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河长办获悉,今年来,我市以巡河和“一河一策”方案编制为抓手,全力补齐基础不牢短板,精准施策生态治水,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因河施策、标本兼治,为系统治理每个河湖开出“好方子”,强力推动河长制工作落实落地。
据悉,市财政今年安排市河长办“一河一策”编制和河长制信息化系统建设等专项经费近千万元,各级河长办经费也得到根本保障。为加强工作调度协调,我市加强市县河长微信群、QQ群建设,建立了市河长办一周一例会制度、一月一河长制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制定了“五有”标准巡河制度,健全了“一单四制”问题清单制度;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提升河长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年度综合绩效考核中的计分分值;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成立6个正处级的市级河长制环保工作督查组,实现督导检查常态化;进一步优化考核方式,实行“一月一晒、一季一督、一年一评”,严格落实排名、约谈、问责制。
一季度,我市各级河长严格按照省第1号总河长令市级河长一季一巡、县级河长一月一巡、乡级河长一旬一巡,村级河长一周一巡的要求开展巡河,市级河长巡河共20次、县级河长巡河409次、乡级河长巡河5058次、村级河长巡河17007次。为了避免巡河形式化、走过场,明确了巡河的“五有”巡河标准,即有巡河方案、有记录资料、有问题清单、有宣传报道、有问题反馈,每次巡河都严格按照“五有标准”建立台账。对于巡河中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一单四制”(问题清单、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的管理要求开展整改。截至目前,共发现河湖问题500多起,下发督办令100余件,已解决问题近400起。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相关市直单位分流域、分行业、分区域全面开展了河湖管理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排查了影响河湖健康的问题,收集河湖信息,列出问题清单,为“一河一策”编制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围绕据省里下发的“一河一策”编制指南,结合河道采砂管理、畜禽退养、黑臭水体治理、中央环保督察、洞庭湖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制定印发了岳阳市“一河(湖)一策”编制大纲,制定了编制模版。目前,市管河湖“一河一策”编制工作已完成河湖调查、资料收集等前期工作,4月20日前可完成华容河、南湖、松杨湖的编制工作,5月15日前所有河湖完成初步设计。
(记者 刘 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