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延之

来源:市档案局2023-12-11 10:50
浏览量:1|| | ||

巴陵两度揽胜,诗作首咏“岳阳”

颜延之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将“岳阳”一词写入诗作的诗人。岳阳人对他有着特殊的情感,寄托着深深的怀念。

颜延之(384-456),字延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少时家贫,博闻强记,酷爱读书,无所不览,文词显于当世,史称“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他与山水诗人谢灵运同为晋、宋之际的大诗人,世有“颜谢”之称。

生性豪放的颜延之颇为自负,不拘小节,而立之年仍未婚。这在中国封建时代是少见的。宋初,颜任太子舍人。权臣、尚书令傅亮以“文义之美”傲于人。颜延之却“负其才辞,不为之下”,引起傅亮的不满。宋少帝即位时,傅亮乘机将颜赶出京城,派任始安郡(今属广西)太守。颜延之赴任途经汨罗,与好友湘州刺史张劭,同游汨罗江,凭吊屈原墓,写下《祭屈原文》,感叹世态炎凉:“兰薰而摧,玉贞则折。物忌坚芳,人讳明洁。”愤激之情,溢于言辞。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傅亮被诛。朝廷召颜延之进京担任步兵校尉。回京途中,颜再次与张劭在巴陵相逢。一天,雨后初晴,阳光和煦,湘州刺史张劭邀请颜延之登巴陵城楼,赏湖光山色。诗人心潮起伏,欣然挥笔写成《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

江汉分楚望,衡巫奠南服。

三湘沦洞庭,七泽霭荆牧。

经涂延旧轨,登闉访川陆。

水国周地崄,河山信重复。

却倚云梦林,前瞻京台囿。

清氛霁岳阳,层晖薄澜澳。

凄矣自远风,伤哉千里目。

万古陈往还,百代劳起伏。

存没竟何人,炯介在明淑。

请从上世人,归来艺桑竹。

诗歌勾勒了巴陵城独特而显要的地理位置,生动描绘了壮丽的洞庭湖光山色,感慨了世事沧桑。全诗视野开阔,气势磅礴,形象鲜明,明快洗炼。据现有资料考证,这首诗是最早描写岳阳胜状的佳作,而且也最早出现“岳阳”一词,在岳阳文化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诗中的“岳阳”一词,指的是“天岳山之阳”即天岳山的南面。当时,巴陵郡一带,包括今平江、湘阴、汨罗、岳阳广大地区,基本上都在天岳山(境内最高峰)及其余脉的南面,故统称“岳阳”。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诗中的“岳阳”非地理概念,而是指“从天岳山上升起的太阳”。总之,不管哪种说法,颜延之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首次在诗歌中使用“岳阳”一词,对后世“岳阳”地名的确立与岳阳行政建制沿革,的确有不容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