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综合论坛
国家审计学科建设应与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相得益彰
来源: 岳阳市审计局
 
发布日期: 2018-11-20
 
浏览量: 1
 
| | |

【摘要】培养具有新型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审计人才,打造一只卓越的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审计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需求。本文通过对当前和今后审计事业复合型审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迫切需求的分析,探讨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应建设的国家审计学科体系,并从规划培养体系、加强继续教育和深化国际交流等体制机制方面分析充分运用国家审计学科体系进行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对指导国家审计学科体系的建设,加快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的打造,使国家审计学科建设与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相得益彰,从而大力推动审计事业发展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国家审计学科  复合型审计人才  培养

我国审计制度建立以来,审计在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了有目共暏的积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需要审计发挥出更多的有益作用,展现出更大的价值,更好地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助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推动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才是极为关键的一环。我国三十余年审计事业的发展,逐步建立储备起了一只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审计队伍。审计人才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一方面得益于不断的审计实践锻炼,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国家审计学科体系的逐步建立及其利用国家审计学科开展的相关高等教育,两方面相互促进,为审计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国际国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充分应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等形势的不断变化,社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新颖,对审计人才队伍素质要求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更高要求,同时也对国家审计学科的发展建设以及相应的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高校审计审计学科体系及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手段匮乏。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国已有南京审计大学、湖南大学等数所高校开设了审计专业,很多学校虽然开设了审计课程,但课程内容仅限于审计的概念、特征、种类、发展历程的介绍,授课方式缺乏亮点,师生互动少,学生兴趣不高,而且部分授课老师缺乏对审计实践,国家审计学科及其理论教学与审计实践脱节严重,即使在部分已开设审计专业的院校中,审计专业学生也很少真正有时间、有机会能够在审计单位实习,以致于他们难以全方位地了解审计行业;二是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从事审计实际工作的广大审计人员缺少及时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随着审计工作重要性的突显,接受的审计任务越来越重,人少事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五加二”“白加黒”成为广大审计工作者的一种常态,审计人员普遍能接受新知新会的时间极少。自审计署于1983年正式成立以来,审计行业已从最基本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扩展到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审计、专项审计等类别,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虽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审计培训内容单一、审计知识和技能进行复合严重不够,相关的培训考核机制不够完善、与高校间的互动合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

解决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的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实现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重要的是科学规划国家审计学科体系并加快建设,为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规划好相应路径,建立完善相应的培训机制体制,充分利用逐步建立起来的国家审计学科用于人才培养,发挥复合型审计人才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审计事业和同时,积极发挥这些人才在国家审计学科规划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对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能有效开展人才培养的国家审计学科建设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以促进国家审计学科建设与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相得益彰。本文拟就此展开若干讨论。

一、新形势下审计工作中所需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新形势下审计工作中所需复合型审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应比以往有更丰富的内含,突出表现在“新型”和“实用”两个层面。所谓“新型”,主要是着重于知识结构层面的,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在掌握审计所需的基本财政财务等经济类知识以外,还需要对各个被审计对象的具体行业经营管理方方面面的政策法律法规规定和具体的操作流程等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当前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日新越异的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所谓“实用”,主要是着重于动手操作技能层面的,就是要求审计人员要具备熟练操作针对审计工作开发的审计分析系统能力,数据库应用及分析技能,以及对被审计单位及其审计事项中应用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分析并解决相关审计问题的能力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一是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审计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卫士,是领导决策和民众的眼睛,审计人员更应该讲政治,应当具备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是应熟练掌握与审计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财政财务基础知识、宏微观经济知识、工程建设专业知识、法律政策法规规定等,并且能熟练运用到审计工作中;

三是数据库应用及其分析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要求审计人员能熟练操作针对审计工作开发的审计分析系统,如国家审计机关在使用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部分审计机关针对性开发的数据综合审计分析平台等,具备操作数据库等相关数据软件并进行相应有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

四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审计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表现形式也日趋多样化,这要求审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创新方法、不断提升审计质量,同时对实践形成的有益经验和成果进行分析,不断进行研究提升;

五是较强的文字表达和研究能力。要求审计人员一方面能够运用精练的语言将审计事项阐述清楚,形成简洁明了准确的审计结论性文书,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不断进行研究提升为理论成果总结表述形成新的理论成果。

二、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应当建立的国家审计学科体系

不管什么时代,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学科建设。所谓学科,顾名思义,即人类的活动产生经验,经验的积累和消化形成认识,认识通过思考、归纳、理解、抽象而上升为知识,知识在经过运用并得到验证后进一步发展到科学层面上形成知识体系,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的知识体系根据某些共性特征进行划分而成学科【1】。要发展我国审计事业,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同样离不开审计学科建设。只有我国审计学科建设愈加完善科学,我国的审计专业才能蓬勃发展,可以说,审计学科建设是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必要条件。

我国目前国家审计学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国家审计学科发展相对缓慢。我国审计学科发展,相比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直到1983年审计署成立之后,审计作为一门学科性教育刚刚开始,审计专业才开始在各大高校开设。1987年南京审计学院成立,成为全国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审计学科也在亦步亦趋的发展自己。直到1999年全国教育体制改革时,我国开设审计专业院校60所,不断为社会输送相应审计人才。然而,1998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在进行专业目录调整时,教育部将审计专业调出专业目录。全国各大高校,除南京审计学院外,不得不取消审计专业。这一举措从源头上就限制了审计学科的发展。后来虽然国家放宽了审计专业,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审计学科建设相比与其他学科建设相对落后。某论坛调查报告显示:至2015年,我国开设审计专业的高校不到100所;二是现行国家审计学科设置有待改进。在我国审计相比其他学科可以算的是一门新型学科,教育部在学科划分时,将审计学科划分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会计学下面的一个三级学科。而目前审计工作早已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方面,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监督,其社会学、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属性更为明显。但目前我国审计学科设置单一,难以促成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所以现今将审计学置于三级学科严重制约了审计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家审计学科体系,才能培养优秀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引导并优化审计实务。将审计学科从其他学科目录下“独立”出来,不依附于其他学科,是当前审计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审计学科体系的建设及其学科教育是基础。应着力于加快建立起更加科学的国家审计学科体系。首要的更新观念,改变对国家审计学科体系划分,首先应将审计学科提升至独立的二级学科。有了这个前提,再在该学科下科学设置相应的审计学科课程。根据目前社会对复合型审计人才的需求,我认为国家审计学科体系及其建设应重点考虑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审计人员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有关学科

审计作为第三方监督机制,公平公正是前提。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必须遵循审计准则要求。当前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很多负面因素也充斥着各行各业。而审计行业也出现过一些负面消息。比如安然公司事件,2001年12月2日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和能源批发交易商、资产规模达498亿美元的美国安然公司突然向美国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该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宗破产案。而审计人员明知安然公司存在财务作假的情况而没有予以披露造成行业丑闻。究其根源是审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意识不到位。在培育复合型审计人才时加强对其思想道德建设,从源头抓起,防范舞弊行为十分重要。

二是有助于进一步夯实复合型审计人才应具备的财政财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科

不管社会需求如何改变,审计的本质依旧是经济监督。所以掌握财务知识是成为一名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基本条件。在审计学科体系中,财务知识依旧应占最大比重。

三是有助于复合型审计人才进一步拓展财政财务知识以外的其他相关知识的学科

审计理论和实务的不断发展已将审计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充分拓展,审计目标更加注重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审计环境也发生显著变革,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对资源环境的更注意,助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审计仍象以往一样单纯以财务收支为主显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应更多的将工程技术、资源环保等多个方面的学科知识纳入国家审计学科的建设体系中来。复合型审计人才掌握财政财务知识以外的其他相关知识十分必要。

四是有助于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法律素养的相关学科

审计人员开展具体审计工作,实际上也是一个查清情况,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作出准确判定的过程,可见,在国家审计学科体系中纳入有助于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法律素养的相关学科内容必要。

五是有助于复合型审计人才掌握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大数据是审计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客观事实,形势的不断变化促使审计不得不向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深入拓展,从而促使审计技术方法的变革。事实上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处理普遍的已应用了信息技术,而且很多行业信息技术和应用和发展到了很高程度和水平,数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电子数据,审计必须加快相应有关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处理的学科建设。

六是有助于使复合型审计人才全面了解审计发展历史和国外审计发展情况的相关学科

审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十分必要。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要求我国的审计学科有效借鉴国外的先进审计经验。

七是有助于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国家审计相关学科建设的研究能力

审计机关开展审计监督工作的最终表现结果是出具的相关审计法律文书,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具备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来写好这类审计文书,当然是国家审计学科体系中一部分。同时,国家审计学科体系及其学科的建设,有一个从实践中不到实践中去,从实践到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一个不断相互提升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进行审计理论研究能力的学科也应纳入到国家审计学科体系及其学科的建设之中。

三、充分运用国家审计学科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的主要路径

复合型审计人才是不断的教育培养锻炼而成的。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是当前和今后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根本保障。建设起了科学的国家审计学科体系及其学科后,应建立相应的机制和体制并采取科学合理的路径,充分利用相应的学科来塑造未来卓越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一是进行全国性审计专业人才学历培养规划,专业院校牵头,推动建立起一个更为有效的目标明确的审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 应赋予审计行政主管部门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更多的协调管理职能。

建立制度让国家审计署等相关部门能够在审计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专业设置、国家审计学科研究和教学安排上,有更大的发言权和管理权。用人部门之间发挥协调统筹作用,使国家的审计政策、审计需求能够直接地在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得以体现。

2.进一步加大国家审计学科教学的开放度和融合度,合理规划和安排不同院校中审计学专业的学科设置及其全日制教育,相互补充,发挥各自优势各有侧重开展相应审计专业教学。

国家审计学科体系涉及的知识范畴已经扩展到多个学科领域,高质量的审计离不开财政财务、法律政治、经营管理、金融经济、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同的综合性学院具有不同的专业学科优势,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培养教育方面,进一步加大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开放度和融合度,进行全国性审计专业人才学历培养规划,让这些不同专业具有优势的学院在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针对性开展相应的学科教育,如南京审计大学,着力于审计基础专业学科人才的培养,信息工程技术类的学院在审计基础教育的基础上侧重审计信息技术相关教育。

3.审计专业在学位进阶方面要有所改革与创新。

一个学科专业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在于它能够坚持不懈地传承历史并创新,审计专业教育要为社会相关领域培养适应各层级用人单位所需的专门人才,应该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推动设立审计学科本科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及相应的学位进价制度。

4.审计教育、审计研究和审计实践应有机结合。

改革审计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和教学手段,教学指导实践,实践反哺教学,切实解决教学、科研与实务之间相互脱节的现象。要充分利用人才,引导高层次的审计人才从事审计实践工作,用审计理论指导审计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发展审计理论。

二是不断完善审计专业人才的职业继续教育,建立一个终身学习、具有职业操守的复合型审计专业人才职业体系。

1.大力推行终身教育理念。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接触的单位面广、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繁多,只有大力推行终身教育观念,才能够保证审计人员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始终能够较快掌握审计事业发展所需的观念、知识和技能,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2.制定审计职业继续教育规章。审计机关要牵头,行业协会及高校协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制度、监督制度等政策措施,将终身教育制度落地生花。通过加强我国的相关立法工作,明确制订相关条款,明确规定继续教育的对象、时间、内容、负责机构等,更好督促审计人员不断充电,逐步使审计人员继续教育规范化。

3. 完善和创新继续教育的内容,满足各个层次审计人员的需要。 结合不同岗位审计人员的迫切需要,与时俱进,及时编制相应的审计继续教育教材切实开展相关审计和技能的培训,如针对性的编制信息技术的新知新会教材,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及相关技能的培训,如将与审计相关的新的法律法规规定及时编印教材进行继续教育等。

4.采取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形式。通过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课程大纲和教材,选用相应的学科教材,着力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教学质量,突出重点,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审计人员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多采用案例式教学方式,以便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也可以采取一带一“导师制”,由高素质经验丰富的复合型审计人员 “认领”审计新兵,采取一带一、导师带徒弟的做法,使审计新兵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得到审计要领。还可以开发和利用远程教育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实现异地教学、实时教学,充分利用空余时间观看课件进行自学。

三是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审计职业制度和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效促进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形成

在职业制度的建设方面:应建立完善的审计职业制度,把好进人关,让有接受过良好审计学科比较系统学习的人员进入审计系统;完善的职业制度也要留得住人,让审计系统的工作人员能够留得住,安得心,在不断的审计实践和继续教育中不断成长;明确职位层次的不断晋级,形成自我价值的体现和有效激励机制。

在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建设方面:应完善审计专业技术资格的层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上应细分出副高级审计师和高级审计师,甚至特高级审计师,用以确认并激励复合性审计人才的提升和价值体现。(工会  黄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