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努力做个快乐人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7-09 12:00

努力做个快乐人

努力做一个快乐的人,既要立足当下,过好每一天、每一时,又要立足长远,大力构建快乐载体,使快乐有所依附,恒久弥新。

1. 努力培养学习、特别是读书的习惯,这不但将使人生受益无穷,还将使人生快乐无限。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 杨振宁 教授曾经说过:“西汉刘向曾有一句名言‘书犹药也’。这是说书是精神旺盛的营养品,能滋补身心,经常接受新观念、新知识、心中充实。烦闷时,读书是安慰者,让你处变不惊,宁静致远。读书不仅可以增知识,长学问,博学多才,也可以防治疾病,养德健身。”

关于读书之乐,古人诗中涉及不少。明人于谦曾有七律《观书》写得很有情趣:“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总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把书比作多情密友,晨昏相亲,是一个爱书之人发自内心的妙语。张潮《幽梦影》中关于读书之议,更是动人:“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好书如明月临空,爱之亲之,便能被清光沐浴,身心皆亮。他还说:“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生而为人,如果不懂得品尝读书之乐,实在是天大的遗憾。

享受读书乐趣,要克服不愿读、不勤读、不深读、不善读的毛病,需要从五个方面改变,一要变“不愿读”为“酷爱读”,多想读书的好处,想着想着,读书的兴味就来了;二要变“不勤读”为“经常读”,现代人确实忙,但再忙只要用心去挤,“少上酒桌多上书桌”“少陪牌友多陪书友”“少搞话聊多与书聊”,读书的时间自然还是有的;三要变“不真读”为“真正读”,不懂就学,缺什么读什么,一点一滴,循序渐进,就会有所收获;四要变“不深读”为“深入读”,克服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坐得下来,沉得下去,认真思考,举一反三,必将由“外行”变“内行”;五要变“不善读”为“善于读”,联系实际,学用结合,把借鉴和创新相结合,在应用上出成果。读书的甜头就会越来越多,学习的劲头就会越来越足。

2. 热爱工作,全力付出,把工作岗位打造成出成绩出快乐的平台。高尔基曾经说过:“当工作成为兴趣时,工作就是天堂;当工作只是任务时,工作便是地狱。”尤其是当今社会,工作不仅是一种生存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命的意义所在。它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平台,获得快乐的重要途径,甚至对许多人而言,工作即快乐。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古语至今没有过时。当今社会的所有工作都是社会正常运转和向前发展不可或缺的。作为一名工作者,如果暂时没有得到你爱的工作,就要先爱上你已经得到的工作;如果你失去了你曾经深爱着的岗位,就要马上爱上已经得到的新的工作岗位。与其留恋你失去的深爱,还不如深爱你现在的既有。要破除一种迷信,就是人生只能爱上一项工作。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便是榜样。如果实在不喜欢你现有的工作,可以调换工作岗位,但在调换岗位之前,必须安心热爱。

工作着是美丽的,工作着必须付出。快乐学家刘兴汉说得好,“吃亏是福,吃苦是宝。吃亏换来的是机会,吃苦换来的是磨砺。加班和吃亏,往往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快乐和回报。”所以,对于职场中的人来说,“加班和吃苦不仅是一种境界,而且是一种聪明。做一个快乐聪明的人,就要乐于吃苦,甘于吃亏,争做最能吃苦最能吃亏的人。”

坚持可以积累经验,坚持可以多出成果。“终身奋斗,便成天才”。当一个人一生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时,他的才能就会由平庸变为伟大,成果就会由一般变成卓越。不仅许多学者、科学家的行动证明了这一点,许多普通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3. 懂得知足,懂得放弃,不仅是人生的大智慧,也是快乐的真源泉。知足常乐,这句话人们说得最多,写得也最多,但真正做到的不多。追求幸福,满足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但因欲望太多,无休无止的追求,对人却伤害最大。有一首古谣对生活中那些见物忘我、身为欲驱的人做了绝妙的嘲讽:“终日奔波只为饥,才得饱来便思衣。衣食两般俱丰足,房中又少美貌妻。娶下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骡马成群轿已备,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良田千万顷,叹无官职被人欺。七品五品犹嫌小,四品三品仍觉低。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想君王做一时。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死无期。种种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抱恨归。”旧时又有《知福谣》曰:“小小房,低低屋。粗粗衣,稀稀粥。命该咬菜根,莫想多食肉。唯适意,怕甚的鬓斑斑。且开怀,为甚的眉蹙蹙。看上虽不如,比下当知足。日食三餐,夜眠一宿。随意家常,平安是福。也不求荣,也不抬辱。待时守分,知机寡欲。”这首来自底层平民百姓的低吟浅唱,虽是他们无奈情绪下的一种心理安慰,但也引伸出这样的道理:人在福中要知福。老子曾经说过:“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所以,又有人唱道:“无忧无虑又无求,何必斤斤记小筹。明月清风随意取,青山绿水任遨游。知足胜过长生药,克己乐为孺子牛。切莫得陇犹望蜀,神怡梦隐慢白头。”

如今的社会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的贫富不均、差别悬殊,在一个短时期内还难以改变,这难免造成一些人的心理失衡。但也有人能随遇而安:“屋不在华堂,安住便为好;妻不在容貌,贤德便为好;衣不在华丽,温暖便为好;食不在珍馐,腹饱便为好。”便是他们坚守的生活准则。

懂得知足,不仅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方式和修炼成熟的表现,同时也是一帖养生保健的良方。养生从“心”开始,知足则常乐,常乐则无忧,无忧则心不烦,心不烦则神不扰,神不扰则精保,此亦养生之道,所以不少有识之士这样认为:“官大官小,没完没了;钱多钱少,够用就好;健康身体,无价之宝;知足常乐,憾事全了。”

4. 同情弱者,帮助他人,多做好事,以心换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是社会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融洽,越和谐,人的心情便越快乐。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帮助、支持,因此,当别人有困难、有烦恼的时候,适时伸出援助之手,不仅能使别人顺利渡过难关,而且能使自己从心底感到愉悦、快乐。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讲感情讲互助的民族。在我们民族几千年发展的文明史上,曾有很多为朋友两肋插刀、舍己助人的佳话。这种优良传统传承到今天,不仅没有湮灭,而且还在发扬光大。道德模范郭明义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就已深入亿万人民的心。他几十年来,为了帮助贫困学子读书,在自己生活仍很拮据的前提下,拿出了 10多万元资助300多名贫困学生;为需要输血的病人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献血证书达54本……在他和一大批道德楷模感人事迹的带动下,全国各地乐于助人、争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自己得到的快乐也越来越多。我们要使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愉悦的心境,多助他人、常助他人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乐于助人,可以从孝顺父母、帮助亲人、发挥小爱开始,进而发展到关心帮助非亲非故的老人、素不相识的他人以及一切需要帮助的人,展示人间大爱。当然,由于条件限制,这个帮助不可能没有止境,但能及时、尽力、恒久,以自己之智、之财、之力,默默无闻去做力所能及之事,快乐就会随之而来。

5. 胸怀坦荡,大度宽容,待人诚信,律己严明,一年四季,都是美景,赏心悦目,乐从中来。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世界,既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恶。而快乐则是我们内心的安宁。在现实世界中,当你多看真善美时,你内心就会宁静、快乐;当你多看假丑恶时,你内心就会烦躁不安;当你胸怀大度,包容不喜欢的话、事、人时,你就大气、阳光,当你小肚鸡肠、锱铢必较时,快乐就从你掐算的指尖悄悄溜走。清人石成金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写了两首诗对人颇有启发。一首是《莫恼歌》:“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世间万物怎能全,只有痴人愁不了。任你富贵和封侯,年年处处埋荒草。放着快活不会享,何苦自己等烦恼。莫要恼,莫要恼,明月阴晴尚难保。双亲膝下俱承欢,一家大小都和好。粗布衣,菜饭饱,这个快活那里讨?富贵荣华眼前花,何苦自己讨烦恼。”还有一首是《乐志歌》:“世人各有志,惟我听自然。我也不思量为王为霸,我也不思量成佛成仙,我也不思量黄金白米仓箱满,我也不思量家舍田园阡陌连。但愿布衣常护体,但愿茅屋不穿天。有时薄酒饮几杯,有时好书读几篇,有时散步明月下,有时高歌好花前。随时皆谷旦,到处是桃源,无荣又无辱,快活似神仙。如此足矣,更何望焉。”把世事世人看穿想透放下,人就会一身轻松,看天天好,看月月圆,一年四季,美景如画,真个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你不快乐也不行。

6. 珍惜生命,爱护健康,心身并养,精力充沛,载歌载舞,其乐无穷。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短暂而迅速。爱护生命,维护健康,才能让人生有所作为,也才能让人快乐。要摈弃“生命在天不在人”和“富贵有命,生死在天”的陈旧观念,把养护好生命,保护好快乐的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有句话说得好:“有病看西医,养生靠中医。若想寿而康,九成靠自己。”当我们身体出现不适后,最先发现者,不是医生,而是我们自己。比如,吃饭吃到什么程度才是八成饱?睡觉睡多长时间才舒服?这些唯有自己在长期的生活中慢慢体会,才能把握恰到好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多是由膳食不合理、生活不规范所造成的。在饮食上,什么食品都可吃,但要适可而止。每餐一荤一素一菇是最佳搭档,这样可以保证营养合理,提高免疫力,减慢细胞老化速度。身体健康,第一位的是心态健康。心态好,就等于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心态不好,容易着急生气,没事找事,没气找气,整天跟自己过不去,这样的人病得快,死得也快。保持良好心态,家庭和谐很重要。家庭是心灵休憩的港湾。家庭要有“三宝”,即话聊、牵手、爱窝。话聊是谈心、交流和沟通。夫妻间科学、健康、艺术的性生活,能使双方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对这一点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而且从青年、中年到老年,其重要性丝毫不减。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要科学适度。运动方法千千万万,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比如对上班族来说,天天运动一二分钟,就能预防颈椎病,办法是上下蹲十几次,深呼吸几次,挺胸,再做点保护关节的运动就行了。还有头痛、头晕,精神体力不济,蹲会儿站起来,眼前发黑,以及睡不好,浑身难受,一个简便的方法,五分钟就能搞定:做深呼吸,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还要练习下蹲后站起,每回五至十次,这样有效锻炼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防止植物神经紊乱。总之,保养身体是一个终生的过程,长期坚持,必有好处,身体好了,比什么都强,何愁快乐不来。

快乐载体,还有很多。上述六条,仅作参考。

 

(作者系中共岳阳市委原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