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职工兢兢业业地工作
残疾人职工愉快工作
失去右臂的李太平现在是公司的“劳动能手”
危李夫妇常常和一线工人一同工作
对于自己的“拓福”产品危李如数家珍
岳阳残疾人事业辉煌五年回眸(系列报道之八)
身残志坚苦创业 回报社会尽绵力
――――岳阳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残疾人企业家危李先进事迹
感恩立志 艰苦创业
他叫危李,本是一名农家子弟,10多岁时随父母从华容东山来到了岳阳,1994年高中毕业应征入伍,在部队3年受嘉奖7次,2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97年因公负伤致残,当年批准退伍并被安排到国有企业工作。“面对舒适的工作环境,充满青春活力的我感到不能适应,特别是看到很多像我一样的残疾人,因身体缺陷难找工作而处境艰难,感恩的激情驱使我选择了自主创业,立志为残疾人事业尽自己微薄之力。”危李深情地说。
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的危李,一无资金,二无经验,三无场所,他只好说服父亲,把父亲经营的一个只有四、五个人的棉胎手工作坊接过来,办一个能够安置几名残疾人的福利性的棉被加工厂。要办企业,要扩大规模,首当其冲的需要资金,尽管是热脸挨冷脸,尽管是说尽了好话,银行从自身商业化经营的角度考虑,怎么也不同意给他这个福利企业贷款。他只好去找亲戚、找朋友、找战友,这个借几千,那个借几万,终于筹到了急需的资金,1999年3月,岳阳市福利公寓用品厂正式挂牌开张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危李既是负责人,又是销售员,也是生产工人,拓展客户、采购原料、加班生产、运送货物,他都亲力亲为,精神和体力上的透支,使身体本来就不好的我更加显得瘦弱,失明症从此挥之不去。皇天不负有心人,辛苦终于换来了收获,通过三年的苦心经营,企业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业务一年一个台阶,销售额从不足百万增加到近400万元,安置残疾人和失业人员人,占全部职工的85%。初见成效,危李感觉更多的不是喜悦而是压力,因为他深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丝毫的懈怠就可能被淘汰出局。随着规模的扩大,原有的场地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为此他决定开辟新的生产基地。一方面通过多方联系,不惜高成本从信用社取得借款,将原康王乡政府大院买下,建成了占地近9000平米、建筑面积达到3000平米、拥有全套棉胎生产线的新厂区;另一方面他决定对企业进行改制,通过股份合作方式吸纳资本,将企业组建成有限责任公司,现在更名为湖南拓福家纺有限公司,初步具有了现代企业的雏形,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诚信经营 打造品牌
从小家庭的严格教育,几年部队的良好锻炼,使危李养成了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性情和风格。九十年代,棉花收购和供应还属于计划管理,“黑心棉”曾经充斥市场,造成一时轰动,部分企业和商家以低廉的价格收购国家禁止使用的废旧纤维,然后加工成棉絮产品销售给学校、医院和家庭,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当时,也有人建议危李采购这种材料,也有许多商贩向他推销黑心棉,但都被他严厉地予以了拒绝。他说,宁可少做一些、少赚一些,也不能做这种损人利己、丧天害理的事。当年他的企业由于产品报价比部分企业的高,因而失去了几个客户,销售额明显下降,并出现了亏损,但他却始终没有放弃做人的原则。危李对同事们说:不论在哪里投标,我们都要敢于承诺所提供的“产品保质五年,非人为损坏1床赔偿500元,发现黑心棉被1床赔偿1000元”。对每一个客户,危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请到我们企业来考察,看看我们的生产设备和场地,看看我们的原料和产品,看看我们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我们敢于以企业磊落的胸襟和优良的产品展示在世人面前。”危李的执着终于换来了良好的产品信誉和长远的经济利益,连续九年来,他的企业一直是湖南省纤维制品质量信用等级最高的AAA企业,他公司的产品得到了客户的信赖与青睐,有好几所大学,只要是危李去投标,他们都投赞成票,虽然有时他的产品报价比别人的高一点,客户们都说:“拓福”产品我们信得过,我们宁可要价高质好的也不能用质差价低的。近年来,“拓福”的产品不仅被全省绝大多数高校接受,而且邻省的湖北、广东、广西等高校所接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省市民政厅和红十字会、香港女童军总会都成为了“拓福”的忠诚客户。五年来产值销售一路走高,产销翻了一番。
关爱职工 回报社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伍军人、一名残疾人,危李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和初衷。企业越发展,他感觉身上的担子越重,责任越大。他深知:我拥有的一切凝结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关怀,凝结了全体员工包括残疾职工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尽管企业经营仍然困难,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我一直要坚守诚实守信、勤劳节俭、扶弱助残、报国为民的理念,以安置残疾人和失业人员就业为己任,保持企业职工中残疾人比例不少于66%。”10年来,“拓福”公司累积安置残疾人180多人次,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安置人数也不断增加,到目前公司有长期员工47人,其中残疾人职工31人,失业人员9人。同时,危李一直十分注意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人,稳定员工队伍、稳定广大客户。残疾职工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任务再忙危李也从不安排他们到危险的岗位上工作,不安排他们晚上加班;为了保证残疾人职工最低工资,公司实行了生活津贴制度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每月津贴为180元,月工资不低于800元,并为他们购买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公司建立了娱乐室,添置了健身和体育器材,使他们在工作之余自得其乐。
为了解决残疾人婚姻难这个最现实的问题,危李千方百计招聘女残疾职工,先后成功解决了三个单身残疾人职工成家难的问题,其中有两名职工由于双方家庭经济困难,危李为他们免费提供并装饰了新房,他多次到双方家庭做好联姻工作,承担了人力和物力帮助。37岁的李香红右手和左脚都有残疾,然而,在危李的工厂里扣除缴纳的“四金”,她平均每月可以拿1500元工资。显然,她工作、生活得很快乐!她激动地告诉我们:“去年7月间,晚上7点多了,我的儿子突然病了,我们夫妻俩心急如焚。危总闻讯,立刻亲自开车送我儿子去一医院抢救……看到他为了我儿子忙出忙进累得汗流浃背,我们夫妻二人感动得没有话说!”李香红夫妻俩个性都比较强,偶尔免不了闹矛盾,有两回甚至要去离婚。危李夫妇于是便充当“和事佬”,多次去李香红家分别做二人的思想工作,告诫他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家庭终究是你们的‘避风港’,孩子是你们的‘命根子’,家和才能万事兴!”如今李香红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走路、做事一阵风,人到哪里笑声就到哪里。”她的同事这样评价她。
28岁的李太平失去了右臂,一直找不到工作。2009年,听残疾人朋友介绍,他贸然来到“拓福”公司。“危总夫妇是难得的好人!我刚来的时候没有衣服换洗,他们夫妻俩专门为我买了新衣服送来。其中还有两件名牌,我一直舍不得穿,现在还珍藏着,准备结婚大喜之日再穿。”现在,扣除缴纳的“四金”,李太平月工资2100元钱左右。“你们一定要好好宣传一下危总夫妇,他们真是有爱心的企业家,我们残疾人需要这样的人!”李太平反复跟记者们说。
27岁的李重香是个聋哑女孩,来“拓福”公司已经4年多了,原本对生活失去信心、性格内向的她,在危李夫妇的热情关爱下,“生活越来越顺心”她说。在危李夫妇的撮合下,如今她与同在公司就业的一个聋哑小伙子喜结良缘,夫妻俩生的孩子非常健康,他们让孩子亲热地叫危李夫妇“爸爸”、“妈妈”……
力所能及地对贫困家庭和灾区人民提供援助,是危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先后以个人名义资助了8名贫困生上学,对13位贫困老人免费提供床上用品,多次向灾区捐款捐物合计40多万元。
做大做强 任重道远
在发展当地经济、支持残疾人事业方面,危李的工作和贡献得到了党和政府授予的许多荣誉,公司每年都是全省纤维制品企业先进单位,多次被岳阳市政府命名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还被岳阳市红十字会和市工商联接纳为团体会员单位;危李先后获得“岳阳市岳阳楼区十大杰出青年”和“岳阳市岳阳楼区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称号,2007年当选岳阳市第六届政协委员。危李认为,这些都只能是对他以往努力的鼓励和鞭策,“成绩只能说明过去,面对未来任重道远。”
他常说:拓福公司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要更好地承担社会义务,更好地履行我的承诺,要创造更多地就业岗位,企业经营就必须有所突破、企业管理就必须有所提高。为此,他确定了新的企业发展思路,这就是“产品做精,服务做优,品牌做响,市场做大,企业做强,奉献做多。从低档产品向中高档产品提升,从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拓展,从传统营销方式向电子商务方式发展”。2008年,拓福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百度”和“阿里巴巴”上建立了信息发布平台,2009年以来拓福公司又添置了两套技术含量高的生产线和新设备,同时危李从一流企业引进了专业人才,通过各类招聘会招聘了多名对口技术人员,将在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大显身手。2012年,拓福公司得益于国家政策,通过多年努力终于取得了国有银行的信贷支持,企业的发展如虎添翼。危李有信心有决心通过两年或三年的努力,让公司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责任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