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5年过去了,“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和以他命名的雷锋精神,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雷锋精神的感召和引领下,我市各行各业涌现出的雷锋式人物、组织层出不穷。学雷锋活动也在与时俱进、创新实践中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元,被时代赋予了更多、更新的时代元素。
据介绍,自2008年中央文明办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以来,我市以“做文明有礼的岳阳人”为载体,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工作,涌现出了一批国字号的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偶像,他们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近日,在第55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走访多位国字号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回顾他们新时代的雷锋事迹,用他们的感悟来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以飨读者。
李国武
20年用良心守望食品安全
【荣誉】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
全国首批优秀五星级志愿者
全国劳动模范
【事迹】 李国武是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凭良心办厂,用道德自律,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20多年来,他主动焚烧销毁假冒、不达标产品和原材料20多次,焚毁总价值超过85万元,放弃潜在利润高达600多万元。
此外,他还是临湘市志愿者队伍中的杰出代表,他20多年如一日,积极投身公共志愿服务活动,长期坚持做善行义举,一直以帮助别人为快乐,带领企业帮助当地13个乡镇6万多农民致富,年增收3亿多元;资助全国10多个省市的孤寡老人、贫困学生和陷于困境人士等4000多人次,扶贫济困超过600万元。
【寄语】 帮助他人,信守承诺,这是我发自内心非常快乐的事情,我将用我一生的时间去做。
毕明哲
用脊梁扛起90后的担当
【荣誉】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事迹】 2004年,12岁的毕明哲主动担负起背患有先天性肌无力的同学王理上下学,为此,他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花半个小时到王理家,然后两人一起赶去上早自习,晚自习结束,等毕明哲送完王理回到家,都已经是晚上11点。无论是在初中,还是此后双双进入临湘市一中读高中,整整6年,风雨无阻。有人曾做过统计:从初一到高三,毕明哲背着王理走了1万多公里。
2010年高考结束,毕明哲放弃读本科,继续背王理上学。在省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两人终圆大学梦,一起进入保险职业学院学习,毕明哲继续照顾王理,直到大学毕业。
【寄语】 我只是怀着一种朴素的信念,坚持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在面临人生的一次次抉择的时候,选择坚守曾经许下的诺言。
朱再保
为了绿水青山 40年默默坚守
【荣誉】
2012年5月中国好人
中国第六届“母亲河奖”得主
首届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
中国十大环保榜样
【事迹】 40年来,朱再保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了关心下一代上,他先后组织、策划、协调并开展了累计8000万人次的未成年人的道德思想教育活动,涉及环境保护、民族团结、扶贫救灾等20多个教育系列,共500项主题教育。
40年来,他骑单车、乘公交总行程25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0回“红军长征路”,志愿服务时间1.4万天,18万小时。贴出现金36万元,这其中有他多次获得的奖金27万元。
【寄语】 生命虽然短暂,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叶剑芝
18年忧乐只为小康梦
【荣誉】
2017年10月中国好人
全国扶贫系统先进个人
【事迹】 叶剑芝18年如一日奋战在平江扶贫一线,他始终“忧贫困群众之所忧,乐贫困群众之所乐”,18年来,平江扶贫工作中有351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271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322万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了脱贫,21万多贫困人口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创业就业。
他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主导推进的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三定一帮”模式,以及“六定一看”贫困户精准识别方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等多项工作得到中央、省、市领导充分肯定。
【寄语】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到扶贫办,就应该不辱使命,将全部的热血倾洒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
王永林
“献血大户”20年献血100次
【荣誉】
2012年9月中国好人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事迹】 2000年,王永林认识了居住在城陵矶附近的孤寡老人孙骆宾。孙骆宾当时已84岁高龄,无儿无女,居住在一间低矮的小茅屋里。王永林得知情况后开始照顾老人,从未间断过,一直到2005年老人去世。
他先后参加无偿献血100次,血量达5万毫升,是全国消防部队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
2011年11月至今,退役后的王永林,依然没有停下学雷锋的脚步。他仍然奔走在各个敬老院、光荣院,帮助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仍然出现在各种公益行动的队伍里,乐此不疲……
【寄语】 我们平凡的小人物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平凡的小事。
胡光志
危急关头 为群众挡子弹
【荣誉】
2016年3月中国好人
【事迹】 2015年11月3日,在一场围捕毒贩的枪战中,80后缉毒民警胡光志为了掩护在场群众,连中两弹。经过抢救后终于醒了过来。5年时间里,胡光志共参与侦破毒品刑事案件150余件,查处治安案件300余起,抓获各类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500余人。
对犯罪行为从不手软的胡光志,办案时却又心里时刻装着为民情怀。2012年5月,胡光志带民警在县城关抓获了毒贩张某、黄某夫妇。两人都被判刑后,胡光志了解到这对夫妻有一双正在上学的儿女,大女儿读高一,小儿子才读小学。他多次找到相关部门协调争取到学校为孩子减免学费,并自掏腰包给予资助。
【寄语】 为守护人们的幸福家庭,为了社会的美好,我不会停止前行的脚步。
徐素娥
让老人不孤寂 让孤儿不孤独
【荣誉】
2014年1月中国好人
“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事迹】 2009年,集光荣院、敬老院、福利院于一体的云溪区福利中心院在她手中拔地而起,为了筹资金,徐素娥四处奔走,拿出了自家29万元积蓄;为了保质量,她穿梭工地,摔下脚手架。为了孤寡老人,她和全体工作人员一道与老人同起居,亲手服侍的老人不下20位。为了62位孤儿的健康成长,她广撒母爱,因人施教,费尽心血,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妈妈。
84岁的康生富老人,因尿道炎急性发作,导致尿管渗水,下身湿透,苦不堪言。当时,她不顾羞涩,帮他清洗全身,插好管子,整理尿布,直到让他感到舒适。老人含着泪花深情地说:“姑娘,就是我的亲生女儿也没有这样的孝心。”
【寄语】 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把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用公益践行“医者仁心”
徐宙雄
【荣誉】
2013年2月中国好人
“中国好医生”
【事迹】 徐宙雄是岳阳楼区三眼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从医32年余,他视病人如亲人。为了做好本职工作,他始终走在时间的前面,除了做公益,他每年工作350天以上,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年门诊超过8000人次。
在做好繁忙的医生工作的同时,徐宙雄还积极参与汶川,玉树,雅安,凤凰,鲁甸等抗震救灾一线医疗救援工作,抢救伤员几千人次,为受灾民众组织募捐并发送物资、药品价值达8千万元。在全市学习雷锋、义务献血、志愿服务奉献他人活动中,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过2万多个小时。
【寄语】 帮助他人非常快乐,这是我应该做的,救死扶伤是我的本职工作。
伏 雯
因爱重生 组建团队扶贫济困
【荣誉】
2014年5月中国好人
【事迹】 伏雯,一位来自汨罗市黄柏镇英桥村的农村女孩。2006年,25岁的她还在广州打工时确诊为尿毒症晚期,靠每周两次透析来维持生命。2010年,通过好心人士的捐赠,成功进行了换肾手术, 重获新生的她接过了爱心的接力棒,和曾经帮助过她的爱心人士一起,组建起“爱心帮帮”志愿者服务团队,服务他人。
伏雯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身边人效仿她做好事。目前,“爱心帮帮”团队壮大到1600多人,足迹遍布汨罗的穷乡僻壤、山间沟壑,累计扶贫济困400多次,募集善款800多万元。
【寄语】 一定要尽我所能帮助别人,回馈社会,让爱延续。
易 朝
在志愿服务中收获感动,得到快乐
【荣誉】
2015年全国最美志愿者
【事迹】 作为一名志愿者,易朝每年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200次。创新性地发起了“关爱环卫工人天天行”活动,受益环卫工人达3万余人次。他主创的“七彩课堂”项目,两年来开课200多堂,受益儿童6000余人次。
2015年6月临湘洪灾,他筹措60余万的救灾物资。发起组建了岳阳聚爱公益伙伴圈。打造了公益品牌项目“益起来-共建爱心城市公益集市”项目,参与活动人次3万余人次,参与志愿者2000余人次,对接资助贫困学生100名,为各公益团队筹措项目经费共10余万元。
【寄语】 每每看到被帮助的对象露出灿烂的微笑,那一刻,就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记者手记
雷锋离开我们已经半个世纪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很多人调侃说:“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但记者认为,雷锋从没离开过我们。如果说雷锋精神已在巴陵这块热土上生根、开花、结果,这倒让我们巴陵儿女们坚信不疑。远的不说,就说我们今天刊出的这么多国字号“雷锋”。
如今的岳阳,只要稍一留神就能发现,无论是大街上,还是小巷里,到处都有“雷锋”的身影,“雷锋”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心里。所以今天记者想把本文开头那几句曾经的调侃改一改:“谁说雷锋没户口,天南海北到处有,雷锋来到巴陵后,一直伴着我们走”。
(总策划 冯元满 策划 刘朝阳 文 李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