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会议现场
张振斌(左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雷体全(右二)、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正文(左一)和市
残联理事长向科军(右一)在主席台就坐
首先,残工委副主任、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向科军代表市政府残工委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他说,20年来,我市紧紧围绕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及《湖南省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立足全市残疾人工作实际,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救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较好地改善了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基本形成了平等、参与、共享的格局,促进了全市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
岳阳市贫困残疾人已优先纳入了低保范围,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残疾人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标准明显提高,2011年全市残疾人城乡低保平均补差分别达到169元和67元,残疾人五保对象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3000元和1500元。自2006年开展“扶残助学长江行动”,共资助2119名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自2007年实施彩票公益金项目,共为农村贫困残疾人实施危房改造1240户。自2009年开始实施“阳光家园”计划项目,启动居家安养补贴,每年资助800名重度残疾人和智力、精神残疾人居家安养。针对残疾人就业、就学、用水、用电、煤气、住房、有线电视、公交出行等方面的困难,市政府制定了12条优惠政策,各县市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惠及残疾人的特惠政策。重度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参保金个人缴纳部分已由县市区政府给予部分补助。脑瘫、白内障复明手术已纳入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精神病患者用药已有74种药物进入医保支付范畴。全市有90%以上的残疾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今年,卫生和人社部门又将运动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等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障范围,提高了残疾人医疗保障水平。向社会募集各类图书39000多册,开设了岳阳市残疾人图书馆, “蓝莲花艺术沙龙”等残疾人文艺团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在全省第七次残疾人文艺汇演中,我市金奖和奖牌总数排名全省第一。组团参加全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获历史最好成绩。今年6月举办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市第一届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哑剧《半夜鸡叫》荣获湖南省特教学校文艺汇演金奖,将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比赛。2009年建成启用的“岳阳残疾人服务中心”,在原有10个服务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了聋儿语训、脑瘫儿童康复训练、低视力配镜项目。5个县市区建成了功能比较齐全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全市建成社区康复示范点20个,康复机构21个,就业机构10个,培训机构12个,扶贫基地11个,特教学校6所,残疾人文艺团体5个,体育训练基地4个。
“十一五”以来,紧紧围绕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多渠道争取支持,多途径筹集资金,实施了“光明行动”、 “千人复明”、“义肢助行”、“蒲公英行动”和“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等一系列残疾人康复实事工程。使20000多残疾人身体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平江县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和湘阴县“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通过达标验收。3年来,全市残联系统举办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了4000多人次,使一批残疾人通过培训实现了自主就业。2006年开始采用“定点授徒”的方式培训盲人按摩师。五年来,免费培训盲人按摩师1336名,就业率达90%,就业后人均年收入万余元。
市残联设立了维权科和信访维权服务窗口,县市区残联设立维权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开展工作。市县两级残联和市县两级信访部门联动,建立了一套接访、处访、交办、承办、反馈制度,做到有访必接、跟踪负责。市县两级残联与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合,成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级救助工作站1个,县级3个。
会上,残工委副主任、岳阳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雷体全宣读了残工委成员单位职责分工。他强调,各成员单位应结合职能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做好残疾人事业相关工作,为促进新时期我市残疾人事业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残疾人组织代表、湘阴县残联理事长邵建斌和岳阳市智力残疾人亲友协会主席陈丽湘向大会做了基层残疾人工作状况和残疾人生存现状的专题发言。
岳阳市财政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周继祥,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卫宏,市卫生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吴晓青先后代表残工委成员单位发言,报告了作为成员单位在长期配合、支持残疾人工作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取得的突出成绩。
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炳锐发表重要讲话。他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好坏,是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惠及民生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残疾人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今后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残工委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要在教育、就业等多方面悉心关爱残疾人,多途径、多渠道解决残疾人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同时,市人大也将适时开展《残疾人保障法》的执法检查工作,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各项权利,有力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
岳阳市政协副主席张振斌说,今天的会议既是总结《残疾人保障法》实施20年来所做工作的座谈会,也是检阅贯彻执行市委10号文件精神的工作交流会,更是加快推进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个动员会。我相信,在上级残联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残工委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随着我们“民本岳阳”和谐崛起事业的不断前进,我市的残疾人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享受到“和谐岳阳”给他们带来的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最后,残工委主任、市政府副市长陈四海作总结讲话。他说,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残疾人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长期以来,残工委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全市残疾人工作总体目标任务,自觉履行工作职责,实实在在地帮助残疾人解决了许多生活问题和现实困难,为岳阳的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目前,我市已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配合的良好的残疾人工作格局。
就如何进一步发挥残工委成员单位职能作用,着力推进全市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陈四海副市长提出三点要求:一要高度统一思想。残疾人事业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残疾人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由于心理和生理部分功能的残缺或丧失,广大残疾人在求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正视和重视残疾人这个群体,充分认识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残疾人更体面地生活,让他们更多地享受公共财政阳光,进一步摆脱生活的困境。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关系35万残疾人的工作涉及我市几十万家庭和近200万人口,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工程,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政策性和综合性。我们要对残疾人工作高看一眼,厚爱一筹,必须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残疾人的许多困难和问题仅靠一个部门或者几次活动是难以根本解决的,必须依靠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形成长效的扶助机制。去年10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10号文件)。今后各单位要进一步把文件落实工作深化、细化、具体化,要为残疾人多办实事,让他们从中得到实惠。今天,残工委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已下文明确了,凡属本部门、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主动承担责任,确保完成任务。
三要加大帮扶力度。要建立健全残疾人生活保障体系。要围绕“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这一目标,做好残疾人生活救助工作。要建立健全残疾人医疗保障体系。让残疾人在医疗卫生、康复和残疾预防和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会关爱。要建立健全残疾人发展保障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和残工委各成员单位要根据残疾人的特点,认真抓好残疾人就读和就业工作,积极为残疾人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努力使残疾人不仅在生活上有保障,还要在精神上有依靠,在人格上有尊严,在政治上有地位,提高广大残疾人的幸福感指数。
(姚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