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啊,我们来给您拜年了!”2月4日,正值大年初一,湘阴县老兵邓宪光、梁胜礼和青年众爱公益协会10余名志愿者再次来到湘滨镇白马寺社区,看望在边境作战中牺牲的烈士李清波的91岁高龄母亲余素贞,送上慰问金及生活物品,叮嘱老人保重身体,为新春增添一分暖意。一年来,他们已来看望余素贞老人5次。
李清波是家中的次子。1978年,他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参军入伍。次年,边境战争爆发,他请战担任重机枪主射手。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以强大的火力为我军的第三次冲锋赢得了宝贵时间。战斗胜利,他却再也没有站起来。牺牲时,他年仅20岁。
“我们在2018年春节看望余娭毑时,了解到她身患疾病、生活困难,决定常来探望这位伟大的母亲,陪她乐享晚年。”志愿者刘蜜真情流露,“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怀念英雄,就要把英雄的亲人照顾好。这一次,我们将为12户困难烈士家庭送去关怀与温暖。”
“弟弟牺牲后,父亲因悲伤过度,半年后就走了。这些年来,母亲过得太不容易了,她独自一人把我们姊妹3人拉扯大。”烈士李清波的哥哥李进波自早些年妻子因病去世后一直未娶,专心在家照顾余素贞,“这两年,日子越过越好了,常有志愿者来看望我们一家人。前些天,县民政局的领导也来慰问了。真的感谢大家,感谢政府!”
四十年前,在洞庭湖畔,有这样一群英雄,他们为了民族的安危,血洒祖国的西南边陲……从余素贞家的木窗眺望,湘江静静地流,流过洞庭,流过长江,在大海与巴望河交融,染着鲜血的巴河水,穿过历史的烟云告诉人们:昨天的战争是为了今天的和平,今天的和平不能忘记昨天的战争。
“那一年,湘阴500多名新兵入伍,有的战友一去没有回,有的缺了胳膊断了腿。比起长眠在巴望河畔的战友,我们很幸运、很知足了。”
邓宪光、梁胜礼是李清波的战友,枪林弹雨还历历在目。他俩与余素贞老人久久地相拥在一起,“战友的娘,就是我们的亲娘!”
近两年,湘阴县委宣传部组织县文体广新局、县作家协会、县残疾人体育协会、县青年众爱公益协会等单位的志愿者,走访慰问在边境作战中牺牲的29名英烈的家属,收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出版《静静的巴望河》一书,献给1979年在西南边陲为国捐躯的英烈和他们的亲人们。
“我爷爷曾是一名战士,参加过淮海战役,脚背被子弹击穿,左眼受伤失明。”西夏王葡萄酒业湘阴分公司经理戴小春从小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情怀,当他从朋友处听说这次爱心行动后,主动申请加入团队。王月娥的弟弟王少奇在边境战争中为国捐躯,常年来她一直奔走在慰问烈士家属的路上,这次更是主动请缨担当带路人。
(记者 刘晓洁 通讯员 汪令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