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科新闻

“韩少功与新世纪以来汨罗江作家群”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理工学院文学院成功举行

来源:市社科联 发布时间:2021-09-30 10:37


9月25日,由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韩少功研究所与汨罗市文联联合举办的“韩少功与新世纪以来汨罗江作家群”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理工学院举行,著名作家韩少功,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原所长房宁,海南省作协主席梅国云,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应松,湖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卓今,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宁立伟,岳阳市文联主席余三定,岳阳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任欣欣,岳阳市作协主席彭东明,湖南理工学院文学院院长曾炜、党委书记杨厚均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单位与高校的七十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岳阳参加研讨会。

2300多年前,屈原在汨罗江畔行吟求索,用《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辞章,筑就了光争日月的文学高地和人格高标。汨罗江流域文脉源源不断,孕育、催生了众多不朽的作家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地图中的最显著地标之一。现代以来更是涌现出向凯然、彭加煌等一批有影响的名家。新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乡村呈现出新的形态,汨罗江在融入现代化大潮的同时凸现出其自身独特的品格,汨罗江流域的本土作家对此作出了强劲回应。特别是韩少功阶段性定居汨罗后,参与新乡村建设,影响带动一批汨罗青年作家创作,壮大了汨罗江流域作家群体,产生了一批风格鲜明、影响深远的优秀作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学现象。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新乡村形态与乡村文学的发展、韩少功阶段性定居汨罗的文学意义、韩少功与汨罗江作家群的关系、新世纪汨罗江作家群的兴起及其文学意义、新世纪汨罗江作家群个案研究、韩少功新作《长岭记》研究等议题进行发言,青年作家也表达了韩少功对他们创作的具体影响,回应了学者们对他们的研究,现场形成作家与研究者、作品与理论、原义与释义间的交流互动,内容丰富,发言精彩。


湖南理工学院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一本高校,是湖南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人文底蕴深厚,也致力于文化传承与打造地域特色。韩少功及当代汨罗作家群研究是学校服务区域发展的优秀案例,是人文学科重点支持的研究领域之一。作为学校优先发展的学院,中文学院在这一研究领域开展了系列学术活动,产出了一批有学术影响的研究成果。

任欣欣表示,韩少功与新世纪以来汨罗作家群以严肃的态度、求索的追寻对待创作,并在求索中彰显出多姿的艺术风采,文学创作研究传承成果丰硕。奋进新的征程,我们一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紧跟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出精品,出人才,展形象,书写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岳阳篇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