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北京新疆口岸考察报告
赴北京新疆口岸考察报告岳阳市口岸办 宋振权
今年10月中旬,湖南省政府口岸办牵头组织长沙海关、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岳阳口岸办、娄底市商务局等单位的业务骨干,先后在新疆、北京进行了为期6天的考察。重点考察了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个一类陆路口岸和边疆、火车头两个二类公路口岸以及北京朝阳公路口岸和丰台铁路口岸。尽管北京和新疆地方差异很大、经济基础不同,但两地口岸发展理念的超前性、口岸管理体制的科学性、口岸建设投入的稳定性等却很一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北京新疆陆路口岸开放发展基本情况
早在十年前,新疆就提出了“建设以国际机场一类口岸为中心,以二类口岸为重点的口岸经济圈,加大区域间现代物流产业合作,将口岸建成西部国际物流港”的发展战略。现已有17个一类口岸、12个二类口岸,基本形成了“一、二类口岸齐全,空陆运输方式配套”的口岸开放体系。新疆于1997年开始规划并正式实施陆路口岸建设,主要是依托口岸物流园区,建设面向中亚、南亚、东欧国家的出口加工基地、中转集散地和物流大通道。目前已开放的一类口岸中,15个是公路口岸(其中阿拉山口口岸是集公路、铁路、管道于一体),2个是航空口岸;开放的12个二类口岸中,11个是公路口岸,1个是铁路口岸。仅乌鲁木齐市就有7个二类公路口岸。2006年,全疆二类口岸进出口货物82.5万吨,货值65.9亿元。近三年,进出口货值增幅达20%以上。
北京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都国际机场是我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全、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一类口岸,每年能满足6000万旅客、180万吨货邮吞吐量、50万航班起落架次。即便如此,北京市政府和口岸各职能单位仍高度重视陆路口岸的发展,明确提出通过发展陆路口岸加强与沿海口岸沟通和合作,实现口岸真正直通的发展思路。1994年初,北京市政府宣布陆路口岸建设正式启动。1994年5月,北京市政府批准设立丰台铁路货运口岸,依托便捷的铁路网,南运货物经广州、深圳到香港、澳门,北运货物经满洲里、绥芬河、二连浩特等口岸出境。1994年11月,北京市政府批准朝阳公路口岸对外开放,主要通过京津高速公路与天津港联结起来,成为北京重要的海运货物监管通道。2002年7月,北京市政府落实国务院大通关精神,和天津正式签订了陆路直通协议,两地主管副市长和中央主管部门领导出席了签字仪式。2003年国务院又批准北京西站开放直通香港的客运口岸。口岸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二、北京新疆陆路口岸开放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口岸发展意识非常强烈。北京、新疆陆路口岸取得突破性发展,一个基本的经验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口岸各管理职能单位对发展大口岸、实现大通关、形成大物流的认识高度统一,都能认真贯彻落实开放带动战略,以“长远目光、战略思维”来分析形势,把握大局,从而在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发展措施上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北京、新疆陆路口岸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形成以口岸为中心,以现代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依托的口岸经济圈。北京朝阳公路口岸以陆港国际物流园为平台,将口岸划分为货物监管、保税物流、国际商贸、多式联运、国际配送、生产加工等八大功能区,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综合配套的海陆多式联运物流服务体系。新疆把陆路口岸作为建设“西部国际商贸中心”的最佳载体和最优平台,先后建立了边疆、华凌、碾子沟、火车头等12个二类口岸,培育和扶持采购中心、配送中心、售后服务中心、第三方物流公司、国际贸易公司进入口岸经营,鼓励口岸物流企业将物流配送业务拓展到区外境外,扩大口岸物流仓储企业的中介作用,使陆路口岸成为进出口企业加工制造、物流仓储、国际贸易的基地。陆路口岸的发展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北京和新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从而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二)口岸系统内部高度和谐。北京、新疆口岸大开放、大发展格局的形成,除政府强力推动外,还得益于口岸系统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北京市口岸管理办公室和新疆区口岸管理办公室都是副厅级单位。新疆一类口岸都设立了口岸管理委员会,正处级机构,下面设各个行政局,口岸管理委员会全面行使当地行政管理职能;各级口岸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本地区的口岸工作,督促检查口岸查验单位按各自的职责和规定进行工作。北京、新疆的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在陆路口岸的的开放上,都与当地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摒弃“口岸与监管点”的争议,积极配合和支持当地政府开放陆路口岸。在北京和新疆,我们听到了口岸联检单位负责人同样的一句话:“有为才有位”。他们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新疆各个二类口岸基本是由企业经营主体成立口岸管理委员会,上级口岸办负责协调,海关、检验检疫和运管抽派业务人员现场办公。为解决联检单位人手不够的问题,由口岸经营企业出人、海关和检验检疫分别对其培训后成为协管员、协检员。北京市海关和检验检疫局在朝阳、丰台两个陆路口岸都设立了办事处,健全了机构职能,同时建立了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实行“5+2”通关工作制或预约通关制,为企业提供执法管理及物流商务的“一站式”服务。北京、新疆两地的二类口岸经营主体基本上是大型物流企业,讲究成本核算和投资效益,为口岸经济圈产业集群提供平等竞争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口岸效益都很好。
(三)口岸建设资金充分保证。北京、新疆在口岸发展上都建立了稳定多元的投入机制。新疆由政府出面从中央财政每年争取口岸建设维护专项资金1亿元,从国家发改委争取口岸专用经费800万元,同时按口岸进出口货值的0.3%收取口岸管理经费,从根本上解决了口岸建设无固定资金来源的问题。乌鲁木齐市从2004年起,持续投入1.67亿元改造口岸基础设施。新疆区政府每年还拿出1000万元对进出口企业进行奖励,把二类口岸也列入奖励范围。北京市政府2002年以来共投入6000多万元对朝阳、丰台口岸办公联检设施进行了大力改造和完善。同时,北京和新疆都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口岸建设。北京市通过财政引导资金对企业投资口岸基础设施进行贷款贴息,并在土地出让、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新疆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把口岸建设与所在区域的商业、餐饮、广告、房地产等统筹考虑,拓宽口岸资源开发的领域及其利用的深度,使企业投资口岸的效益得到合理补偿,调动了企业投资运营口岸的积极性,促进了口岸的迅猛发展。
三、推进我省陆路口岸开放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一)增强开放意识,加快陆路口岸发展步伐。我省作为中部内陆省份,必须依托口岸走出国门。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口岸设施是我省对外开放的基础设施,必须加快口岸开放步伐,坚持“多开放一个口岸,就为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多搭建一个平台”的理念,而不能思想保守、固步自封。当前我省仅有三个国家一类口岸,其中一个是水运口岸,两个是航空口岸,公路和铁路口岸在我省都还未正式启动,更谈不上形成气候。我省长沙、张家界航空口岸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国际国内人员往来的需要,对入境旅游的拉动作用较大,现代物流功能相对滞后;岳阳城陵矶水运口岸受长江航道和港口基础设施的制约,目前发展国际物流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口岸现代物流功能不完善,已远远不能适应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形势,跟不上新疆、北京和周边省份以及其他沿边沿海口岸快速发展的步伐,再不急起直追就会被远远抛下。发展便捷的陆路货运口岸,是我省加强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十分重要的通道。我省各级特别是口岸各部门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2006年8月,海关总署在《关于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总体意见》中明确提出,优先支持中部地区口岸开放,加快发展中部地区水路、铁路、公路和机场的开放步伐,提高中部地区口岸的整体效能。这为我省立体口岸开放体系提供了政策支持。在口岸建设上,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各相关部门特别是口岸联检单位应牢固树立“口岸发展,口岸各单位发展”的思想,对口岸特别是当前陆路口岸建设开放给予政策支持、扶持引导,同心协力推进全省大口岸建设和发展,不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不辱历史使命。
(二)完善管理体制,构建口岸和谐发展体系。我省口岸要发展,必须在管理体制上更加完善。要尽快成立省口岸工作领导小组,为全省口岸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组建省口岸协会,开展口岸文明共建活动,增强口岸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认真落实《湖南省口岸综合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各级口岸办的综合管理职能,使口岸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使口岸各单位能够明确职责、协调配合、共同发展,确保口岸系统和谐。同时,随着我省口岸格局的扩大和口岸业务量的增加,口岸管理机构、查验单位和相关服务企业都应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并认真做好各条线人员的使用调节,完善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协管员、协检员管理制度》,保证口岸安全、快捷、有序、畅通。
(三)加大建设投入,提升全省口岸发展格局。省委、省政府已把口岸工作作为我省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纳入了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中考虑,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根据新疆、北京等地的经验,口岸要大发展,必须先大投入。我省要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一类口岸改扩建的财力支持;同时切实解决大通关建设、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开拓国际航班、联检单位增编等实际问题,落实口岸发展专项资金、国际航线专项资金等。全省现代立体口岸开放体系的构建,必须把握“布局科学、门类齐全、功能完善、通关便捷”的原则。我省立体口岸建设的设想已基本明确“两空、四水、十二路”,即长沙、张家界航空口岸;岳阳、长沙、常德、湘潭内河水运口岸;长沙、怀化、娄底、益阳、常德、醴陵铁路口岸;郴州、岳阳、长沙、浏阳、衡阳、永州公路口岸。目前要加快岳阳城陵矶口岸松阳湖新港区和长沙霞凝港建设,抓紧岳阳、郴州公路口岸和娄底、醴陵铁路口岸的启动,进一步开展跨区域口岸大通关合作,为发展我省现代国际物流提供方便快捷的口岸平台。
二00七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