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财 政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9-01-25 08:38

【概况】 2017年,市财政局以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总揽全局,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有效发挥财政职能,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较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届满复查,获得全市综合绩效考评、综治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安全生产、法治政府建设、政务公开、防洪抗灾、文明交通我先行志愿服务、档案管理、无偿献血等先进单位称号。

    收入质量实现提升。面对骨干税源短收、结构性减税降费、非税收入压减等实际困难,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财税运行情况,财税部门强化重点税源征管,各协税护税部门加强综合治税,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四大会战”“四个十条”落地实施,有力拉动财政收入增长。一批园区重点税源企业来势较好,11个县市区财政收入增幅在10%以上。开展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税收和非税收入“三大清理”专项行动,挖潜增收效果明显。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8.09亿元,同比下降3.8%,虽然收入增幅较2016年有下降,但质量得到提升:其中地方收入中税收增长12.3%,税收占比较2016年提高5.7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没有达到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主要是受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中石化长岭炼化、巴陵石化“两厂”周期性停产检修,入库收入同比减少26.1亿元,下降19.5%。二是落实省委、省政府非税收入压减要求,较2016年压减6.34亿元,控制在75.41亿元以内。剔除“两厂”和非税收入压减两个因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9%。

    助推地方发展。通过加大预算安排、整合资金、以奖代投、向上争资等措施,全力支持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战略和重点工作。落实“四大会战”“四个十条”,支持园区招商引资,安排“135”工程专项资金。落实开放型经济发展财政奖励政策,支持“一区一港四口岸”建设。筹措资金,支持干线公路、城建道路和农村公路等提质改造。整合安排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行重点产业和重点民营企业帮扶行动,出台《岳阳市重点帮扶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安排“巴陵人才工程”专项资金,对人才引进给予专项资助和安家补助。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降低实体经济用电、用地、用工、融资等综合成本。全市扶贫投入11.5亿元,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同比增长50%。全市累计争取中央、省转移支付资金265.6亿元、地方政府新增债券45亿元,在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民生政策到位、弥补财力缺口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民生支出大幅增长。坚持用公共财政的钱办老百姓关心的事。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90.3亿元,增长13.7%。其中,直接用于民生领域支出360.4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70%以上。农林水事业支出55.1亿元,支持脱贫攻坚、现代农业发展、铁山水资源“两保”、引导农村规范建房、水利“百千万”工程、美丽乡村、防汛抗旱等。教育支出65亿元,主要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薄弱学校提质改造,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等。社保就业支出82.9亿元,连续1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指导标准、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支持实施“五险”统一征缴试点、创新创业和就业工作等。按政策落实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和绩效待遇。医疗卫生支出42.7亿元,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财政补助,支持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开展生育保险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试点等。文体事业支出9.9亿元,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等。环保支出11.9亿元,支持中央、省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专项行动”、湘江保护和治理省“一号工程”。

    财政改革稳步推进。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落实简并增值税税率政策。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做好环境保护税开征准备工作,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在水利领域破题。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实现“四本预算”统筹、统编、统批、统管。预算绩效管理扩面提质,对10个专项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以市政府名义出台评价结果应用办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在8个领域深入推进。创新财政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机制。全市入选省级以上PPP示范项目40个(其中国家级4个),落地项目13个,全市PPP工作被中央电视台推介报道。强化资金保障,支持经济体制、生态文明、司法、纪律检查等其他领域的各项改革。 

    财政管理规范科学。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财政管理日趋规范科学。加强债务管理,推进存量债务置换,把好PPP项目准入关、审核关、操作关,坚决制止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规融资,全市综合债务率逐年下降。加强财政监督,开展扶贫资金、“吃空饷”“三公”经费、资金安全、政府采购、资产出租出借等专项检查,维护财经秩序,保障资金安全。落实市委巡察组移交问题,以及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债务审计、收入质量核查等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将民生资金支出使用情况、惠农补贴数据纳入“互联网+监督”平台、“岳农网”平台公开。从严控制一般性行政开支,全市“三公”经费支出下降9%。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资产配置与处置管理,完成公车改革处置车辆公开拍卖。推进内控建设,出台12个专项防控办法。全市清理撤销各类财政专户63个。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全市完成政府采购预算金额269.8亿元,实际采购金额264.9亿元,节约资金4.9亿元。不断拓宽评审范围,受理完成财政投资评审项目8293个,送审金额375.3亿元,审减资金49.9亿元。财政信息化稳步推进,实现各级财政部门间数据交换模式的规范统一。

 

【三大专项清理行动】 2017年,市财政局在全市组织开展建筑、房地产、砂石行业及非税收入税费征管专项清理行。中心城区“三大专项清理行动”清理房地产项目90个、施工企业11个、行政事业单位88家。累计清理各项欠缴税费近5亿元。在专项清理欠税同时,加大对新楼盘税收的监管和催缴划转,通过房产部门监管账户划缴各项税收6亿多元。在“三大专项清理行动”的带动效应下,全市入库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53.7%、60.2%、51%、28.2%、34.2%。针对“营改增”税制改革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特别是外来建安企业税费征管难、建安市场规范监管难、欠税清缴难、信息资源和人员整合难等问题,市综合治税(费)办公室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组织领导、部门联动、精细管理和整章建制4个关键环节,确保“三大专项清理行动”全面落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市财政局按照“放管服”要求,主动发挥职能,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全市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放权活园。依法下放财政行政许可审批权限,支持园区建立一级独立财政,用好信贷、基金、债券、PPP等模式,做大做强园区投融资平台,激活园区发展的“蓄水池”“资金池”。降税减费。“营改增”改革为企业减负近20亿元。全面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建立园区企业“缴费清单”制度,降低实体经济用电、用地、用工、融资等综合成本。至年底,全市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降标35项、取消12项、停征6项,收费金额较三年前下降30%。严格兑现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全市办理退(免)税55.5亿元。帮扶助力。实行重点产业和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帮扶行动,对重点帮扶企业和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扶持。落实新产品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政府采购支持创新政策,加大初创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采购力度,优先鼓励使用本地优质产品。搭台利民。筹措资金12.8亿元,高标准全覆盖建成1806个村(居)民服务中心,同步开发“岳农”互联网平台,整合党务、政务、村(居)务、商务、社务资源,构建8大类122项线上线下结合的便民服务超市,创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示范市,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提供现代化、信息化服务,有力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市财政奖励创新发展】 2017年,市财政局运用“以奖代投”“以奖代扶”手段,支持创新发展,引领开放崛起。奖园区,对园区绩效考核前三名,以及推进园区“135”工程给予奖励。同时,明确两条优惠政策:以园区内工业企业上年度实际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市级留成部分为基数,超基数部分的50%用于扶持园区发展;对上缴的排污费市级留成部分重点用于支持园区环境保护和治理项目。奖企业,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等战略投资者到岳新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实行“一事一议”奖励政策。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排前20名的民营企业纳税大户进行奖励。完善引进设立金融机构奖励机制,对在岳新设立的市级银行业机构、市级保险机构、证券机构给予100万元~200万元奖励。设立产品创新奖,对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新产品给予重奖。奖招商,对省级以上园区每引进一家世界、全国100强企业或实际投资达到一定额度的重点工商企业给予奖励,对每新增一家规模以上工商企业给予奖励。设立招商引资中介人奖,根据投资到位达产实际效果予以奖励。奖人才,对功勋企业家、优秀企业家、企业高管人才按个人当年缴纳所得税给予一定奖励。对财政增收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政府奖励。安排巴陵人才工程专项资金,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企业引进的高端人才、高成长性优秀青年人才,给予专项资助和安家补助。

 

【财政扶贫资金监管】 2017年,市财政局以脱贫攻坚为重要职责,树立精准导向,建立健全财政扶贫投入、使用和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县市区预算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5亿元。市本级财政通过预算安排、预算追加、整合专项等办法,逐步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较同比增长50%。在落实中央和省级39项涉农资金整合外,市级财政统筹整合使用9项涉农资金。加大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将各类扶贫资金纳入“互联网+监督”范畴,实现资金监管范围覆盖所有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人口、所有年度扶贫资金。开展为期3个月的全市扶贫资金重点检查,对县市区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相关部门单位、重点乡镇和贫困村开展重点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限期整改,处理问题资金6465万元。

 

【完善现代预算制度】 2017年,市财政局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实现“四本预算”统筹、统编、统批、统管,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口径预算、地方政府债务等方面情况。市本级273个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将地方教育附加等16项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31家市属国有独资企业全部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一般公共预算比例从19%提高到23%。清理压缩单位专项经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完善常态化公开机制,制定预决算信息公开制度和《预算管理工作涉密信息目录》,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市财政局网站和部门单位网站设立统一公开平台。市级预决算公开范围实行全覆盖,公开内容做到“非涉密、全公开”。预算绩效管理扩面提质,对教育信息化、电子政务、关停危害铁山库区水源企业等专项资金开展重点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得到应用。

 

【严控政府债务风险】 2017年,岳阳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全面防控化解政府债务,债务率指标持续走低,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市发改、财政、审计、国资、人民银行等部门参加的政府债务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政府债务管理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10多次专题研究政府债务管理工作,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政府债务问题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关政策精神,部署对全市政府债务开展清理核查,研究加强债务管理的措施。暂缓一批非必要、非紧迫性、非公益性的项目。11月,市政府下发《关于暂缓建设市直30个政府投资项目的通知》,暂缓建设的30个项目涉及投资总额75亿元,有效管控新增债务。结合上级部署,组织相关部门全面摸底排查全市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并督促有关部门严格对照文件精神,对不规范融资项目进行全面整改落实。推进市直融资平台整合转型,支持平台公司自主融资,探索控制债务与促进发展“双赢”路径。实行融资平台资金账户“双控”管理,坚持逐笔审查资金结算,强化项目资金监管。结合全市重点项目建设需求,向上级争取债券资金,有力缓解财政压力。研究制定政府债务风险化解规划方案和政府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拟定债务风险化解目标,力争把政府债务率控制在警示线以下,确保不因债务防控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非税收入征收管理】 2017年,市财政局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做到政策清晰明确、管理高效到位、征收及时足额、运行阳光透明。严明政策,严格落实中央及省有关非税收入停征、减征、免征、缓征等政策。及时调整非税收入项目、征收范围,清理、修订和补充现行规费制度,确保非税征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征收。强化管理。按照非税收入政策和政府预算分类科目,从严审核非税收入预算,做到应纳尽纳,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加强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管理,强化非税收入的核算职能,严格非税收入分成划解,依规办理资金退付,完善待查资金的清理办法,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规范征收,对全市98家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年度稽查和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监督检查,查出应缴未缴非税收入8000多万元。开展建设项目优惠政策、河道砂石资源有偿使用收入专项稽查。开展票据专项稽查,对各级各单位票据的领、用、销、存、保管等情况进行检查。规范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拆迁补偿收入缴款,强化执收单位依法征收、依法行政的意识。全面覆盖。推动县市区和市本级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的工作,全面实现“电子开票、自动核销、全程跟踪、源头控制”的改革目标。

 

【国库集中支付管理】 2017年,市财政局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核算管理工作,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确保财政资金支付安全、规范、高效、有序。至年底,市本级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11.7万笔,集中支付总额158.6亿元,其中办理财政直接支付业务90842笔,直接支付总额156.77亿元,财政直接支付比重为98.84%;公务卡支出12530.77万元,公务卡支出占授权支付支出比重68.34%。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财政直接支付审核工作规程,严格执行直接支付限时办结制,确保资金及时支付。市级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正式上线运行,通过“电子凭证+电子签章”身份识别、自动留痕等控制机制,建立起动态校验、电子验章、全程动态跟踪的业务管理方式,资金支付“环环相扣、互相牵制、有始有终”,实现足不出户资金支付直达,缩短支付周期,节省人力物力,减少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数据传送无纸化、业务处理标准化和资金拨付安全化。

 

【农业综合开发投入】 2017年,市财政局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提升项目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至年底,全市争取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18839万元,其中: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资14926万元;立项1个优势特色产业园项目,财政投资1000万元;立项21个产业化发展财政补助项目,财政投资1563万元;立项1个产业化发展贷款贴息项目,贴息300万元;部门项目财政资金投资1050万元。支持屈原管理区通过撬动金融资本进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争取国开行信贷资金2亿元。全市完成高标准农田5580公顷,其中,完成修建拦河坝4座,排灌站82座,衬砌渠道182.76千米,渠系建筑物57座,干道50.39千米,支路14.32千米;完成农田防护林建设66.67公顷,苗圃建设0.53公顷;完成农民技术培训4500人次,购置设备84台(套),示范推广246.67公顷。全市完成产业化经营项目29个。通过项目的实施,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493.33公顷;新增和改善涝面积1373.33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86.67公顷;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22.97万公斤、棉花14.1万公斤,油料68.07万公斤,项目区农民年纯收入增加总额1238.6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