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集成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黑鹳群。
1月12日下午,在湖南省林业局统一组织的洞庭湖越冬水鸟同步调查中,专业人员在岳阳集成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长江故道大港段,一次性监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140只。经湖南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陈春华确认,如此大的黑鹳种群在湖南尚属首次发现,这也是国内最大数量的黑鹳种群。
黑鹳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入濒危物种,对栖息地环境要求非常苛刻,也是检验湿地环境质量的指示性动物。目前全世界仅存约2000只,国内不足1000只,有“鸟中大熊猫”之称。
岳阳集成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原属华容县集成乡,1998年平垸行洪后,形成了长江下游荆江段的一个江心岛。枯水为江滩,涨水成江流。2019年以来,该保护区结合“绿盾行动”“长江岸线整治”“长江禁捕退捕”等工作,共拆除临时棚居46处,拆解非法捕捞交通运输工具175艘(辆),收缴捕捞网具15000多套,禁养清退牛马279头(匹),力争将保护区打造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先行示范地。一手铁腕抓保护,一手不断加大湿地修复和恢复,持续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生态好不好,鸟儿说了算。”今年57岁的范仕平感慨地说,她家从祖辈起就生活在长江边,几年前江面上塑料袋、杂草等垃圾随处可见,江水浑浊。“现在江水清亮了,鱼儿明显增多了,鸟儿也越来越多了。”
黑鹳性机警而胆小,听觉、视觉均很发达,喜欢栖息在偏僻无干扰的开阔森林及森林河谷与森林沼泽地带,也常出现在荒原和荒山附近的湖泊、水库、水渠、溪流、水塘及其沼泽地带,是山河大漠间的“隐者”。集成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拥有10余万亩的浩瀚水面和广袤的湿地滩涂,水草和水生动物丰富,是水禽鸟类的天然乐园,吸引了黑鹳、白鹤、白琵鹭、小天鹅等越来越多的鸟类驻足、栖息和繁殖。
陈春华介绍,黑鹳通常所见仅3-5只,迁徙时常成10余只至20多只的小群。140只黑鹳成大群在岳阳集成麋鹿省级自然保护区栖息,说明长江岳阳段生态环境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