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夕阳辉耀巴陵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7-09 12:00

夕阳辉耀巴陵

——《八十年回眸》读后

罗传根 先生的专著《八十年回眸》,读后让人有种特别奇异的感觉。一部自传体的著作,全书上下,洋洋洒洒30余万言,却没有按照常例落笔。身世,只是寥寥数笔的叙述;事业,只是简明扼要的回顾。他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他的退休生活上。先生从政40余个春秋,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这其中的闪光点、值得他挥毫泼墨之处应该有不少。所以,我不得不为这本书巧妙的构建技艺称奇叫好。

人世间,最为普遍的道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心,是广阔无限的;一个人的力,是用之不竭的。只要以尽心、尽力的态度去对待每一项工作每一项事业,你的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哪怕白发苍苍,年事高迈。 从传根 先生的书中我们不难读出,退休的20年间,他迸发出来的不是一点点一阵子的余热,而是相当强相当大的潜力。退休后的当年,先生正好赶上全国抓后进党支部的整顿。根据上级的安排和部署,每个地市必办点一个。按照市委的意图,先生带着工作组立马就下到了自己的工作地点。“入点后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先生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年龄和地位,在乡下每次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想尽千方设尽百计使这个全市最为后进的党支部变为先进党支部。工夫不负有心人。他在年底全国召开的基层组织建设会上受到了表彰,其经验被中央在《组织工作通讯》刊出并推广。一炮打响后,先生感到自己仍有使不完的劲,之后便一个事儿接着一个事儿地干开了。人虽然退休了,但心一点儿也没有松,力一点儿也没有减。不仅如此,先生在他的《八十年回眸》里还反复告诫人们,做任何事不仅要尽心尽力,还要尽职尽责。这样,才是一个质的飞跃。心是所想,力是所为者,必成大事;想而不为,顺其自然,停留在嘴巴上、会议上、墙报上者,多少事只能纸上谈兵一事无成。先生的这种思想境界,这种人格魅力,给人的启迪太多,给人的鼓舞太大。

我们知道,无数个平凡能成就伟大,无数个普通能成就非凡。一个人只要在这无数个平凡和普通之中倾心尽力,你干的这一项事业就会辉煌,你所在的这一方天地就会兴旺。传根先生在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几乎没有一年半载不是从事党务工作,做审干、搞社教、抓党建、管干部、查不法。先生做这干那,可以说无一年无一事不是在平凡而又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了令人敬仰的事业。先生总认为,实现人生价值,永无止境。在平凡的岗位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许多人都在思考,都在追求,也有不少人感到困惑,感到迷茫。但先生则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于人生的奋斗目标,决定于自己的投入程度。退休前的几十年,先生对事业对工作的投入,我们有目共睹,退休后,先生对组织上交办的事业仍然是全身心投入。“这是我退休后花费时间和精力最长最多的一件事”,先生退休后出任市老年科技协会会长长达 15年。15年间,他与他的同事们“以传播科技为己任,以奉献余热为追求”,长期“奔波于湘北大地,挥汗于田野乡村”,先后组织了有万余人参与的科技人员网络,培训了近8000期科技人员,为近400个各类生产企业做好了服务工作。应该说,先生和他的老年科协为发展壮大岳阳经济实力是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先生的这种工作作风,几十年来养成的对事业对人民的负责态度,永远值得人们去歌赞,永远值得人们去学习。

敢想敢干,敢于担当,大胆作为,这是对一名领导干部官德政德的最好检验。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领导干部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这既是一名领导干部个性的彰显,更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必要。传根先生在他的《八十年回眸》中,对40多年的革命生涯,惜墨如金,没有把自己写得如何冠冕堂皇,如何绚丽辉煌,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先生之所以能够走得如此顺畅如此高远,必定与他在这方面显现出来的个性特点是分不开的。岳阳市老年大学,是传根先生任市委副书记期间积极支持创办起来的。先生退休后,出任该校校长,一干就是十多年。这十多年,是岳阳老年大学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十多年。牌子挂起来了,他与校委成员跑北京、上长沙,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一座5000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为老同志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现如今,这所大学已开设有几十个专业,近百个班级,拥有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农民等5000多名老学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在岳阳市老年大学这块大阵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先生退休后还兼任了不少社会职务,他从来没有想过只是挂个名而已。每一项工作,只要他参与了,他就会在其中想尽千方设尽百计来把它干好。正是这样,先生多次被评为全国全省老有所为先进工作者,其工作业绩也被多种报刊予以刊发。

祝愿德高望重令人钦佩的 罗传根 先生健康长寿。

 

(作者系岳阳市审计局原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