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五一”•劳动最光荣 ⑩|用公平正义守护巴陵大地——记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来源: 岳阳工会 发布时间: 2024-05-07 21:32 浏览次数: 字体: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镌刻岳阳高质量发展宏伟画卷。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市总工会开设“庆‘五一’·劳动最光荣”专栏,宣传报道我市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劳模工匠等典型事迹,聆听最美故事,感受时代风采,为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七个岳阳”新篇章汇聚磅礴力量!


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要做到心有法律之边界,手执法律之利剑,胸怀百姓之大爱,守一方平安,尽一份责任,方能无愧于这一身制服。”近日,在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岳阳中院”)的一场读书会上,该院研究室副主任张艳辉作分享发言时如是表态。这不仅是一位青年干警的心声,更是岳阳中院200多名干部职工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岳阳中院坚持“公正与效率”主题,践行“讲政治、顾大局、精主业、强队伍”总体思路,紧握“戒尺”、锻造“利剑”,守护巴陵大地数百万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奋力推进司法工作“六个现代化”,切实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法官的初心使命,书写法院干警的责任与担当。

  ▲岳阳中级人民法院


  ★强化思想引领  高举定向之“旗”★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必须以伟大思想引领深耕司法为民实践,提升法院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在岳阳中院举行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会”上,该院党组书记、院长简龙湘向全院干部职工提出了明确要求。

  结合工作实际,岳阳中院充分挖掘“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党建业务融合互促推动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统筹党建工作与审判执行“同频共振”“齐头并进”。以司法理念现代化引领干警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涌现出一批主题特色鲜明、实践效果显著、富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民法院党建工作品牌和项目,为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2022年4月29日,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五四”青年干警暨党员先锋座谈会,20余名来自不同工作岗位的青年干警参加。


  “自选专题、不定调子,平等交流、不排位子,观点碰撞、形成点子,开放学习、不管门子。”在每月一次的读书会上,岳阳中院干部职工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谈疑惑讲问题、谈想法说见解、谈心得提建议。大家畅所欲言,达到研讨交流、互学互鉴、共同提高的目的。理论上加强学习,方能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意志上坚韧不拔,行动上坚定不移。岳阳中院党组带头示范,全体党员干警参与,在做好线下教育的同时,在线上创新开设“每日一警句”“党史天天学”“每旬一经典”“电子黑板报”等栏目,推进集中学习、理论宣讲、研讨交流、调查研究,让党员教育时刻“在线”、党员思想时刻“上线”。

  树高千尺,根扎沃土。夯实根基,要通过精神上引导、心理上感化、身体上实践,将党员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严于平常,岳阳中院创新实施“五步教学法”,激活党员教育一池春水。该院成立党组专题读书班和学习班、支部书记下基层讲党课、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举办法官沙龙、召开“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座谈会……“基础教学、接受教学、情景教学、嵌入教学、观察教学”,岳阳中院以庭室正副职为主体,将党支部建在庭上,党小组建在新型审判团队上,落实书记挂牌办公、周一例会制度,14个党支部年均开展组织生活400余次,推进党员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走深走实,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践力量。


  ★用好司法“利剑”  服务发展大局★

  “你们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吗?”“如果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欺凌者要承担哪些后果?”在春意盎然的4月,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营造公正良好法治校园环境,岳阳中院的干警前往湘一南湖学校开展“利剑护蕾”送法进校园活动。


  ▲2024年4月12日,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前往湘一南湖学校开展“利剑护蕾”送法进校园法治课。


  课堂上,青年干警李傲然结合真实案例为同学们科普法律知识,共同探究法治精神,为学生们送去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这是岳阳中院紧紧围绕“国之大者”“省市大计”能动履职,自觉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的一个缩影。坚决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利剑护蕾”、打击电诈行动,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近年来该院审结涉黑恶案件40件114人,涉电诈犯罪案件120件365人。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岳阳中院高度重视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工作,频频释放助推发展“催化剂”:围绕发展重点,制作《岳阳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调查问卷并在线上发布,广泛征求市场主体意见;聚焦企业需求,连续三年开展“百名法官联民企,送法护航促发展”活动,以实地走访、个别访谈、小范围座谈等形式为民营企业“把脉问诊”,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三项专项行动”,完善涉企立案容缺办理机制,审结涉企民事纠纷案件9838件,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下降8.08天;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以法治织密绿水青山“保护网”,审结环资案件70件,探索出台环境公益诉讼赔偿资金使用办法,完成5个项目114万余元资金使用申请,修复受损生态;聚焦湖南“新三样”中的现代石化产业,发放《司法诊断报告》,提供专业化、有针对性的司法指导意见;面向全市企业,编印并上门赠送《企业全流程法律风险防范指引》及《致全市企业家的一封信》。

  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事关民生福祉、百姓安宁、社会稳定。60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如今,岳阳中院把“群英断是非”融入了诉源治理全过程,延伸司法服务。


  ▲2023年7月12日,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来到螺丝港社区开展反电诈普法宣传活动。


  “感谢法院、工会、调解员,让我们不用‘打官司’就成功要回了工资!”2024年3月,罗某等12名劳动者拿到被李某拖欠的劳务工资时,激动不已。在汨罗“法院+工会”诉调对接机制合力下,通过调解员与法官反复沟通协调,双方当事人一致认可调解方案,达成调解协议并申请法院进行司法确认。

  “群英断是非工作法就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岳阳的生动实践。”简龙湘认为,“这一工作法打破了化解矛盾仅靠干部单向协调的思维惯性,干部由‘判官’变为‘督官’,充分发动‘群英’参与,汇聚人民的磅礴力量,是化解基层复杂矛盾的有效方法。”

  岳阳中院不断扩大诉源治理“朋友圈”,提出“11+N”的多元解纷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岳阳市两级法院通过调解平台认证总工会、知识产权维权调解中心等特邀调解组织232个,入驻调解平台的特邀调解员达575人,认证基层街道办、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等基层组织385个,建成诉源治理工作站37个,2023年诉前调解成功17995件,大量矛盾纠纷在诉讼前端化解。


  ★创新办案模式  提升审判质效★

  司法审判,判的是“公道”,守的是“人心”。岳阳中院建立权责明确的审判管理模式,坚持如我在诉办好案,妥善审理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案件,努力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探索院庭长阅核制,完善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衔接机制,规范审判权力运行。分层界定审判组织权责清单28项,院、庭长带头办案13053件,占结案总数的49.73%。

  随着受理民商事案件数逐年增长,人案矛盾日趋突出。为提升司法绩效,2022年4月,在总结基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岳阳中院组建了3个速裁快审团队,以上诉后二次繁简甄别分流机制为基础,强化二次分流,简化办案程序,有效实现二审案件“快慢分道”,平均审理周期22.23天。同时将类案调解、判决标准化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速裁一组审理的81件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系列案,参照示范案例开展调解工作,仅用5天时间即全部结案。

  提升司法效能,从办案程序上优化,从硬件上“智慧化”。通过对照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各地无纸化办案成果及模式,岳阳中院组织基层法院代表前往外地先进法院考察学习,解放思想,找准差距,找寻切实可行的信息化改革道路。

  2021年以来,围绕“向改革要生产力、向信息化要生产力”的目标,岳阳中院积极推进全市法院无纸化办案办公,率先在全省实现音视频调解工作向人民法庭、诉源治理工作站延伸,开启司法服务更加透明便民、审判执行更加公正高效、司法管理更加全面科学的智慧法院新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起全流程无纸化办理的案件庭审现场。


  “不用抱着厚厚的案卷开庭,举证质证全部线上完成,通过‘看、听、说、点、拖、划’六个基本动作即可完成绝大部分交互操作,没有上手门槛,真是太方便了。同时,庭审笔录通过语音同步转写,极大地提高了审判质效。”岳阳中院第一起全流程使用电子卷宗系统、收转发一体化送达平台、无纸化庭审系统办理的案件承办人、民三庭庭长李琛感慨。

  “不用到法院,在自助服务终端也可实现立案。”岳阳中院司法技术室联合立案一庭来到一小区进行网上立案宣传,现场为群众解答疑惑,手把手带领群众感受“指尖诉讼”的便捷。

  智能化诉讼服务给当事人带来了便利,也给法院工作带来了高效。2021年5月22日,岳阳中院开展全省智慧审判系统试点,截至目前已建成智慧法庭17个,无纸化办案1.95万余件,电子、短信送达8万余次,案卷移送周期下降39.02天。该院无纸化办案模式入选2021年全国智慧法院典型案例,获评2022年湖南政法系统智能化建设优秀创新案例一等奖,《岳阳法院无纸化办案实践探索调研报告》入选《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