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岳阳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15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岳财绩〔2016〕1号)要求,现对市农业委员会2015年度部门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自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基本情况
市农业委员会系属于涉改行政单位,2015年10月,经岳阳市委、市政府办公室批准成立,将原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原市农业局职责整合,划入市农业委员会;将原市农村能源办公室、原市农民权益维护与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市种子管理站行政职责并入市农业委员会。编制部门核定新的市农业委员会及非独立核算事业单位编制101名,实有人员112名,其中:机关本级行政编制60名;非独立财务事业编制41名。实有人数与2014年编制办核定的原来4个单位编制总和比较,没有超编,与财政部门预算人数相符。市农业委员会内设机构有20个。非独立财务事业机构6个,包括: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植保植检站、土壤肥料工作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广播学校、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非独立财务事业单位人员与办公经费一并列入市农业委员会机关预算。下属独立财务的事业单位4个,包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市农村经营管理局、市扶贫办。
(二)部门主要职能
1、负责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协调和综合工作,组织研究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和改革中的问题,提出农业、农村发展和改革的政策建议,指导农村改革发展工作。
2、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建议,指导协调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提出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与规划建议,参与农村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的有关工作,参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工作。
3、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业、农垦等农业各产业(简称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拟订全市农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并指导实施,引导农业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产品品质改善,参与涉农的财税、价格、金融保险、进出口等政策制定,负责农业行政执法和农业行政复议工作,推进农业依法行政。
4、研究提出稳定和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建议,指导农村土地承包、耕地使用权流转和承包纠纷调解、仲裁管理,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村民筹资筹劳工作,检查监督惠农政策的落实,指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和资产财务管理。
5、拟订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划与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建设与发展;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化原国有农场体制改革。
6、指导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组织落实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编报部门预算并组织执行,提出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政策、项目和市级财政性资金安排建议,经批准后与财政部门共同制订实施方案并指导实施;拟订农业开发规划并监督实施;配合财政部门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7、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组织拟订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提出农业产业保护政策建议,指导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促进大宗农产品流通的政策建议,研究制定大宗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培育、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品牌;组织协调“菜篮子”工程。
8、承担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责任,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收集上报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贯彻执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会同有关部门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参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并指导实施;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工作考核;负责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认证申报工作并依法实施监督管理;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负责畜禽屠宰的监督管理。
9、组织、协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依法开展农作种子(种苗)、草种、种畜禽、农药、兽药等的行政许可及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贯彻执行农业生产资料标准;贯彻执行兽药质量、兽药残留限量和残留检测方法国家标准;依法负责渔船、渔港、渔机、网具的监督管理,指导渔业安全生产;开展兽医医疗器械、肥料和饲料、饲料添加剂、农药兽药的监督管理;指导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安全监理,组织实施农机惠农政策。
10、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贯彻执行国家、省动植物防疫检疫法律法规和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地方性动植物防疫政策建议并指导实施,指导动植物防疫和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对市内动植物的防疫检疫工作;组织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并组织疫情扑灭;承担全市农作物种子(种苗)检疫审批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工作;负责执业兽医的管理。
11、承担农业防灾减灾的责任,监测、上报农业灾情,组织种子、化肥等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提出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安排建议,指导紧急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
12、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检测分析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开展相关农业统计工作;采集、整理、上报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负责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指导农业信息服务。
13、制定全市农业科研、农技推广的规划、计划和有关政策并指导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全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按分工组织实施全市农业科研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负责农业科技成果管理,组织引进农业先进技术,指导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14、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市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农民教育培训,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参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承担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培训工作。
15、组织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指导农用地、渔业水域、宜农滩涂、宜农湿地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负责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拟订全市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改良政策并指导实施,依法管理耕地质量,发展节水农业。
16、制定并实施全市农业生态建设规划,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指导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承担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关工作;对农产品产地安全实行分类管理,指导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发展;负责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牵头监督管理外来物种。
17、参与组织开展农业贸易促进和有关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农业援外项目。
18、配合做好全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工作。
19、承办市委、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2015年度重点工作
1、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生产。粮食播种面积800万亩以上,总产310万吨以上;重点打造300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抓好25万亩优质茶基地、30万亩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建设。规划建设君山、华容50万亩绿色蔬菜基地。
2、抓好农村垃圾集中处理。二类县区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2015年达到90%,三类县2015年达到70%。
3、加速推进岳阳茶博城项目建设。成立推进茶博城建设工作协调小组,负责项目的督查、协调。5-6月完成外墙装饰和强弱电施工;7-8月内外墙砌筑和配套园林绿化施工;9-10月小区管道安设和道路施工;11-12月其余配套设施施工。
4、建立岳阳联合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积极探索建立联合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坚持公开、公正、规范的运行原则,有效推动农村产权交易流转。
5、加快君山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围绕建好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开展休闲农业示范创建活动。着力提高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推进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力争2015年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业总收入5.5亿元,年接待旅游4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以上。
6、加快屈原、华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推进君山区洞庭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建设和华容县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7、抓好扶贫开发,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启动2015-2017年驻村扶贫,通过省、市、县、乡四级对2014年识别的412个贫困村一轮帮扶全覆盖。在平江县2个贫困村和1个面上县贫困村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示范工程。积极推进平江县高山有机茶和岳阳县铁山库区红薯产业。扩大平江县中和农信小额信贷规模,支持岳阳县、湘阴县等地探索金融服务扶贫。争取全年减贫5.85万人。
8、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继续开展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景观环境的整治。积极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市县两级联办130个左右的农村环境整治暨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全年力争完成市级8个美丽乡镇、20个美丽乡村和省级2个以上美丽村庄的创建任务。
9、抓好农垦危房改造。完成农垦危房改造12978户。
10、食品加工产业提质工程。依托洞庭湖区物产优势,提升粮油、饲料、水产、茶叶、休闲食品等加工业,针对食品加工“散、小、弱”的现状,整合资源、形成集聚、培育龙头,重点建设君山绿色食品产业园、临港产业新区食用油加工综合项目,打造中南地区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
11、抓好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培育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组建1-2个集采购、销售、加工、仓储为一体的大型农产品精深加工集团。切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提档升级,不断提升示范社质量,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全市面上发展。全年创建省级示范合作社12个、市级示范合作社11个;大力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推动全市农业发展规模化、现代化。
12、发展农村生态能源沼气工程。新建农村户用沼气3000户、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312处供气3100户、农村沼气服务网点19个、大中型沼气工程11处(其中先建后补3处)。
13、抓好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市本级计划投入45万元,主要用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绿色生产技术,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点开展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实验。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年培训农民20万人次,完成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3000人。
14、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强化农产品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进一步完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四)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1、收入情况。全年收入2681.98万元,其中:预算安排1477.79万元,追加其他1194.19万元。
2、支出情况。全年支出2884.8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 2118.45万元(工资福利支出869.54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 253.71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793.12 万元,其他202.08万元)。项目支出766.43万元。
3、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15年“三公”经费预算209.5万元,实际“三公”经费支出165.66万元。
二、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依据:
1、《岳阳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15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通知》(岳财绩[2016年]1号);
2、《岳阳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15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的通知》资料
3、《岳阳市农业委员会2015年绩效评估实施办法和评估指标的通知》。
(二)目的
通过对2015年岳阳市农业委员会的预算配置、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职责履行、履职效益等内容的绩效考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为财政部门预算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三)原则、体系、方法
1、原则:遵循客观公正,操作简便高效,尊重客观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
2、体系:指标体系包括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两部分,本次主要参照了财政部门制定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根据部门具体情况对个性指标进行了调整细化,形成《岳阳市2015年度农业委员会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附件2)
3、方法:主要采用因素分析法、投入产出效益分析法,比较法,相关部门问卷调查等方法。
(四)过程
1、前期准备:按照绩效自评工作要求,组成以李新生同志为组长的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对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进行了认真学习,掌握政策,根据部门整体收支情况制定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方案,设计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问卷调查表。
2、组织实施:采用核查法核查2015年同级财政预算批复执行及部门整体支出情况,着重核查了“三公”经费及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情况,对内设机构,根据部门职能和年初制定的绩效考核目标,进行了实地绩效考评。针对市农业委员会工作职能和履职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社会问卷调查。
3、分析评价:对评价过程中收集资料进行归纳,汇总分析,依据设定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评分,形成了综合性书面报告。
三、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和使用情况分析
(一)部门整体支出情况分析
1、部门整体支出情况分析。2015年市农业委员会部门整体支出2884.8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118.45万元,占总支出73%,(人员支出1662.66万元,占基本支出78%,公用支出455.79万元,占基本支出,22%)。项目支出766.43万元,占总支出27%
2、“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分析。2015年财政预算拨入给市农业委员会“三公经费”209.5万元,实际支出165.66万元。其中:公务接待65.25万元,公务用车及维修运行费用100.41万元,公务用车及维修运行费用超过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增加,车辆老化、工作量增加下乡增多等原因造成。
3、公务卡情况分析。2015年市农业委员会公务卡刷卡122.98万元,公务消费卡使用占授权支付额度的61%,比2014年增加11%。
4、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分析。主要项目使用情况:①技术推广和培训:77.35万元;②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245.48万元;③农产品质量安全:28.34万元;④病虫害控制:11.97万元。
5、对农林水事业补助情况分析。主要项目使用情况:①花板桥市场专项整治:119.2万元;②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环洞庭湖区实验建设补助资金:11.5万元;③岳阳县月田镇扶贫资金:10万元。
6、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分析。坚持厉行节约、物尽其用的原则,农业委员会资产管理采取统一建账、统一核算管理,对每件固定资产使用明确保管职责,闲置的资产,办公室统一调节使用,发挥其效益,特别是机构改革过程中,对资产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保证能用则用的原则,对不能用的资产,采取先处置后购置,保证了资产的安全高效。截止到2015年12月底,固定资产总额1174.78万元。
7、部门整体节余资金分析。截止2015年12月,累计节余 1280.92万元,其中当年结余-202.9万元,上年累计结余1483.82万元,根据对账单显示于2015年12月拨入的资金有 2653.98万元,占整体预算收入180%。
(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情况分析
1、严格预算支出管理。在支出预算编制上,人员经费按照配置定额,逐人核定编制,公用经费分类分档,按定额编制;根据“总量控制、计划管理”的要求从严控制行政经费,压缩公务费开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资产的配置严格政府采购,按照预算科目和项目资金的规定使用财政资金,保障部门整体支出的规范化、制度化。
2、财务管理按制度运行。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机关财务、公务配置使用、接待、会务、因公出差、车辆使用等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管理和执行,防范风险,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四、整体支出绩效情况分析
2015年,根据市农业委年初工作规划和重点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履行职责,强化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同时加强预算收支的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严格内部管理流程,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得到了提升。2015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如下:
1、本年预算配置控制较好,财政供养人员控制在预算编制以内,实际在职人员与编制数相同;“三公”经费支出总额较上年有减少。
2、预算执行方面,支出总额控制在预算总额以内,基本支出中财政政策性工资和对家属遗属的补助有所追加,本年部门预算未进行预算相关事项的调整;本单位预算资金按规定管理使用。
3、预算管理方面,市农业委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内部财务、车辆、资产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总体较为有效。
4、粮食生产历史新高。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粮食生产的意见》,大力开展“压单扩双增面”行动,水稻集中育秧达到180万亩(折算成大田),是省下达49万亩任务的3倍多,全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43万亩,增加10.82万亩,粮食总产达到324万吨,增加1.7%。组织湘阴县、汨罗市、岳阳县、华容县、平江县等获得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5、美丽乡村创新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创新开展引导农村村民规范建房,出台《关于引导农村村民规范建房的意见》等3个文件,大面推行“两鼓励两禁止”,集中点同时要求“五有三到场”,将规范建房与农村危(旧)房改造、与农垦系统危房改造、与贫困户危房改造、与移民搬迁、与国土山洪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建房相结合,切实抓好高铁沿线、屈原管理区和10个市定试点乡镇建房示范工作。积极开展美丽系列创建,全市联办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284个,评选秀美县城1个、美丽乡镇10个、美丽村庄20个、农村文明家庭50户,向省推荐申报新农村建设先进县2个、示范村7个。
6、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投资1000万元,升级改造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推动县乡两级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严格质量安全管控和产品准出措施,初步实现农产品可追溯。积极推行无公害、绿色栽培技术,共制修订农业技术规范21个,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3个、示范区8个,农业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155万亩。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积极推进君山、华容50万亩绿色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22个,全市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总数达到27个,在全省14个市州排第一,基本实现无公害或绿色蔬菜生产全覆盖。
7、2015年度我市各县市区多次遭遇暴雨灾害,市农业委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大力恢复生产,重点救助临湘“6·1”洪涝灾害等,全年全市没有发生灾后重大动植物疫病的流行,没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没有发生涉农群体性上访事件和涉农恶性案件。
五、整体支出综合评价及结论
根据考评评分细则,考评组认为岳阳市农业委员会2015年整体支出,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规范,依照计划管理使用,市农业委的整体支出对保障全市农业工作的正常运行、项目建设、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发挥了重要作用,强化部门的责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确保全市各项社会稳定,为科学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优质的保障服务。按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打分得出结果为99分,等级为优秀。
六、存在的问题
一是预算编制有待更严格执行。预算编制与实际支出项目有的存在差异。
二是预算拨付资金滞后。如2015年中央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试点资金于2015年12月才下达;2015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于2015年11月才下达。
七、工作建议
一是按照预算规定的项目和用途严格财务审计,经费支出严格按预算规定项目的财务支出内容进行财务预算,在预算金额内严格控制费用的支出。
二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杜绝挪用和挤占其他预算资金,进一步细化“三公”经费管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三是预算财务分析常态化,定期做好预算支出财务分析,做好部门整体支出预算评价工作。
岳阳市农业委员会
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