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财政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7-02-07 12:00

【概况】2015年,岳阳市财政局(简称市财政局)克服经济下行、政策性减收等因素影响,务实作为,工作取得较好成绩。被评为湖南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建设综合绩效考评先进单位,预算执行分析、预算绩效管理、国外贷款管理、农业综合开发、政府债务统计、企业财务快报、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组考、财政信息宣传等多项工作进入省财政系统先进行列。一是收支增长有速度。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2.82亿元,比2014年增长18.1%,总量和增幅均居湖南省第二。其中市本级完成168.6亿元,增长31.2%,县市区级完成141.5亿元,增长5.4%,有6个县市区财政收入过10亿元,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突破30亿元。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71.8亿元,增长17.6%。其中民生支出274.3亿元,增长14.4%,占财政支出的73.8%。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农林水、文化体育与传媒、节能环保、住房保障等支出快速增长,省市重点实事项目资金得到保障,低洼渍水地段整治、小街巷改造、公共自行车租赁、公交优先发展等一批实事得到市民支持和认可。大力支持脱贫攻坚、铁山库区“两保”、农村规范建房、防汛抗旱和临湘“6·1”特大山洪地质灾害重建工作。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落实工资改革和养老保险改革,保障干部职工政策待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提升。二是支持发展有力度。通过预算整合、盘活存量资金、年终决算安排、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支持“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一区一港四口岸”建设,支持优势产业扩张、民营企业发展等。加大城市建设维护资金投入,支持城建融资,推动城镇扩容提质。设立并安排市级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资金、巴陵人才专项资金,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和促销活动,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开展“学长沙、赶宜昌、超九江”活动,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和课题成果,提出一些好的发展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财政厅主要领导的肯定、批示。全年全市累计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230.5亿元、债务置换债券额度66.4亿元,确保了收支平衡,防范了财政风险。三是推进改革有深度。贯彻落实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简称新《预算法》),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首次全面公开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推广运用PPP模式,9个项目入选省示范项目,其中2个项目入选国家示范项目。推进市直融资平台整合转型,由10家整合转型为6家。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入,建立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在全市执收单位推行票据电子化管理,创新政务大厅非税征收模式,做到以票管收、源头控收。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金融、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办公用房清理整改,推行单位房屋公开招租。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改革试点工作。加强财政监管,严控行政支出,全市“三公”经费支出下降9.2%,市级公务卡刷卡率达到63%。加大政府采购监管和财政投资评审力度,政府采购节约财政资金2.5亿元,财政投资节约3.1亿元。开展涉农资金、会计信息质量等专项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湖南省委《改革简报》和岳阳市委有关信息刊物多次推介市财政局改革工作。

【财政收入超300亿元】2015年,全市累计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2.8亿元,成为继长沙市之后湖南省第二个财政收入过300亿元的市州。“十二五”期间,全市财政收入2012年超过200亿元,2015年超过300亿元,实现两次跨越。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突破主要得益于:“一极三宜”江湖名城战略引领带动。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湖南通江达海新增长极的新定位、新要求,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提出实施“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发展战略,出台“三个办法”,推进“621行动”,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扩投资、稳增长、惠民生,发展成果在财政增收上得到体现。二是骨干企业拉动。加大骨干税源企业培植力度,全市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比2014年提高。特别是石化行业骨干企业恢复性增长和政策性增长,拉动了财政增收。三是县市区发展促动。各县市区大力培植财源税源,切实加强收入征管,县级财政收入141.5亿元,有6个县市区财政收入过10亿元,其中,岳阳楼区过20亿元,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过30亿元。

【市级部门“晒账本”】2015年,市级各部门以部门门户网站和市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发布平台为主要公开形式,向社会集中公开本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公开的细化程度和规范性进一步增强,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公开时限更严。各部门负责公开本级和所属单位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市本级2015年为首次集中公开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以后年度在部门预决算批复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落实新《预算法》的相关规定。二是公开内容更细。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情况,预算资金安排的透明度提高。支出细化公开到功能分类最末一级的“项”级科目,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还公开经济分类,让社会公众清楚知道财政资金哪些是开支工资、哪些购买商品和服务、哪些是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细化到公务用车购置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三是公开范围更广。与2014年仅公开政府组成部门预算相比,2015年市级除涉密部门外,公开范围包含市委序列、市政府序列、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群团组织、市直各独立预算事业单位等。

【PPP工作稳妥推进】2015年,市财政局坚持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以PPP模式推广运用助推“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建设。争取市委市政府对PPP工作重视,成立领导小组,设立PPP中心,建立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全市PPP工作。从市场准入、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风险分担、流程管理、绩效评价和争议解决等方面,健全制度机制,制定PPP项目入库申报及评审程序,明确项目操作规则,确保项目推进有章可依,有序可行。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向社会公开征集PPP项目中介机构。聚焦项目抓推进。建立2015年PPP项目库,入库项目20个,投资总额332.2亿元。紧扣“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建设,建立中长期项目库,征集5年内可能实施项目,确定42个项目列入中长期(2016—2020年)项目库。申报省级示范项目,9个项目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PPP示范项目,总投资约180亿元。其中,湖南城陵矶新港区建设项目、岳阳端午文化产业整体开发项目入选全国第二批PPP示范项目。

【市直融资平台清理整合转型】

2015年9月10日,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市级融资平台公司整合转型实施方案》,市直融资平台清理整合转型工作展开。按照整合转型、去平台化、去行政化的总体思路和政企分开、市场运作、合法经营、依法监管的原则,在全面清理、锁定债务的基础上,市直融资平台分三类实施整合转型,由10家整合转型为6家。一是将履行政府融资职能的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和市交通建设投资公司予以保留,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去行政化后转型为国有企业,并将市水利建设投资公司和市旅游发展公司整体并入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二是对没有直接履行政府融资职能,且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的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市洞庭新城投资建设开发公司、市教育建设投资公司和岳阳三荷机场投资建设管理公司,直接转型为国有企业。三是对没有履行政府融资职能,也没有政府性融资债务的市国储投资公司和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公司,按程序撤销。清理整合转型后,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更加规范,做大做强动能更加充足。

【城陵矶综合保税区(一期)项目通过国家验收】2015年,市财政局服务城陵矶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加强与财政部、省财政厅对接,汇报城陵矶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和项目引进情况,邀请省财政厅、财政部关税司相关领导到城陵矶综合保税区调研指导,做好验收对接工作。12月22日,由国家海关总署牵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外汇管理局10部委组成的联合验收工作组,对岳阳城陵矶综合保税区(一期)项目验收,并与省政府签署了《岳阳城陵矶综合保税区(一期)项目验收纪要》,向城陵矶综合保税区颁发《综合保税区验收合格证书》。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2015年,市财政局按照花钱要问效、无效必问责的要求,用改革的办法积极探索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预算编制有目标。对全市一级预算单位实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对单项100万元以上资金实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在编制市级部门预算时同步编制预算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同上报、同审核、同批复”。预算执行有监控。对全市纳入全过程绩效管理的项目进行绩效跟踪监控管理,并选取部分项目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进行重点监控,基本做到每个单位的财政资金拨付到什么地方,监控管理就跟踪到什么地方。预算完成有评价。对全市一级预算部门和10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自评,并选取部分资金额度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事关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以及部分一级预算部门,开展项目支出财政重点评价,基本实现绩效评价覆盖一级预算部门和100万以上专项资金的“两个覆盖”目标。评价结果有应用。建立评价结果反馈整改、报告、公开、预算动态调整和绩效考核机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启动预算动态调整程序,对资金使用绩效不明显的个别预算安排给予调减,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约束力。

【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2015年,市财政局牵头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在保障房后续服务、智力儿童康复以及部分老年人养老三个方面进行试点。与市房产局、市残联等部门联合出台《岳阳市政府购买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服务试点方案》《岳阳市政府购买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试点方案》,从试点范围、购买主体、承接主体、购买内容、资金来源、部门职责、实施程序和步骤、绩效评价、工作要求等方面明确试点要求。将市本级政府购买服务试点项目在政府采购网等媒体公开,并按试点方案开展招投标工作,确定承接主体,签订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全年市财政拨付保障住房后续服务补助资金100万元,拨付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和抢救资金362万元,拨付基本养老服务补助和养老机构营运补助资金162万元。

【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2015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履职,从组织宣传、部门衔接、会议培训、核实数据、方案拟定、补贴发放等方面强化措施,推进农业“三项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种粮补贴、良种补贴)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实施两类补贴。将农资综合补贴、种粮补贴、良种补贴改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并确定补贴标准。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明确6种支持方式,即支持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进行“财银保”试点,培育流转耕地在100公顷以上的大规模种粮大户,培育扶持1万户从事粮食生产的家庭农场,采取贷款贴息、重大技术推广与社会化服务补助等方式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现金直补。全年全市拨付中央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6.62亿元。

【“三公”经费“零增长”】2015年,市财政局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出台《2015年“三公”经费“零增长”实施方案》,从部门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执行、日常和专项监督检查、公务卡刷卡比例、部门决算、部门预决算公开等方面全方位落实“三公”经费“零增长”目标任务。全市“三公”经费比2014年同比下降8.79%,其中,公务接待费下降7.45%,公款出国(境)费下降27.63%,公务用车购置费下降71.7%,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下降10.96%,会议费下降3.02%,培训费下降0.32%。

【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管理】2015年,市财政局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一是运用先进技术加强管理。7月份,资金监控系统上线运行,不仅实现实时监控预算单位授权支付中公务卡刷卡比例、系统自动禁止预算单位向单位零余额账户转款、自动禁止预算单位工资津补贴指标授权支付,还对预算单位支付车辆保险、车辆维修、协议供货等款项的收款单位是否属于政府采购定点单位进行实时监控。二是规范国库集中支付单位支付行为。发挥国库集中支付在“六位一体”财政运行全流程控制机制中的监督作用,规范预算单位支付行为。因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手续不全、专项资金未专款专用等原因,支付中退回不合规定的直接支付业务84笔,涉及资金270多万元。三是加强国库集中支付账户管理。严格执行公务消费公务卡支付制度,全年全市公务卡消费占授权支付比重达到62.98%。

【非税票据电子化】2015年,市财政局全面推行非税票据电子化管理。投入200多万元购置电子非税票据打印系统,与湖南湘邮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非税票据B/S网络版全面上线,实现市本级250多个非税执收点与财政数据的实时共享。同时,落实非税收入执收工作责任制,梳理现有非税科目,清查非税收入缴存、非税票据使用,全面控制城区报建收费缓减免,检查重点执收单位非税执收,进一步规范各执收单位的执收行为,做到“以票管收,源头控收”。

【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

2015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系统争取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资规模1.4亿元,立项“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1个,财政资金投资420万元,立项财政补助项目29个,财政资金投资2964万元,争取部门项目财政资金投资规模2270万元,争取平江县400公顷高山有机茶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园项目立项,争取财政投资规模1000万元。

【加强行政资产管理】2015年,市财政局在建立健全制度管理、信息管理、配置管理、使用管理、处置管理五大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行政资产管理。完成办公用房清理整改。按照最新《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对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领导干部办公用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进行进一步清理。强化单位房屋出租、出借管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市直党政机关房屋出租(借)管理的通知》,加大市直党政机关房屋出租、出借管理力度。对到期的办公用房进行回收,不符合规定的不再出租,符合出租规定的公开招租。推进资产配置和信息管理。严格配置条件,明确配置责任主体,杜绝超标配置、分散自配。全年办理226家单位新增资产配置审核,审减资金67万元。规范资产处置管理。办理资产处置审核20多项。冷水铺驾校以360多万元的价格成交,高于初次挂牌价20%。将市规划局闲置的高空拆违设备调剂给急需购置同类设备的市环卫局,节约购置资金近200万元。

(本栏撰稿 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