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务动态 > 县市区动态

【岳阳县】原来你在这里——记岳阳县筻口镇新业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邓志毅

编稿时间:2020-07-31 03:08 来源:岳阳县供销社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2016年11月6日,一个平凡却又不普通的日子。迎着初冬的冷风,伴着落霞的余晖,63岁的邓志毅静静的站在游港河旁,望着眼前轻快流淌的河水,想着刚刚结束的支部换届选举,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经久不息的掌声仍在耳际回荡,这已是他连续三次满票当选筻口镇新业公司党支部书记。他明白,这既是同志们对他过去努力耕耘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他未来开拓进取的无限期待。21年的供销生涯犹如一场场难忘的电影,一幕幕在脑海徐徐拉开……

破产改制,他是披荆斩棘的利斧

当时光定格在1995年8月。

42岁的邓志毅从岳阳县云山乡司法所长兼企业办主任的岗位上调任毛田镇供销社任副主任。不惑的年纪,他毅然选择了供销行业。谁知,在基层供销一干就是21年。

当时的毛田供销社,虽然没有以前的风生水起,日进斗金,但工作运转仍然井井有条,生意做得依旧红红火火。一个小单位有10多位行管人员,正副职4人,所辖两乡一镇的农业生产资料和集镇中心商场都是由集体经营,60多位职工工资不拖不欠,大家都过着安逸舒适的日子。邓志毅走进毛田供销社,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集资。当时为扩股增资,做大做强供销事业,基层供销社设立股金服务部。其股金除社会筹资外,主要是职工内部集资。作为毛田供销社负责人之一,为了带头遵守新单位的规章制度,邓志毅二话没说,就将近7年省吃俭用积蓄下来的1万元缴付股金。妻子想不通,埋怨他:一到供销社,钱没拿一分,反而出了一万。他劝慰妻子:“到了供销社,就是供销人,要与供销社同甘共苦、同舟共济。”

股金服务部的成立在一定时期推动了基层供销社的工作开展。但由于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不当、工作监督不力等原因,出现了社员亏空股金,不能及时清退的问题。1999年5月,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证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按照上级要求,停止扩股增资工作。邓志毅作为副主任,按照分工负责对股金服务部开展清理整顿。通过夜以继日、通宵达旦的工作,不到一个月,清理完毕。但是不清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清理结果让他大跌眼镜,毛田供销社欠债172万元,67位职工人平均负债2.5万元。而单位每年收入只有7.5万元,正常支出却要18万元,严重的收支失衡,入不敷出,工作已无法正常开展。雪上加霜的是,原主要负责人因公已调走,县供销社党委要他来主持毛田供销社工作。

面对这个烫手的山芋,接还是不接?邓志毅没加思索,爽口答应出任毛田供销社主任。他的决定轰动了他的朋友圈。有人质疑,一个难摊子,你能收拾好吗?有人挖苦,官隐咋这么大?更多的人是担心,进去之后能脱身吗?邓志毅给了他们统一的回答:“供销社需要我的时候,我能回避吗?”

困境重重,百废待兴。邓志毅接手后,立即着手加强资产和人事管理,摸清底子,建章立制,拨乱反正。但是由于整个供销市场逐步放开,农资经营和农副产品收购失去了国家政策的保护,加之原有决策失误,盲目投资,经营退化,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接踵而来,将毛田供销社逼到生存的悬崖边缘,资不抵债,寸步难行。邓志毅辗转难眠、夜不能寐,审时度势、权衡再三,他觉得要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最复杂的矛盾,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破产改制,致死后生。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0年8月,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岳阳县委县政府作出《加快国合商贸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决定》,县供销社也相应出台《岳阳县供销系统改革方案》。这与邓志毅的想法不谋而合。一场史无前例、浩浩荡荡、轰轰烈烈的改革大幕正式拉开。毛田供销社也踏上市场经济的快车道,卷入了这场破产改制的大潮中。

改革,必然要打破原有的制度,进行资产洗牌、资源重组,无疑将触犯不少人的利益,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一时无法适应改革的需求。为此,邓志毅带领班子成员分门别类对职工加以引导。对于大多数有改革愿望的职工进行教育疏导,增强他们参与改革的主动性;对于对改革有疑虑的人,不断灌输新思想,帮助其认同改革;对于个别不肯放弃既得利益、抵制改革的人则不换思想就换人。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400多个日日夜夜,邓志毅排除内乱外扰,在纷乱繁杂的纠纷里最终将两乡一镇的27宗房地产处置完毕。按照县供销社“改制方案”规定,对66位职工进行了安置,并于2001年12月依法全部解除了劳动合同。毛田成为全县破产改制成功的2个基层社之一,得到了县社党委的高度认可。

招商引资,他是逢山开路的先锋

2002年,毛田供销社破产改制结束后,作为法人代表,参照县社相关规定,邓志毅有资格调往县社物业公司上班。县社领导找他谈话,问他对今后工作有什么要求。邓志毅说:“我已经快50岁的人了,新的工作恐难胜任,我愿到相邻单位公田供销社彭永勇主任那里当副手。”县社领导听到他的回答后,感到十分意外,认为他不但要求低而且姿态高,不为县社添麻烦,得到县社党委一致认可。不久他就如愿调到公田供销社。

公田地处“三田一洞”交接处,有着湘北农村具有不可替代的经济、文化、交通区位优势,是商人投资的热土。供销社主任彭永勇主任小他20岁,年轻有为,但因前领导工作失误,在采购放马山磷肥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使多年保持的先进单位滑至特困企业行列中。80%的职工下岗,行管人员和退休职工工资长期拖欠。面对这样的企业,彭永勇一筹莫展。

在一次研究企业解困的工作会上,彭永勇问邓志毅:“毛田供销社改制究竟好不好?”邓志毅实话实说:“基层社为了解困,走破产改制这条路是下策。一是单位职工获得太少。毛田供销社全部资产处置还清债务后,安置职工的现金只有56920元,人平8630元,不到1万元就打发他们各奔东西,成为了无单位、无职业、无工作、无田、无地、无保障的六无游民,可想而知这些职工今后的生活困境;二是国有资产流失。基层社房地产都在优质地段,如能挂牌上市依法拍卖,国家可以收取不少土地收益金。然而在处置房地产过程中,当地部分村民唯利是图、强买强卖、索拿卡要,地痞无赖刁难纠缠、聚众闹事,致使资产无法依法公开拍卖,只得被迫廉价处置,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公田的情况与毛田不同,因此我建议公田供销社的脱困应该定位在招商引资、开发资产上,把资产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效益。”邓志毅的讲话赢得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同,会上马上形成了共识,决定将公田集镇十字路口400多平方米的商场招商引资,改建成现代购物超市。

信息发出不久,县城和田超市老板田忠文就上门洽淡,双方一拍即合,很快达成协议,于2003年7月签订合同,确定超市装修后在国庆节前开业。时间紧、问题多、难度大。特别是商场8家租赁户终止合同,搬迁补偿安置的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招商成果。彭永勇把这个难差事交给了邓志毅。邓志毅没有因年龄大,情况不熟而推卸,而是勇挑重担,一口答应,立即组织人马开展工作。经过20多天苦口婆心的疏导,8家租赁户如期搬走。投入150余万元改建装修一新的现代购物超市于9月8日隆重开业。

和田超市落户公田,为美丽的公田镇增添了新亮点,为公田供销社资产升了值,增了收,为多位下岗职工提供了再就业岗位,使公田供销社从此走出了困境。同时也为全县基层供销社借力开发资产、企业脱困重生树立了样板。

平乱维稳,他是安澜定海的神针

正当邓志毅在公田配合彭永勇开展工作有声有色、得心应手的时候,2003年年底,县供销社突然决定调他去月田供销社。彭永勇不想放,邓志毅也不愿走。为此两人一同找到县社主要领导求情,县社领导听完他俩的诉求后说:邓志毅调月田区工作是县社党委的集体决定,因为月田供销社多方面的原因引起内乱外扰、动乱不安,长时期不能正常开展工作,邓志毅原是司法干部,调处民间纠纷有专长和工作经验,加之人廉洁正直,是调月田供销社维稳的第一人选。至于邓志毅年龄偏大,调月田后离大云山家里较远,交通不便,上班有一定实际困难的问题,党委也考虑到了,同意邓志毅调月田工作两年后再回原单位。邓志毅听到县社领导如此说,不再请求,欣然应允。

此时月田供销社债台高筑。因欠高息集资款70多万元无力尝还,时任领导班子不得不变卖资产还债。但因在买卖大州商店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导致职工群体上访,村民聚众滋事。邓志毅去月田上班的当天,就有30多位村民在机关院内大吵大闹,有的村民还找来梯子,准备上屋砸瓦。得知新主任来了,他们一窝蜂涌向办公室讨说法。其中一位年龄与邓志毅相仿的村民火气冲天,高声大嚷:“我是大州商店所在地苏家组组长陈石树,我妹妹原承租大州商店,得知该商店要出卖时,我们亲自找到原供销社领导,要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卖给我们组,但他们却暗箱操作,私下以5万元的低价卖给了村民陈卫民。这样的做法法理何在?我们组全体群众强烈要求供销社收回不合理买卖协议。我们多次来找,他们避而不见,现在你姓邓的来了,务请你尽快解决!”邓志毅听完陈石树的话后,觉得首先要平息村民怒火,当机立断作出回答:“给我20天时间,让我了解情况,如果到期未作处理,你们直接找我邓志毅!”言语铿锵有力,干脆利落。村民们见新来的邓主任如此爽快,表态强硬,不推诿,不回避,便不再执意为难,同意等待20天。

一诺千金!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邓志毅就顶着刺骨寒风,骑着自行车去大州村了解情况,他一边问路一边自我介绍,先后找到村支部书记熊石斗、苏家组组长陈石树、村民陈卫民等相关人员,详细了解事情缘由、来龙去脉。在经过三天的周密调查并掌握一手资料后,邓志毅立刻将相关情况向月田镇政府领导做了专题汇报。镇领导听完汇报后,认为这是一起非法买卖社有资产引起的纠纷,当即以镇政府名义向县国土资源局、国资委和人民法院汇报,要求尽快立案查处。半个月后,县法院依法裁定“大州商店买卖无效”,村民和职工的怒火终于得到平息,社有资产也得到有效维护。毛田供销社迎来了一个太平、祥和的春节。

贫穷乱象多。在月田工作的两年,邓志毅处理了8大遗留和扯皮问题,其中诉求法院裁出案件4件,调解各类大小纠纷26起,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维稳任务,月田供销社的乱象如阴霾一扫而过,在他的带领下慢慢步入正轨。

脱困创先,他是迎风飘扬的旗帜

按照县社的承诺, 邓志毅在月田工作两年后将调回公田。在离开月田准备回公田上班的前夕,原县茶叶公司经理龙巨浪突然找到他,对他说:“茶叶公司破产后,我已调县物业公司上班,因县级多家公司破产,物业公司人浮于事。为了减负,县社决定让我挂职去筻口新业公司任主任。但我不想去,你知道我是公田人,加之我原是公田供销社主任调往茶叶公司的,人熟、地熟、业务熟,求你就缘跟我互换单位,这事我已经向县社几位领导都说过。领导表态,只要你邓主任同意,县社没有意见。你能答应吗?”

听到老同事的请求,邓志毅左右为难,难已答复。公田是自己1971年就读高中的母校所在地,两年前工作过的地方,人缘好,离老家也近。加之公田供销社已经走出困境,相比筻口,一处是“米”,一处是“糠”,这样的工作互换,对自己有害无益,得不偿失。

小人讲利,君子讲义。邓志毅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策:把方便让给比自己更需要的同事!于是,他来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特困企业——筻口新业公司。

筻口新业公司前称是筻口供销社,1996年破产后更名为新业公司。新业公司并没有新业,名不符实。因为1996年破产,只是为了甩掉有关债务,换汤不换药,继续沿袭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运营。但不到四年又负债累累,工作难以为继。2001年县社领导带领一班人不得不第二次启动破产程序。工作三个月后,因单位资不抵债,无法安置职工,第二次破产半途而废。原筻口新业公司经理刘亚忠到龄退休后,由职工廖新生代理看管这个僵尸企业。

为了尽快让筻口新业公司走上正道,2005年12月15日,县社党委派出三位领导高规格送邓志毅去新业公司上班。那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三位县社领导和邓志毅来到新业公司办公室,刚落座,一杯热茶还没捧到手,突然有人一脚将门踢开,“哪一位是刘主任,他廖新生犯了什么法,为什么要姓邓的来当经理……”原来是廖新生的妻子来发牢骚。原经理刘亚忠立即上前劝阻。大家心知肚明,筻口麻烦不小。

既来之,则安之。不详的兆头,不等于不好的结果。邓志毅自信事在人为,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

上任伊始,面对近乎停滞的工作、涣散的人心,邓志毅大刀阔斧,出台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狠抓队伍建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每天坚持准时上下班,吃住在单位。不到一年,靠“自身硬”凝聚了一班人的力量,职工作风明显好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基本形成。

人心齐,泰山移。邓志毅在稳定队伍后立即着手内部改革。一方面是开源。原公司所属的42个临街门面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租价低廉,效益低微。他争取县社和银信部门支持,投资40多万元对门店屋面进行了翻新维修,消除了安全隐患。借助镇政府对集镇开发建设之力,对单位所有临街门面周边环境进行了改造升级,门面陡然升值,租金水涨船高,现资产市值可达1500万元。另一方面是节流。从严从紧控制招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虽然是自己一个人住在社里,他也是自带锅灶,自购油米,自种蔬菜,从不因私吃公家一餐饭。到县里开会或者下村蹲点,也从不租小车,都是乘中巴,搭摩托。每年非生产性开支由5万元降到8千元。通过8年的开源节流, 筻口新业公司一改过去颓废的局面,企业由亏损转为略有盈余。邓志毅将所余资金,一部分用于退休人员养老金缴纳,一部分用于下岗职工生活补贴。真情实意和真金白银的付出,给职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赢得了广大职工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如今在筻口镇提起邓志毅,远近闻名,没有一个人不竖大拇指。筻口新业公司也由“烂摊子”变成了“香饽饽”,连续几年被岳阳市供销社评为“先进基层社”。

2013年,邓志毅步入花甲之年。按照正常程序,他办理了退休手续,告老还乡,准备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临走的那天,新老职工近60人一起来与他送别,大家依依不舍,个个热泪盈眶。

邓志毅回家不到两月,突然有一天,县社主要领导登门拜访,征求他的意见,说考虑到筻口的实际,目前还没有合适人选能够胜任经理位置,希望他重返原单位再工作几年,继续发挥余热。邓志毅妻子当场反对,说:“老邓都60岁了,身体也不是太好,再去上班,没人照顾,我不放心。”邓志毅见组织上如此信任自己,加之对供销社深厚的感情,反而安慰妻子,说的还是那句老话“供销社需要我的时候,我能回避吗?”妻子知道说服不了他,只能点头默许。于是邓志毅又重新回到了他熟悉的办公室。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出台,省市县相继结合本地实际拿出了具体实施意见,邓志毅认真阅读和领会文件精神,无限期许又无限感慨。他知道,供销社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将蜕变重生、化茧成蝶,迎来又一个春天。面对大好形势,他必须时刻准备着,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顽强的作风、奉献的精神,全力以赴投入到新的征途中。

“老邓,原来你在这里。大家等你吃饭了!”一个响亮而清脆的声音从邓志毅背后传来,这是新当选的30岁的支部委员鲁超群在叫他。邓志毅三次满票当选支部书记,党员们决定自掏腰包为他庆贺,特意准备了一顿晚餐。邓志毅的思绪一下子从回忆拉回现实,原来他已在游港河边站了多时,此时天已暮色。“走,吃饭去。关于公司的发展,我还有好多事要与你们商量呢!”邓志毅拍了拍小鲁的肩膀,两人言笑晏晏,身影渐渐融入在筻口镇的万家灯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