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岳阳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执行情况汇报会现场
中共岳阳市委副书记盛荣华(左四)、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炳锐(右四)、市政府副市长陈四海(左三)、
市政协副主席张振斌(右三)、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正文(左二)、市残联理事长侯定旺(右二)、市残联副理事长沈楠
(左一)和副理事长向科军(右一)在汇报会前排就坐
国务院残工委检查组组长、中国残联副理事长孙先德(左四)在湖南省残联理事长肖红林(右三)、岳阳市政
府副市长陈四海(右二)和岳阳市残联副理事长向科军(左一)陪同下,视察岳阳市残疾人假肢装配站
国务院残工委检查组组长、中国残联副理事长孙先德(左一)和检查组成员、中国残联康复部副主任曹跃进(右二)
在岳阳市残联副理事长向科军(左四)的陪同下,走进“952116”残疾人声讯服务工作间,了解残
疾人就业状况及工作情况
国务院残工委检查组组长、中国残联副理事长孙先德(左三)和检查组成员、中国残联康复部副主任曹跃进(右二)
在湖南省残联理事长肖红林(左一)、岳阳市政府副市长陈四海(右三)等人的陪同下,与正在岳阳残疾人服务中心
进行假肢装配后训练的残疾人亲切交谈
在省、市领导陪同下,检查组一行视察岳阳市云溪区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在残疾人手工培训室仔细欣赏
残疾人学员制作手工艺品
在岳阳市肢体智力残疾人儿童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国务院残工委检查组一行饶有兴趣地了解2010年
省政府实事“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情况
在岳阳楼区三眼桥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岳阳市残联理事长侯定旺向检查组组长孙先德详细介绍
该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情况
冬日暖阳照君山,春风早绿洞庭岸。
岳阳市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先后被国家批准为首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荣获“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世界推荐的中国生态城市”等称号,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百强。岳阳市下辖4县、2市、3个行政区及国家级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和屈原管理区,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45万,其中残疾人口35万,占6.4%,涉及110万家庭人口。“十一五”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紧紧围绕“让残疾人少,使残疾人好”两大目标,强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预期目标任务,全市残疾人事业跃居全省前列,呈现出科学发展的良好势头。
五年来,岳阳市完成白内障复明19567例,低视力患者配发助视器1886名,聋儿语训796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733名,贫困智障儿童康复训练639名,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784名,贫困下肢残疾人免费装配普及型假肢506例,装配矫形器120例,为各类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19850件,发放代步轮椅5039辆,精神病患者服药8600人。平江县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湘阴县“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创建工作通过达标验收。
自2006年开始,全市推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财政代扣、地税代征,共征收入库残疾人就业保障金6126万元,其中市本级入库1818万元。新安置残疾人就业1.3万人,使残疾人就业总人数达12万人,2.63万名农村残疾人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和政策扶持实现脱贫。
通过五年的不断努力,一个以市级残疾人服务中心为主导,以县市区残疾人服务中心为骨干,以乡镇街道社区残疾人服务设施为基础,残联自办、部门承办、社会投资相结合的残疾人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市残联建成了标准较高、功能齐全的“岳阳残疾人服务中心”,已成为全省先进典型。9个县市区全部建成了现代化、多功能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全市建成社区康复示范点120个,康复机构21个,就业服务机构10个,托养机构8个,培训机构12个,扶贫基地11个,残疾人文艺团体4个,特殊教育学校6所,体育训练基地4个。
全市5.3万城乡残疾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供养农村残疾人五保对象6400人,7248名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基本生活有了保障,3160名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残疾人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标准明显提高,2009年全市残疾人城乡低保平均补差分别达到140元和45元,残疾人五保对象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2400元和1350元。
五年来,全市共有 48名残疾人“自强模范”受到市以上表彰,“全国自强模范”杨慧丽和姚平分别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残疾人节日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者助残”、“法律助残”、“文化助残”、“科技助残”等爱心助残活动,在中省残联网站和《中国残疾人》、《湖南日报》和《岳阳晚报》等媒体和报刊上发表稿件1380余篇,推介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典型和工作经验。特别是201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更进一步优化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推动了爱心助残活动的开展。2010年市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对中心城区主要公共设施和旅游景点进行了轮椅坡道等无障碍改造,改造盲道90000多米。
“十一五“期间,岳阳市残联始终围绕“一切为了残疾人”这一目标,以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特殊需求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残疾人的满意度、认同感和支持率。国务院残工委检查组一行对此表示高度评价。
汇报会由岳阳市委副书记、市残联名誉主席盛荣华主持,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府残工委主任陈四海汇报,岳阳市政府全体残工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岳阳市残联“延伸触角以提高基层组织覆盖面、加大投入以提高基础设施覆盖面和强化考核以提高基础管理覆盖面”着力加强残疾人事业基础建设的“三个提高”的成功做法给检查组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汇报会前后,检查组一行还专程前往岳阳残疾人服务中心、岳阳市云溪区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岳阳市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和岳阳市岳阳楼区三眼桥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站视察,实地了解岳阳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
在总结岳阳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执行情况检查工作时,检查组组长、中国残联副理事长孙先德饱含深情地说,和岳阳市的其它事业发展一样,五年来,岳阳的残疾人事业也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岳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和扶贫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然而,由于我国的残疾人事业起步较晚,而广大残疾人本身又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可以说他们是“弱中之弱”,他们的生活是“苦中之苦”,我们的残疾人工作自然是“难中之难”。所以,未来五年,我们要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帮助残疾人逐步走向富裕,让残疾人生活更加享有尊严、更加体面。这不仅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更需要广大残疾人的自强不息。“十二五”期间,我们要为广大残疾人建立起较为合理、较为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真正让“敢为天下先”的湖南人把任重道远的残疾人事业强力推进到全国的先进行列中去,以务实创新的作为切实践行范仲淹先生在《岳阳楼记》里题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谆谆教诲,衷心祝愿岳阳市35万残疾人一天比一天幸福!
(姚平 戴述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