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员在社区收集居民信息
一张涵盖城乡、从社区到村组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网络,把党委、政府和基层群众紧密联接起来,实现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全覆盖。
我市创新引领打造推广的“网格化+12345热线+110”这一社会治理新模式,带来的变化被老百姓形象地概括为:每个社区都有人管理,每户人家都有人服务,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办好事。
“岳阳网格化全国一流!”今年3月,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这样点赞。
2017年6月14日晚,岳阳楼区螺丝港社区的张娭毑正在客厅饶有兴趣地看电视,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张娭毑在吗?我是螺丝港社区的网格员,白天看您家没人,晚上专门来拜访,看您家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张娭毑打开门,迎进了这位多次上门服务的社区网格员。
这是我市打造网格化管理服务之后所发生的普通一幕。就在第二天,由全省十多家主流媒体组成的“平安在身边”采访团来岳,专程采访我市网格化管理服务等创新社会治理工作。
“要解决网格化信息不畅的问题,必须创新工作模式,走联动融合的路子。”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小中,先后多次带队赴外地市州学习考察,并对我市网格化运行情况回头看,分析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
经过反复论证,我市网格化建设决定走“联合融动”的新路子,并依托高效成熟的12345政府公众热线,和家喻户晓的公安110,实行“融三为一,统一受理,分类处置,各方联动,限时办结,评价考核”的科学运行机制。
三网融合联动后,基层综合治理就更加灵活了。市民有问题,网格员上门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可即时通过手机终端将问题推送至12345热线逐级分流解决,实现了“问题上报”和“工作下派”的双向循环,形成了问题发现、受理、转派、处置、反馈、核实结案的六步闭环,打通了网格化服务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网格化融合联动带来了开放共治的新格局,不仅使政法机关职能归位,还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愿景,曾经投诉无门或找不准门、找不对人的烦恼基本不再,单位之间相互推诿、互相扯皮的现象越来越少。”市综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全市无一起民转刑案件,市信访总量与去年同比下降31%。
如今,三张网撑开一个新格局,网格化管理服务使我市社会管理服务从主要依靠“人海战术”走向依靠科技手段,从“条块”分割走向资源整合,从粗放走向精细。我市正在利用这张网格化管理服务之网,助推平安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市民福祉。
文/图 记者 侯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