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志书廊 > 岳阳年鉴 > 岳阳市年鉴 > 2000卷 > 教育 > 总类 > 正文

城区教育综合改革初见成效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18 12:00
    1998年初,市教委组织力量对城区厂矿办学、社会力量办学、办学体制、学校布局进行调整。6月初,起草《岳阳市城区教育发展“九五”规划》,并 制订《岳阳城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岳阳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方案》,有效地实施了一些改革措施。岳阳恒立制冷股份公司子弟学校是九年制学校,先撤销该校初 中部就近合并到市直学校,再将小学移交岳阳楼区政府办学;将洞庭氮肥厂学校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企业对学校实行经费包干,由学校自主管理;市运输公司子弟 学校改变成社会力量办学,并更名为“东茅岭学校”,学校按社会力量办学的规定确定外单位学生的收费标准,向社会招收学生。实行厂地沟通,首先是调整高中布 局,第一批撤销了4所单班的高中,统筹安排附近地方居民子弟和流动人口子弟入学。1999年城区企办中小学共接收企业外学生8207人(其中中学生 1789人,小学生6418人),占这些企业办中小学生总数的32.2%,其次是将企业学校纳入城区学校布局调整的总体规划,进一步优化了城区教育资源的 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