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品牌为政协事业 发展注入“红色动力”

来源: 【字体:

前不久,市政协委员王宇红在“政协云”值班日前往市十五中和北港小学的食堂进行调研。作为政协委员,学生餐饮安全王宇红一直牵挂在心头。

完成实地调研后,王宇红立即打开“政协云”,把自己所见所思写成文字,以“微建议”的形式,向政府部门提出了自己关于加强学校食堂餐饮安全的建设性意见。

这是市政协创新“五微联动”,促办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市政协充分发挥“政协云”平台、乡街联络办和委员工作室作用,积极打造“党建+五微联动(即以政协微建议、微协商、微监督对接政府微建设、微服务)”品牌,创新开展了“会场+现场”“固定+移动”“集中+分散”“网上+线下”等协商模式,帮助老百姓解决了一系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今年来,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上进行积极探索,有力推进党的建设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精心打造了“党建+双助行动、+两支队伍、+四堂平台、+五联机制、+五微联动”的岳阳政协党建品牌。

搭建“四堂平台”,筑牢思想根基。开设“党课专堂”,定期邀请省、市委党校教授授课,全体党组成员带头讲党课,引导广大委员和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邀请全国名家、教授、政协工作专家来“名家讲堂”,就人民政协发展历程、新时代委员的担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与制度创新等作专场报告;选派800多名政协委员、机关干部赴北戴河政协干部培训基地、北京大学等地学习培训,全面提升政协委员和党员干部的履职能力。先后组织开展8期“道德讲堂”,激励机关广大党员干部以典型为范、向先进看齐,争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好党员、好干部。结合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的光辉历程,市政协党组成员带头以“传承人民政协光荣传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在社区、园区、乡村、学校进行小范围、面对面、拉家常式宣讲,广泛凝聚共识,画出最大最美同心圆。

推行“五联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市政协机关新成立机关党组和机关纪委,形成了党组全面负总责、机关党组直接抓、机关党委具体抓、支部书记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在机关6个专委会分别成立党支部,将所有的党员委员分别编入所在专委会党支部,实现政协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委员的全覆盖。通过市政协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以政协机关党员和党员委员的履职引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作为党建+的一个重要抓手,党组成员联党员常委、党员常委联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党外委员、专业委室联党派界别、政协委员联基层群众活动,让基层基础得到不断夯实。

锤炼“两支队伍”,提升履职本领。完善委员履职考评办法,并严格执行政协委员准入和退出机制。修订履职、党建、机关管理等37项制度,推进制度落地,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在今年开展的主题教育中,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中选树了10名身边的典型,形成了学有榜样、做有标杆的浓厚氛围。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每年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工作会议,签订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责任状、党风廉政承诺书。组织开展警示教育,让广大政协委员、机关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积极打造“守纪律、懂规矩、重品行”和“忠诚、干净、担当”的委员、干部队伍。

抓实“双助行动”,彰显政协担当。开展“开放崛起在岳阳”课题调研,30条对策建议和178个项目谋划得到市委重点采纳。“推动岳长经济区域协同发展”等98件提案进入省政协层面,“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等11件提案进入全国政协层面,赢得了政策和项目支持。市政协11名班子成员对口联点1个园区、10个重点企业,所涉项目总投资370.5亿元,帮助招商引资30亿元。开展营商环境调研、“最多跑一次改革”民主评议和“入园进企大走访”,委员参与“三进三助”活动3262人次,促进解决企业困难和诉求1780个。市、县两级政协组织派出17个攻坚队联点负责17个乡、村,协力建设秀美屋场、微型广场和示范片区107个。组织全市2381名三级政协委员结对30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帮扶1096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6710个贫困劳力实现就业、3266户贫困家庭增加家业。形成了临湘市政协“六送六帮”、岳阳县政协“三定帮扶”等成功做法和有效机制。党建工作与“助力脱贫攻坚”“助推湖南新发展”主题活动有机统一起来,引导和激励了政协委员和机关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热情。

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市政协主动把党建工作的触角不断延伸,随着“党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也为推动岳阳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动力”。

记者 周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