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工作动态

辅助器具送上门,残疾老人展笑颜

来源:市残联 发布时间:2016-11-08 00:00 浏览次数:1

“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电动轮椅,我真高兴!”近日,家住岳阳楼区大屋湾社区的万烈安老人,激动地握着岳阳市残联康复科主任陈更生的手,一个劲地道谢。

万爹今年70岁,是铁路部门的一名退休工人。3年前,他因中风导致偏瘫和肌肉萎缩,左腿无法行走,生活不能自理,属于二级肢体残疾。自从瘫痪后,他整日愁眉苦脸,一心渴望着恢复,并希望能有一辆电动轮椅满足自如出行的需求。

得知万爹的情况后,市残联管理中心主任陈更生、岳阳楼区残联康复股股长李小香和岳阳市博康假肢矫形康复中心的矫形师姜少智,一同为万爹送来了电动轮椅。姜少智仔查看了万爹的身体状况,发现他虽然偏瘫无法行走,但是右手较为灵活,完全可以操作电动轮椅。他对万爹及万爹的家属仔细讲解了电动轮椅的操作方法,并亲自进行了示范。万爹高兴地坐在电动轮椅上,操作了几次后,基本掌握了电动轮椅的使用方法,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随后,残联工作人员还在市栀子花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的陪同下,来到残疾人周斌的家中,进行了探望。周斌今年37岁,2年前不幸中风,语言表达能力差,右侧运动功能障碍,并伴有畸形,行走不便。他的家庭条件也很差,与父母一起租住在鹰山社区一间不到15平方米的房子里。市栀子花志愿者协会多次对周斌进行了帮扶,并把他的情况反映给了市残联,引起了市残联的重视。

在周斌家,残联工作人员对他进行了康复评估并制定了康复治疗方案。一是在志愿者彩云的帮助下,组建一个义务心理疏导小组,对周斌进行心理辅导;二是联系医院,借助医保对周斌进行运动、作业治疗的指导;三是为周斌量身定做上肢五指关节训练器及足内翻矫形器,来解决他目前的站立行走及手部畸形。这些举措令周斌心里倍感温暖,他和家人为此感谢不已。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为进一步加大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力度,帮助更多残疾人补偿功能,改善生活状况,市残联在我市中心城区(岳阳楼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湖风景区、驻岳中央(省)属企业)开展部分辅助器具免费(补贴)配发试点工作。其中,免费配发辅助器具包括普通轮椅、座便椅、拐杖、盲杖、盲用手表、闪光门铃;补贴配发辅助器具为电动轮椅。通过试点,截至目前,共在中心城区发放了1700多件免费辅助器具、补贴电动轮椅61台。

(仇玉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