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志书廊 > 岳阳党史 > 回首当年 > 第二辑 > 正文

岳阳报业写辉煌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1911 年,武昌起义后,岳阳进步知识分子李澄宇办起了《岳阳日报》。这是一张具有现代意义的成型报纸,开创了岳阳报业之始。就湖南全省而言,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长沙有了《湘学报》;1910年,衡山县有了《白话自治报》;其次就是岳阳的《岳阳日报》。可以说,岳阳是湖南省较早有报纸的地市之一。《岳阳日报》一诞生就“代表民意”、“赞助共和”,敢于“直言讽谏”,批评“政界措置失当之事”,在新闻界颇具影响。据上海《民权报》 1912年8月22日 报道:“岳州筹饷局委员仰总局意旨,任意勒捐,地方不堪其扰,被《岳阳日报》摘其罪状,登之报端,大张公论。”被舆论界称之为“湖南报界之新潮”、“竞争言论之第一声。”

辛亥革命期间,境内一大批具有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如仇亮、李六如、潘鼎新、周鳌山、仇鳌、郑泽、任凯南、彭一湖等先后在外地主编或参与编辑的报纸有《民主报》、《大江日报》、《大陆报》、《国民日报》、《长沙日报》、《亚东新报》、《湖南公报》和《晨报》等。此时期,岳籍报界人士尽显风流。

“五四”运动时期,旅居海外、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地的岳籍进步青年先后办有《湘阴周报》(1919年)、《平江旬报》(1922年)、《海外乡谈》(1922年华容人办)、《华容镜》 (1923年)、《旅京华容同乡会周刊》(1923年)、《新平江》(1924年)、《鹤鸣旬刊》(1924年临湘人办)等报刊,介绍外地新鲜事物,向家乡人民传播新思想,宣传革命主张,批判和抨击反动势力,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爱国主义立场。《平江旬报》还出版了“二八惨案”专号,揭露当地驻军勾结英商镇压平江学生与市民的罪行,鼓动和支持家乡人民起来革命。

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境内舆论比较活跃。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都创办了一批报刊,两军对垒,旗帜鲜明。各县国民党县党部及所属三青团相继办起的报纸就有18家,其中岳阳县2家、平江县7 家、华容县2家、临湘县2家、湘阴县5家。较早的有《平江通俗报》和《临湘民报》。这些报纸初创时期主要宣传国民党的纲领,宣传北伐,反对军阀,动员群众支持北伐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起到了宣传鼓动作用。但在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就沦为了国民党一党专政、镇压革命的工具了。在湘鄂赣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中共苏区各级党组织、苏区政府和苏区青、工、妇组织注重革命理论的宣传。湘鄂赣苏区先后出版了《战斗报》、《工农战斗画报》、《列宁青年》、《儿童实话》、《工人生活》、《平江农村周报》、《工农兵》、《斗争》、《工人斗争》、《工人生活》、《红色真理》等10多种报刊。湘鄂西苏区先后出版了《红旗日报》、《布尔什维克周刊》、《工农日报》、《红星报》、《医院小报》等10多种报刊。这些刊物大多为油印或石印,但编排内容可读性强,形式活泼,宣传马列主义,宣传革命思想,鼓舞群众的革命热情,成为革命的重要武器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县党部及所属三青团所办报刊对反共宣传有所收敛,一批抗日报刊也应运而生。如岳阳县的《战鼓周刊》(1937年)、华容县的《怒吼周报》、《华容健报》(1937年)、平江县的《战汛》快报、《前方周刊》、《老百姓壁报》(1938年)、临湘县的《湘北风云》(1939年办,1941年改为《湘鄂边警》)等,以宣传抗日为宗旨,开展为前方将士募捐等服务抗日的社会工作,组织歌咏队和剧团到各地举行抗日救亡巡回演出,记者深入战地采访,鼓舞抗战士气.1938年11月,境内各县相继沦陷后,这些报刊被迫停止出刊,临湘县的《湘鄂边警》就成了在敌占区唯一发行的抗战刊物。

解放战争时期,岳阳的报刊在业务上有所发展。在形式上石印改铅印,多日报改日报;在内容上注重新闻评论;有官办报,有民办报,各地方势力也纷纷创办报刊。1947~1948年,仅岳阳县新办或申请创办的报刊就达7家之多。这一时期外埠报刊也纷纷在岳阳成立自己的派出机构。在岳阳设立“办事处”、“分销处”的外埠报刊有《中兴日报》、《救国日报》、《湖南日报》、《开平日报》等。平江县还成立了“新闻记者公会”,开创了岳阳新闻团体之始。至岳阳解放前夕,民办和地方势力所办报刊,多因经费短缺或竞争不过外埠报刊而停刊。国民党及三青团所办报刊也因时局不济而停刊,仅有中共地下党组织所办油印小报及宣传品比较活跃,为新政权的诞生鼓而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湘潭地委办起了地委机关报《建设报》,境内除华容属常德地区管辖外,各县相继成立了《建设报》记者站,配备1—2名记者,采写本地新闻,向《建设报》供稿。1955年,华容县创办《华容报》。1956年4月至6月,岳阳县、平江县、湘阴县、临湘县相继创办了《岳阳报》、《平江报》、《湘阴报》、《临湘报》。这些报纸都是中共各县委机关报,根据各县委不同时期的工作中心,刊登工作部署和新人新事,临迫性强,编排印刷水平也较中华人民共和国前的报纸有很大的提高,深受群众喜爱。但在 1957年“反右”斗争中表现极左,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报道严重失实,为共产风、浮夸风和瞎指挥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三年经济暂时困难时期,终因办报经费不能到位而相继停刊。以后,中共岳阳地委和各县委都没有办过报纸,一些部门所办的小报如《科技报》也时办时停。因为言论的禁锢,也没有出现过民办报刊。70年代初,中共岳阳地委宣传部虽有办县报的臆念,组织各县通讯报道组的负责人去江苏兴化县学习办县报,终因条件不成熟而未能如愿。这一时期,湖南日报驻岳阳记者站和省电台驻岳阳记者站配合地委宣传部和各县通讯报道组,组织新闻业务培训,发展通讯员队伍,采写了大量的新闻稿件发送到《湖南日报》、省广播电台及全国各大报刊、通讯社。岳阳在全省、全国舆论界还是很活跃的,知名度也较高。中共岳阳地委和各县党委仅凭《岳阳通讯》和县委简报部署工作,推介典型,这种状况持续了20多年。

1983年,岳阳升格为省辖市以后,市委、市政府迫切需要有一张自己的报纸。1985年4月,市委将时任北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的李平澜调来,任岳阳晚报社社长,并拨款5万元,着手筹办《岳阳晚报》。 7月27日 ,中共岳阳市委发出《关于创办(岳阳晚报)的通知》。作为《岳阳晚报》的代发刊词,明确指出《岳阳晚报》是中共岳阳市委机关报,其办报宗旨是:“联系岳阳市的实际,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传达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指令;总结先进典型,交流各类信息和经验;揭露矛盾,批评缺点错误;普及科学知识,活跃文化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8月24日 .《岳阳晚报》试刊第一期出版,为不定期4开4版小报,国内发行,刊名由岳阳书法家高树槐先生所写。至1986年8月,共试刊24期。是年8月6日,《岳阳晚报》正式创刊,4开4版,周二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了报名,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题词:“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夏赞忠寄来贺词:“抒云梦情怀,展晚报新姿。”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向天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孙南生专程来岳阳,参加庆祝《岳阳晚报》创刊座谈会。市委书记储波撰写了《努力提高办报水平,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创刊词。《岳阳晚报》一诞生,就深受全国新闻界的关注。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贺敬之兴致勃勃为《岳阳晚报》题词:“扬振兴之气气蒸云梦泽,助改革之波波撼岳阳城。”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长胡绩伟(原《人民日报》社社长)对《岳阳晚报》赞不绝口,他认为《岳阳晚报》既担当了市委机关报的角色,又有浓郁的晚报风味,挥毫题写了“办一张为岳阳人民喜闻乐见的报纸” 的题词。复旦大学新闻系余教授读了《岳阳晚报》之后,说《岳阳晚报》既有党的机关报的严肃性,又有晚报的灵活性、趣味性,为中国报业的发展创造了范例。 1988年1月1日 ,《岳阳晚报》改为周六刊,双色双面胶印轮转机印刷,时效性更强了。 1989年8月6日 ,报头改为毛泽东主席字体。1992年9月,报社8层楼的新办公大楼投入使用,安装了卫星收讯电台,开通了直收新华社电讯新闻业务。 1993年1月1日 ,《岳阳晚报》改为周七刊,8月,采用激光照排,告别了铅与火。1995年7月购回P1204胶印轮转机,办报条件大大改善。 1996年1月1日 ,《岳阳晚报》改为对开四版大报,著名画家、书法家林凡为改版后的《岳阳晚报》题写了报名。《岳阳晚报》的承载量扩大了,信息容量增加了。改版后的报纸仍坚持“三个不变”,即作为市委机关报的办报宗旨不变;短小精悍、丰富多彩的报纸风格不变;面向基层干部和城乡广大群众的读者不变。既有大报的优势,又有晚报的特色。版面安排既分工明确,又有灵活性。头版主要刊登要闻、言论和重大典型报道;二版为综合新闻,主要刊登各条战线的新成绩、新方法、新经验;三版为副刊版,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市民饭后茶余的良师益友;四版为时事广告信息版。1991年10月,创办了《周末专刊》(后改为《周末》),1998年1月《岳阳晚报经济生活专刊》创刊;同年12月,《岳阳晚报社会生活周刊》创刊。这3个专刊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生活气息浓郁。标志着《岳阳晚报》走向了报业的现代化,自立于全国报刊之林,成为湖南省较有影响的报纸之一。

《岳阳晚报》的创办,带动了岳阳报刊事业的蓬勃发展。之后,《洞庭之声报》、《岳阳法制报》、《民营经济报》也先后出版。有许多单位还办起了专业报刊,如《桃矿报》、《岳纸报》、《长炼报》、《岳化职防报》等,宣传本业,进行理论研究,探讨发展前景。临湘、泪罗、平江等县(市)也先后办起了县报。这些报刊一出台,都办出了各自的特色。

2000年9月28日 ,《长江信息报》诞生了,岳阳晚报社社长谢作文兼任该社社长,资深记者周钟声出任总编辑。这张报纸一出现,就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她是《岳阳晚报》的子报,既隶属于党报系列,又追求浓厚的晚报色彩,对洞庭湖区、长江流域及国内外重大新闻、热点事件进行报道是她的办报宗旨;突出综合性、服务性、知识性、杂志化、平民化是她的办报特色。4开16版,信息量大,辟有要闻、本埠新闻、特别报道、社情民生、财经证券、流域天地、文化娱乐、体育及副刊等固定版面,还有旅游、校园生活、卫生健康及休闲等流动版面。设制有记者调查、报道跟踪、巴陵万象、服务台、巡警雄风及长江时评等近百个栏目,透视社会现象,感悟人生真谛。一开始就善用舆论监督,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她在宜昌、上海、武汉、宁波、九江、安庆、芜湖、南京、镇江、扬州、南通等地设立了记者站,聘请了一批特约记者。《长江信息报》的创办,标志着岳阳报业已经走出岳阳,面向全国。

岳阳报业的发展,造就了李平澜、石措盘、钟德华、梅实、吴东明、廖汉武、何江、谭先锋、李放荪、蔡世平、徐民权、王幼飞、江年胜、石树林、谢作文、周钟声、吕国兴、田建强、周再福、蒋益祥、何雄鹰等一批报界名流,通讯员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岳阳进入了一个报业空前繁荣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