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科新闻

岳阳市人大制度研究会创新发展取得新成绩

来源:社科联 发布时间:2021-03-02 14:36


2020年,岳阳市人大制度研究会坚持与时俱进,有力推动人大研究工作创新发展,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发挥了智力支撑作用。

一是借“力”,壮大研究队伍。着力加强人大制度研究会建设,利用这个平台,把有人大工作经验、有一定理论水平、有共同研究理想的同志汇集起来,为人大研究工作提供智力支撑。与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市委讲师团、市委党校、湖南理工学院、律师事务所、县乡人大等相关单位以及热心人大制度研究的老同志对接联系,精心选定80名个人会员,建立了人大研究“智库”,并对会员义务进行量化和具体化,邀请和组织会员经常参与调查研究,出调研成果,从而形成以研究室“内脑”为主、专家团队“外脑”为辅的研究格局。

二是借“智”,深化研究成果。发挥研究会会员视野开阔的优势,组织会员进行深度调查研究,有效地提升了研究质量。如在开展市级重点课题《共同守护一江碧水、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地方法治研究》、市级一般课题《岳阳市人大工作守正创新研究》课题调研中,从“智库”中选调精兵强将,组成了一支20人的调研团队。其中从市人大专委会、常委会工作机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的会员中,抽调业务骨干10人,以研究室为核心,主导文字整理和综合,为课题把总。从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湖南理工学院等部门抽调人员参与,结合部门实际为课题把关,课题成果成功结题并转化成实际工作成果。

三是借“刊”,拓展研究平台。根据相关要求,2020年《人大导刊》正式更名为《岳阳人大》,是岳阳市人大常委会的机关刊物,赠阅在岳全国、省人大代表,岳阳市和县市区人大代表,寄赠交流全国、省级、地市州级人大机关和岳阳市级领导、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刊物由研究室主办,研究会协办。积极创新思路,将其作为研究会会员的交流平台,不定期地组织会员,就工作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调研,并逐期优先发表优秀会员作品,不仅使刊物稿件有了稳定的来源,刊物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有了进一步增强,而且会员的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发挥各县市区研究会会员的积极性,通过《岳阳人大》推介县市区人大工作经验,宣传人大代表优秀事迹,研究探讨县乡人大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市县之间、县区之间、会员之间的工作研究和工作交流。

四是借“势”,推动研究工作。2020年,创新开展“既讲好党言党语、又讲好法言法语”人大制度理论研讨征文活动,共征集稿件120篇,经专家评审,评选出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5篇、优秀奖7篇,并编印成《2020年度岳阳市人大系统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同时,认真组织“大调研”活动,共开展专题调研42次,20多项调研成果安排为常委会、主任会议议题,通过调研报告、审议意见等形式,向市委报告、向“一府两院”交办、向有关部门反馈,为市委决策、人大决议、政府执行提供了重要参考。

五是借“利”,激发研究活力。研究会制定了信息宣传调研工作奖励办法,设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讨优秀论文奖,每年组织一次评选。同时,凡会员刊发在《中国人大》《人民代表报》《人民之友》《人大导刊》以及其他国家、省级刊物上的关于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新闻、调研、理论稿件等,均给予一定奖励,进一步激励了会员参与调研、撰写理论研讨文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