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工作动态

椽笔写人生

来源:市残联 发布时间:2012-09-11 00:00 浏览次数:1


欧阳惠向大家展示他获得的部分荣誉



欧阳惠在妻子的帮助下正在练习书法



欧阳惠为学生们讲解书法“秘诀”



欧阳惠书写“岳阳残疾人明天会更好”表达对岳阳残疾人事业的由衷祝福

岳阳残疾人事业辉煌五年回眸(系列报道之一)


椽笔写人生

 ――记岳阳市自强模范、著名残疾人书法家欧阳惠


知道他的许多人都称他“怪才”,欣赏他书法的不少人都喊他“书仙”。他学名欧阳惠,笔名惠予,虽蜗居在我市平江县南江镇一个不起眼的街道边,他却是我省大名鼎鼎的残疾人书法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岳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平江县书法家协会主席。他的书法作品多次被全国各种专业报刊发表,并屡次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权威性书法作品大展。

他身残志坚,不断与厄运抗争。他自力更生,相濡以。他不断进取,两次被岳阳市政府授予全市残疾人自强模范

命运多舛不屈服

  1964年,欧阳惠出生于一个三代九口人的大家庭,母亲是体弱多病的农妇,父亲是乡镇基层干部,父亲微薄的工资就是他一家人的基本“口粮”,所以,在欧阳惠童年的记忆中,他几乎没有吃过一回真正的饱饭。即使这样,命运还是捉弄了他,在欧阳惠不到二岁时,他不幸得了小儿麻痹症,接着他的右腿落下残疾,从此,他走路失去了“平坦”,他原本贫困的家更是雪上加霜。

  7岁时,欧阳惠和小朋友一样走进了学校的大门,老师和同学们不但没有歧视他,反而在生活上给了他多方面的照顾。特别是读初中的时候,上学要经过一条小河,他的几位同学就不分春夏秋冬地背着他过河。当时他就想,现在没什么报答大家的,我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他勤奋好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但在那个年代,国家还没有颁布《残疾人保障法》,中考、高考录取对学生身体上的要求也相当严格,所以尽管他成绩优异,上了录取分数线,却都因身体残疾的原因而在中考和高考中连续落榜。求学的梦彻底破灭了,爸爸妈妈不知为他暗暗流下了多少泪水,面对坎坷曲折的命运,经历过短暂痛苦之后,欧阳惠没有悲观绝望,他想起了李白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靠着父母的关爱与支持,凭借着自己坚韧的意志,他终究勇敢地站了起来,乐观开朗的他不想成为任何人的包袱,只想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他不止一次地说:“我的腿脚虽然残缺了,可是我也想成就一番事业给世人看看!”

自强自立“字”为伴

  现实是残酷的,欧阳惠尽管一心想成功,却不知面对未来何去何从,一个“路都走不好的人”,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呢?他想学写作,当一名作家,也想学绘画,当一个画家。最后,他决定练习看似简单的书法,因为他非常羡慕小学三年级时他的那位班主任,写得一手好字令人拍手叫好。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父亲的支持,爸爸给他买来了笔墨纸砚和字帖,供他在家专门临摹练习,还给他订了一份书法报刊。从此,欧阳惠一头扎进笔墨翰海,初从欧颜,继学汉魏,又学王羲之,再临摹宋元明之米芾、傅山、王铎及现代名家沈尹默之行草,不管寒冬酷暑,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在没钱买纸的时候,父亲就到乡政府寻找、搜集旧报纸,用箩筐挑回家供他练字。刚开始还好,但时间久了就不行了,练字的花销终究太大,笔墨纸砚样样都得花钱呀,父亲那微薄的工资仅维持一家人的生计都困难,为了支持他练字,全家人更加节衣缩食了,面对生活窘境,父母咬牙硬撑着,懂事的欧阳惠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也为了挣钱买书法用具,他决定在练书法的同时再寻找一条“养活自己”的路。

在亲友的帮助下,他开始学习修理钟表,白天帮人修钟表,晚上回到家就一笔一划地临摹古今书法大家的范帖。由于他在钟表维修点讲信誉、重质量,受到了广大顾客的赞誉,生意红火,生活上逐渐有了保障,他对书法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1990101,善良、美丽、贤淑的何从华不顾家人强烈反对,撇开世俗刀子一般的眼光,毅然决然嫁给了“会写字”、“写字好”的“穷光蛋”欧阳惠,这无疑给潜心书法艺术,渴望“以字立人”的欧阳惠以巨大的鼓舞,从而使他在生活中进一步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凭着手上的真功夫,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通过10多年艰苦勤奋的努力,欧阳惠的书法在平江县南江镇开始崭露头角,远近求他写对联、题招牌的人也越来越多……


拜师学艺显奇才

  虽然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但欧阳惠向各大报刊和展览的投稿却总是石沉大海。他开始迷茫、失望,他意识到自己像一只井底之蛙,自强上进的心让他如坐针毡,欧阳惠深知书法技艺博大精深,自己恐怕还只是个门外汉,于是他毅然决定走出家门拜师学艺,请求名师指点。对于他这样一个残疾人来说,能够摆脱自卑感勇敢地走出家门,直面这个世界并且坚持追求自己在常人看来“痴心妄想”的艺术梦想,这跨出门槛的一步是多么不容易啊?!

  1985年冬天,欧阳惠独自一人“闯进”了省城长沙,拜会了著名书法教育 家江欣然 教授 和胡六皆 先生,从书法前辈们那里,他不仅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书法技法和经验,还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字如其人!这对他一生的书法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长沙书法学校,他深得 江欣然 教授宠爱。在 老师眼里,欧阳惠的字虽然还不入流,技法稚嫩,但却聚志气、锐气、灵气于一身,迸射着一种“拣尽寒枝不肯栖”的气概,若受到切实指点,将来一定可以“成大器”。为此, 江欣然 老师对他要求十分严格。一天晚上,欧阳惠送了一幅楷书作品请 老师指导, 老师看过后,取过一只狼毫交给他说:你握笔给我看看。欧阳惠接过笔来,规规矩矩握在手中,像是要着墨挥毫的样子, 老师默不作声地看着,然后说道:你这样握笔是要贻误终生的。百工从事,皆有法度,笔握的好才事半功倍,握不好就事倍功半了。 老师将古今大书法家如何执笔挥毫、练字与修身的道理讲得精深透彻,欧阳惠一一铭记在心,回到家后反复揣摩、操练,深觉 老师讲得很有道理。为了不断进步,欧阳惠还参加了河南省书法教育中心举办的首届函授班的学习。同年,他报考并进入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有志者事竟成,经过3年自修,1987年,欧阳惠成为了该校首届书法专业毕业生,书法水平也有了极大的长进,真、行、草、隶、篆各体书法,他都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正规的研习,再揣摩众家之特点,汲取各派之专长,欧阳惠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2010年,欧阳惠考入位于北京的中国书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班,揣着东拼西凑来的5万多元钱学费,通过一年“凤凰涅式的修炼”,他茅塞顿开,继而佳作不断,很快在中国书法界名声鹊起。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磨砺换来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称羡的成功与荣誉。1995年,欧阳惠的草书作品入选《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此展每35年举办一次,是全国最专业、最高级别的书法展览,中国很多书法家都以能够入选此展为荣。从第1届到第5届,岳阳市一直无人入选,到第六届时,名不见经传的欧阳惠一鸣惊人,竟然入选该作品展,给岳阳市乃至湖南省争得了一份特殊的荣誉。2002年,他的作品在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省美术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全省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比赛》中夺得银奖,年底又获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比赛》铜奖,在2009年的湖南省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比赛中,更是一举夺得了金奖。刚刚过去的 828,欧阳惠的书法作品再次荣获了湖南省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比赛书法类唯一金奖,作品已送往北京参加全国比赛……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欧阳惠没有沉醉其中,而是以此为动力不断寻求更新更大的艺术突破。


感恩社会爱无痕

  作为一个残疾人,欧阳惠不仅用自身百折不挠的毅力拯救了自己,用自己的经历带动了身边的人,还直接帮助了不少需要帮助的人。他不追逐名利,只想尽自己的力量默默地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些年,欧阳惠不仅向国家档案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等全国各地捐赠自己心爱的作品,还向汶川地震、希望工程等公益事业不断捐款,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长期以来,他十分关心残疾人事业,并尽己所能为残疾人提供帮助,为他们带去生活的希望。2003年,他一次性向平江县残联捐了70幅珍贵的作品用于筹集助残帮困基金。虽然如今他的作品每平尺售价都在千元以上,但他经常将作品义卖,所得的款项全部捐给弱势群体,并且每年都会参与免费送春联活动,上至平江县委、县政府,下至商场、老百姓,他都会免费赠送春联,真诚祝愿身边的人们快乐、幸福。

  书法是中华艺术的民族瑰宝,为了能让书法艺术弘扬传承下去,欧阳惠经常组织身边和各地书法爱好者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学习,还常被汨江书画院请去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免费讲课。

 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于中国书法界来说,欧阳惠还很年轻,虽然肢体残缺,但他思想积极、追求高远、意志过人,相信不远的将来,他会在“椽笔写人生”的道路上到达更高更深的境界,也衷心祝愿欧阳惠先生在助推岳阳市“文化助残”公益事业发展的征途上,不断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姚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