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财政

来源:本室 日期:2023-05-15 10:49

【概况】2021年,岳阳市财政局财政工作稳中有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财政工作收获多层次荣誉。全市财政管理工作连续两年被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扬;综合绩效考评获评全市先进;非税征收、行政工作、预算绩效、社保基金预算、资产报表、信息宣传、税政法制、会计和注会组考等业务工作,被省财政厅通报表扬;平安建设、信访、安全生产、建议提案办理、党委信息、普法宣传、消防、网络安全获评全市先进。地方收入增加。全市地方收入逆势上扬,达到171.1亿元,增长12.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高于年初预算目标8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来最高增幅,走出十三五间一直在150亿元左右徘徊的困境。全市债务下降。全市综合债务率按部、省厅口径同比分别下降20%47%,市本级综合债务率按部、省厅口径同比分别下降91%154%市本级债务风险等级脱离红色预警,隐性债务累计化解完成10年任务的30%。全市年利率超过8%的高息债务基本清偿置换。预算改革。2022年市级预算编制,按照统筹各项收入、实施零基预算、调优支出结构、优先安排三保思路,大刀阔斧推进预算改革,财政统筹保障能力提升,实现财力统筹、三保优先、零基预算”“钱随事走目标,集中财力支持重点工作、解决重点问题。


【收入预算执行】2021年,岳阳市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为171.1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税收收入108.1亿元,增长13.2%;非税收入63亿元,增长10.2%。地方收入中非税占比36.8%,下降0.6%,实现收入质量持续提升目标。市本级完成55.8亿元,增长18.4%;县区级完成115.3亿元,增长9.2%。全市有5个县市区的地方收入超过10亿元,最高的为湘阴县25.8亿元(其中砂石收11.5亿元)。税务部门完成117亿元,增长12.8%;财政部门完成54.1亿元,增长10.4%。增值税40亿元,增长14.6%;契税16.6亿元,增长4.8%;土地增值税11.6亿元,增长39%;城市维护建设税10亿元,增6.9%。

 

【支出预算执行】2021年,岳阳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1.6亿元,同比增长1.5%。较大的支出领域有:教育支出78.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2亿元、农林水支出71.9亿元、卫生健康支出56.4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4.7亿元、交通运输支出23.2亿元、住房保障支出21.2亿元、债务付息支出18.9亿元。此外,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378.2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20.8亿元。市本级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5.8亿元,增长6.1%。较大的支出领域有:城乡社区支出27.2亿元、教育支出11.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9亿元、卫生健康支出9.3亿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4亿元、公共安全支出8.1亿元、交通运输支出6.9亿元、科学技术支出5.4亿元、债务付息支出3.7亿元。此外,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06.2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0.4亿元、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691万元。受抗疫特别国债和特殊转移支付政策取消影响,全省市县支出增速普遍放缓。

 

【实施财源建设工程】2021年,岳阳市启动实施“三区一中心”财源建设工程,出台《财源建设奖励若干规定》。党政领导抓财源建设工作,实现市县联动、部门联动、政企联动,成效较好。联点帮扶重点税源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开展财源建设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建安房地产、金融保险、成品油流通、砂石开采等13个重点行业入库税收111.2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15.8亿元,增长16.6%。全市全口径税收突破300亿大关,完成311.3亿元,同比增长9.2%。全市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08.1亿元,增长13.2%,增幅排七个一类市州第一。地方收入中非税占比约36.8%,较2020年底下降0.6个百分点,实现收入质量持续提升的目标。

 

【财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岳阳市财政系统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当好财务管家。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550亿元,达到551.6亿元,确保工资按时发放、单位有序运转、基本民生得到保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文化体育、节能环保、住房保障等支出快速增长,省市重点实事项目资金得到保障,老旧小区改造、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农贸市场提质改造等一批实事得到市民支持和认可。全市累计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274.6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资金122.53亿元,其中专项债券102.3亿元,支持自贸区、园区基础设施、己内酰胺、中心医院、省运会场馆等项目建设。

 

【财政改革】2021年,岳阳市财政系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预算改革决定,在2022年市级预算编制中,按照“统筹各项收入、实施零基预算、调优支出结构、优先安排三保”的思路,推进预算改革。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市域上线运行,所有财政资金实现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动态监控。建立预算单位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制度,开展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惠民惠农补贴资金、房地产项目税费违规“减免缓降”、粮食购销领域腐败等专项治理,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资金使用。盘活存量资金,推进财政资金专户清理。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健全完善政府融资担保体系,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岳阳市获批全国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电子化缴纳税费,实现单位财务人员“零跑腿”的工作目标,年度市县财政日常管理工作获省财政厅AA级评价。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21年,岳阳市财政系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年报、月报编报工作,全市2827家单位报送资产报表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为盘活存量资产,促进资产增效提供依据。全市盘活各类国有资产2991宗,取得收入51.6亿元。其中市本级经过清仓盘库、调规变性、市场价评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对市公路大厦等22宗闲置、低效运转资产,采取协议转让、公开挂牌出让等处置措施,分别出售给市融资平台公司和相关单位,取得资产处置收入9.14亿元。落实国有资产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完成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工作。

 

【融资担保业务】2021年11月,临湘市与市融资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13个县市区全部注资入股市融资担保公司,“全市一盘棋,市县一体化”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实现市域全覆盖。市融资担保公司新增业务总量1123户、39.74亿元,同比增加719户、22.89亿元,增长177.97%、135.85%。累计业务总量发生1325户、60.37亿元,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居市州第二。政策性融资担保年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86%,转贷基金日平均转贷费率0.025%。均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区间。融资担保和转贷基金累计为企业降费让利6800多万元。新推出“供应商担”“上市担”,累计13个专项信用担保产品。政策性、市场化、批量化融资担保和非融资担保“四轮驱动”推动担保业务提质提速发展,担保业务净资产放大倍数由1.95倍增至3.27倍。

 

【预算一体化系统上线】2021年6月中旬,岳阳市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启动。7月23日,市本级率先完成上线运行,随后各县市区陆续完成上线任务,标志着在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