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产、城”融合,百年名埠披襟向洋奋楫先

来源:岳阳日报2020-11-07 10:13
浏览量:1|| | ||

繁忙的城陵矶国际集装箱码头。

编者按

今年9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时,对湖南提出了“三个高地”战略定位和“四新”使命任务,明确了新时代湖南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任务,也为谋划推动湖南“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岳阳是湖南东进出海和深化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也是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居中部内陆的岳阳如何乘势而上,在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中走在前列?

10月29日下午,2020首届湖南(岳阳)口岸经贸博览会举行。期间,在长江水运口岸发展论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论坛、空港国际物流通道发展论坛上,与会嘉宾交流思想,为岳阳积极对接“一带一路”,融入长江经济带,拥抱粤港澳大湾区,构建起内陆开放新高地贡献创见。

今年9月,贵州省首个进口原料加工项目从乌拉圭进口5000吨大豆,从上海走内河运至城陵矶新港,然后通过铁路中转至贵阳综合保税区。

“这是贵州省首个进口原料加工项目,选择通过城陵矶新港中转进口大豆,我们主要是看中了岳阳通江达海,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便捷的物流,为企业快速通关、最大限度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了保障。”从事该项目的贵阳癸水农产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今后公司进口大豆考虑主要通过城陵矶口岸中转。

城陵矶港是天然的深水良港,常年不淤不冻。1899年,城陵矶开埠;1980年,城陵矶港被国务院批准为长江沿线最早对外开放的八大港口之一;1996年,被海关总署列为湖南唯一的国家对外开放一类水运口岸。目前已开通至澳大利亚等8条航线。

“通江达海,承东启西”是对城陵矶港的描述。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西联成渝、东达四海,有着先天禀赋的城陵矶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搭建起了湖湘与世界连接的桥梁。尤其是近年来通过推进高质量发展,让岳阳成为湖南落实“一带一部”战略的重要支撑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长江经济带对接的联接点,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的示范区,东进出海和深化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在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临港而建的湖南城陵矶新港区,近年先后获批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中国(岳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成运营综合保税区、启运退税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进口粮食指定口岸等“一区一港四口岸”,成为中部地区唯一拥有8个国家级开放平台的开放区。开放平台叠加进一步放大了口岸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助推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的独特优势,也吸引了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

禀赋优异,政策赋能,更有服务加分。

今年6月3日,一票重21吨的岳阳本土花岗岩制品通过“提前申报”模式快速办结通关手续,从运抵城陵矶新港海关监管场所到货物海关放行用时仅1分钟,实现“货到即放”。这也是岳阳海关首次开启出口“提前申报”新模式。

“提前申报”模式不仅解决了企业出口货物需要在港口等待报关的问题,节约码头仓储和装卸费用,而且能够有效释放码头堆场空间资源,提升货物在港口的物流周转效率。城陵矶口岸通关“秒响应”,进一步提升了外贸货物的出口速度,压缩口岸整体通关时间,有力促进了开放型经济发展,企业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实际上,城陵矶口岸“放管服”改革一直在持续推进。2019年,城陵矶口岸货物出口平均海关通关时间0.16小时,货物进口平均海关通关时间2.9小时,远远低于全国的0.44小时。

贵阳癸水农产品有限公司选择城陵矶口岸中转货物并非孤例。通江达海,通关快速,加上运输成本的巨大优势,如今的城陵矶港客商盈门。

对运输成本的精细管控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的考量。据测算,长株潭等地区一个外贸集装箱货物在湖南城陵矶口岸中转,比通过公路运输在沿海口岸进出口可以节约物流成本约5000元左右,省内外企业外贸集装箱货物在城陵矶口岸中转可以节约物流成本3000-4000元。

今年1-9月,中远海运在城陵矶港货物吞吐量包括出口烟花在内达139426TEU,占到了港口总吞吐量的42.47%。中远海运泛亚航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海林说,中远海运泛亚航运利用岳阳至上海出口的传统水水通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岳阳至东盟接力航线、岳阳至澳新接力航线的稳步运营,江海联运保障力稳步输出,满足了湖南省内企业对物流时效性和保障性的双重需求。将城陵矶港打造成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口岸,进一步拉动城陵矶口岸集装箱量的快速增长,成了中远海运今后的发展方向。

益海嘉里是落户城陵矶新港区的代表性粮油加工产业企业,其原料年运输量达到10万吨。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物流总监盛岩说,水运是益海嘉里在岳阳工厂原料运输主要通道,公司将继续加强与岳阳口岸合作,致力打造全国粮油水运网。

“走出去、拉进来”,大宗货物通过城陵矶口岸大进大出的优势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企业外贸货物选择从城陵矶港进出,让城陵矶港得到了快速发展。2017年,城陵矶港加入亿吨大港俱乐部,成为长江干线15个亿吨大港之一。未来三年,城陵矶港将建成39个泊位,朝着“两百万标箱、两亿吨大港”的目标迈进。

有数据表明,2019年,长江干线货运量达29.3亿吨,占全国内河的三分之二,稳居世界内河第一。目前,沿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85%的铁矿石、83%的电煤和85%的外贸货物运输量主要依靠长江航运来实现。长江黄金水道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轻、成本小、效益高的独特优势,在国家战略中的主通道作用、在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中的主骨架作用、在沿江产业布局中的主支撑作用、在多式联运中的主枢纽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基调作用日益显现。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推进国内国外双循环这一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地处内陆的城陵矶口岸如何适应大趋势,把握大机遇,迎接大挑战?

“我们将通过加强沟通联系,深化发展合作,积极开展长江干线湖南段航道整治建设,优化船舶运力结构,服务港口经济发展,推动岳阳港口与长江其他主要港口战略合作。”在10月29日举行的长江水运口岸发展论坛上,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邱健华说,长江航务管理局将在与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及岳阳市人民政府“2+1”合作模式框架下,携手充分拓展湖南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为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作出积极贡献。

港产城融合是港口型园区与临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城陵矶口岸在更高水平上发展,湖南城陵矶新港区管委会主任王文华表示,打造口岸发展升级版,在产城融合发展的基础上,依托港口的独特优势,推进城市拓展、港口建设与产业提升三者互动融合,探索出了一条“港、产、城”融合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周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