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经开区出台稳经济大盘16条举措 最强助企“组合拳” 纾困解难见实效

来源:经开区 发布时间:2022-08-12 09:53 浏览次数:1

扩大有效投资、提升外资外贸、壮大市场主体、招引重大项目、优化营商环境……近日,经开区出台《岳阳经开区稳经济大盘16条举措》(以下简称《稳经济大盘16条》),结合本地实际,添举措、扩范围、加力度,聚焦强调度稳运行、优服务稳主体、强投资稳增长、降成本保就业、促消费稳市场等方面,对国家、省、市的政策措施进行细化延伸,进一步放大稳经济政策效应。

记者了解到,这是近年来经开区覆盖面最广、力度最大的稳增长政策。

项目做支撑 稳住经济“压舱石”

对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而言,产业项目,无疑是发展的生命力。

在经开区《稳经济大盘16条》中,对于项目建设的“呵护”无疑是一大亮点。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加快一批中小项目的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例如,围绕重点产业项目配套、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加快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在创建五好园区方面,年底前完成首批“10+2”低效工业闲置用地处置任务,力争实现盘活土地600亩,吸引投资6亿元,新创税收600万元以上,为财政增加土地出让收入6亿元的“四六”目标等。

产业是稳住经济大盘的根基,是高质量发展的“龙头”,经开区如何做到让“龙头”高昂?

近日,记者深入湖南乾龙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工地塔吊林立,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去年,湖南乾龙新材料有限公司决定新建厂房,从土地挂牌到拿到施工许可证,仅历时58天。去年11月,该项目正式开工。

办事为何如此快?得益于经开区实行的“帮代办”服务机制。

一方面,该区重点项目通过设立首席代办专员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确保项目从落地、开工、建设直至投产,项目业主全程无忧。另一方面,与第三方服务机构签署帮代办政府采购协议,采取政府付费,请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全程教办、协同跑办、上门催办。通过机关干部跑内,第三方跑外的方式,切实为企业提供无微不至、暖心贴心的“保姆式”服务。

让项目方点评部门单位的服务工作,由项目方、首席代办单位、绩效考核员、区重点办签订“四方协议”,是该区进一步优化项目服务、推动项目提速的另一个重要举措。

经开区从“完成投资、时序进度、问题解决、交办任务落实、项目形象、服务评价”六方面签订项目推进协议,即项目方根据项目年度推进计划,制定计划表,将目标任务细化到每月;首席代办单位成立工作专班,着力打通项目推进“中阻梗”;绩效考核员每月对项目完成进度进行考核;区重点办做好督查督考和考核结果运用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区52个计划推进的重点项目均已签订“四方协议”。

通过签订“四方协议”将项目建设成效与干部的“票子”“位子”挂钩,采取教育提醒、诫勉谈话、岗位交流、降职、免职等“负激励”,把求真务实的导向立起来,把真抓实干的规矩严起来,进一步营造项目建设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在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推动下,项目建设升温加速。今年1-6月,经开区52个重大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19.9亿,已完成投资64.5亿元,占年计划的54.2%;

实质性开工建设项目33个,19个前期项目推进顺利。

优化“软”环境 提升发展“硬”实力

经济发展想要“稳”,非得有扎实的“内功”不可。从前,地区发展更多拼的是地理位置、土地成本、劳动力资源等“硬实力”。如今,发展则进入比拼“软实力”阶段,在软实力竞争中,最为激烈的莫过于营商环境竞争,谁能提供优质的环境,谁就能抢占先机、赢得未来。

经开区《稳经济大盘16条》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政务服务提优、项目审批提速、经营成本减负、市场环境提质等五大攻坚行动,扶持现有企业发展壮大,吸引新企业落地生根,奋力打造企业发展“沃土”、投资兴业“宝地”。

“这次1250千伏安以下企业电力接入工程建设项目补助资金管理的利好政策,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第一时间享受政策带来的红利。”经开区弘昱物流园总经理杨慧感激地说,这一举措切实降低用电成本,满足了企业对供电连续性的迫切需求。

今年来,经开区承接获得电力指标延伸电力投资界面与1250千伏安“零成本”试点工作,并出台《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1250千伏安及以下企业电力接入工程建设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目前,该区已有两家企业成功享受该政策,节省成本35万元,还有10余家企业正在申报。该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将大大提高全市获得电力指标水平,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经济要发展,环境是关键。经开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全面对标国家、省、市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实行分工负责制,由区领导分包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担任开办企业、政务服务、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等15项一级指标指标长,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设立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工作专班,形成指标长亲自抓,牵头单位具体抓的工作局面,全力推进营商环境各指标快速优化提升。

此外,经开区还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流程再简扼,全面达标最短时限;通过区域前评估,实现企业“拎包入住”;通过全程电子化,实现商事登记最多一次;通过联席快审批,验收期限最多一月。在2021年度园区营商环境单项评选中,经开区的营商环境在全省140多家园区中脱颖而出,位列第三。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今年1-6月,该区对接洽谈项目40余个,投资总额超500亿元,累计签约项目32个。

牵好“牛鼻子” 助企纾困稳主体

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加剧,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增多、压力加大,助企纾困成为稳经济重中之重。目前,经开区各类企业达9229家,是岳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经营成本上涨是当前市场主体面临最突出、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经开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稳经济大盘16条》拿出政策礼包,针对性地解决当下市场主体面临的困难,紧紧围绕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其中包括帮助企业开展技改扩能、产销对接、争资融资、政务代办等措施。

在经开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岳阳爱达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组装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对一批平衡车进行生产组装,这批产品完工后即将发往欧美市场。该公司总经理肖湘军介绍,目前公司生产稳定,订单趋于饱和,今年预计实现外贸销售6000万美元。

“爱达兴这几年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肖湘军说,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原材料、运输费用等成本在上涨,加上企业属于“轻资产”公司,存在融资难的现象。经开区联企干部了解情况后,将我们纳入园区企业融资需求名单库,联系银行协调担保公司办理担保贷款500万元。

这是经开区助企纾困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

为紧紧抓住稳增长稳市场主体这个关键,经开区在联企行动中创新工作机制,在做好省、市“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国家级园区特点,自我加压,对百名干部联百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进一步扩面、提质和增效,高标准开展“自选动作”。比如,在服务范围上,由“三个全覆盖”提升为“四个全覆盖”,服务范围更加广泛;在职责定位上,由“四员”变“六员”,联企职责更加全面;在联企时间上,由“短期”变“长期”,建立联企长效机制,持续帮扶和深化成果转化运用;在政策宣传上,由“线上”变“线下”,做到无遗漏和全覆盖。

企业发展信心离不开政策发力支撑。眼下,经开区“政策工具箱”已经打开,各部门精准发力、“切脉开方”。126名市、区联企干部全覆盖走访企业456家,制作惠企政策实体“口袋书”2000本,收集和交办328个问题,给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经开区围绕“强、新、高、好”定位和“担当时代开拓者、发展排头兵、改革示范区”要求,加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稳住经济大盘。

一套组合拳,稳住了经济大盘。上半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3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69.7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38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82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税收收入5.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12.1%、10.9%、1.6%、13.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85亿元,各项经济数据在岳阳市排名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