5 |
68 |
0.5 |
15 |
9 |
1 |
岳阳楼区 |
1.2 |
0.5 |
0.1 |
0.5 |
0 |
0.1 |
君山区 |
23.6 |
10.5 |
0.1 |
6 |
4 |
3 |
云溪区 |
5.6 |
2.5 |
0.3 |
1.5 |
1 |
0.3 |
屈原区 |
3.5 |
2 |
0 |
0.5 |
1 |
0 |
经开区 |
4.1 |
3 |
0.2 |
0.5 |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