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通过创办“汨罗市广厦五金电器水暖超市”获得了商海第一桶金
李民走访慰问车站社区肢体残疾人朱志瑞一家
李民与残疾人朱志瑞一家话家常
岳阳残疾人事业辉煌五年回眸(系列报道之七)
商海拼搏“独手弄潮儿”
――记全市自强模范、汨罗残疾人企业家李民
车祸遭致厄运
他叫李民,中共党员,今年36岁,汨罗市人,1995年毕业于岳阳市财会中专学校。他原本有一个美好的家,自己身强力壮,父母赋予他聪明的头脑,刚走向社会的时候,他踌躇满志,蓄势待发,人生未来的美好蓝图在心中已经描绘。
然而,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因李民的康复治疗,很快便负债累累。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他仿佛一下从天堂跌进了地狱,刹那间,他感觉所有的理想和追求全都化为泡影,在此后的半年时间里,他不停地抱怨老天对他的不公!出院在家的那段时间,他把自己关在房内,望着、想着突然残疾的自己,他不愿与人见面,不想和人交流,茶饭不思,万念俱灰,甚至一度有轻生的念头,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望着生他育他慈祥的父母,看着漂亮贤淑的妻子,盯着活泼可爱的儿子,他反复想想关心和帮助自己的人,有一天他顿悟:我岂能有这样愚蠢和自私的想法,如果我一直这样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下去,我是不是对家庭和社会太没有责任心了?!天无绝人之路啊,男儿当自强。抱着感恩之心,他从内心呐喊“要自强、要自立。”
创业扭转人生
深思熟虑后,李民决定选择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创业之路――经商。他向家人说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一致赞成。
万事开头难。经商,资金是拦路虎。早已家徒四壁,李民和家人硬着头皮,用自己的热脸贴人家的冷脸,好话不知说了几箩筐,东拼西凑,终于筹措了18万元资金。资金问题解决了,选择项目是关键,通过市场考察,李民发现当时房地产业正值“火爆时期”,经营装饰材料前景看好,他决定从这方面下手。他立即租了三间门店,于
幸亏旁人提醒他:“残联是你们残疾人的娘家啊,你去找残联或许能给你一点帮助吧?”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汨罗市残联,向残联领导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后,残联领导当即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并承诺为他积极想办法。经残联多方与银信部门联系,在残联的倾力支持配合下,银信部门迅速通过了李民创业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很快资金到位,李民的燃眉之急迎刃而解,他的生意恢复正常运转。两年多时间里,李民和家人省吃俭用,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亲历亲为,周到服务,凭着商品质量好、价格优,在汨罗经营家电水暖器材行业逐渐小有名气,经济效益也大幅提升,不但还清了所有债务,还赚取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2006年12月的一天,李民租了一辆东风大货车去邵东批发五金电器。凌晨2点了,突然一辆江西牌照的大货车发疯般地向他的车冲过来,他的车赶紧避让,结果他和他的车冲下了路基,而对方的车则失控撞到了路旁,造成了两死一伤的惨剧。当夜,他余悸未消地想了一夜:难道老天爷还想要去我另外一条胳膊不成?第二天,天一亮,他立刻乘坐公交车赶往邵东继续进货,他对同行的人说:“生命短暂,看来还是要抓紧时间做一点正经事情!”2007年7月,他从武汉进了一车电表开关返回汨罗途中,由于司机不慎,他的货车竟然莫名其妙地冲下了10几米深的山沟里……那次,他不仅再次遭受了皮肉痛苦,他的货物也毁坏损失了7万多元。
2009年的一天中午,李民创办的欧典中西餐厅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仗着在社会上“混出了一点名声”,他借故“菜上慢了”,居然在大堂经理反复向他赔不是的情况下,无理取闹把桌子掀了,接着大叫大嚷:“把你们老板叫来,看看他今天怎么了这个难”李民应声赶到。在仔细了解了情况后,李民再次向那人赔礼道歉,希望他“高抬贵手”,他说:“对不起,菜重新给你上,今天算我请客!”那人见李民是个残疾人,胆子更大了,继续不依不饶。素来不卑不亢的李民终于忍无可忍了,说:“你是客人,我尊重你!而你如果不尊重你自己,那么我就不用对你太客气了,今天看你怎么样吧?!”后来,那人一打听,原来眼前这人就是远近闻名的“独手李民”,于是虚张声势地闹腾了一会儿便灰溜溜地跑了……从此,李民的店子再也没有吃白食的“飞哥”了。
商场如战场,创业难,守业更难。房地产热持续了多年,李民预料必有冷却下滑之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008年和2010年,李民先后投资了近300万元,向餐饮零售业进军,创办了“欧典中西餐厅”和“茶里壹号”。2009年、2010和2012年先后三次投资330万元分别创办了“蓝血人网友俱乐部”、“巴黎之恋恋网友俱乐部”和“玫瑰之约网友俱乐部”,添置电脑终端共390台。2011年3月,李民与他堂兄又在浙江义乌投资200万元创办了一个文化用品公司。这些年他所投资的项目都属朝阳产业,经营收益颇丰。李民认为,现在社会正处于网络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机,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他打算趁势而上,进一步加大网络市场方面的开发,准备成立一个网络连锁发展有限公司。
感恩回馈社会
事业的成功,并没有使李民沾沾自喜,虽说眼前的成功与他自强、自立的拼搏精神分不开,但他更懂得离开了家人与社会的扶持,他的人生或许将是另外一番景象。“我要感谢家人和朋友,我更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厚爱!没有他们,我可能一直‘站’不起来。”当谈及自己的“奋斗史”时,李民恳切地对我们说。是啊,每一个残疾人的事业成功,无不镌刻着改革开放与和谐社会的好政策、好时代的鲜明时代烙印。“懂得感恩社会、懂得回报社会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李民说。
几年来,李民累计缴税186万元,安置了30多名残疾人、残疾人家庭子女就业,安置了230多名下岗、就业困难人员上岗,解决了这些人的生活困难问题。在李民个人富裕了的同时,他没有忘记曾经像他一样渴望帮助的人,每年他都要拿出数万元参与慈善公益活动。车站社区肢体残疾人朱志瑞一家四口均为残疾人,生活十分贫困,李民得知这一情况后,自己多次上门看望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从2006年至今,他共为各类贫困残疾人和助残公益事业捐献30多万元。他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多行善举,自感欣慰!”
临别之际,李民特地让我将一句名言转赠给全市的残疾人朋友以共勉: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衷心祝愿李民在未来的商海搏击中一路顺风!
(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