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由湖南理工学院、市社科联主办的首届“长江经济带·大湖论坛”在岳阳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维刚,湖南理工学院校长宁立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建初,市政府副市长陈阁辉,湖南理工学院副校长汤小红,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任欣欣等领导、专家出席。来自全省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100余名代表聚集岳阳,就推进长江经济带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洞庭湖和长江是一个整体,具有“大港口,大容量,大腹地”的地理优势,同时又具有联通省内湘、资、沅、澧四水流域的大平台优势。本次论坛主题为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小云教授,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研究员,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原副主任、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李跃龙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杨维刚指出,洞庭湖是万里长江的一颗璀璨明珠,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长江经济带中特色鲜明的组成部分。长江经济带·大湖论坛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发展置于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下统筹思考和研究,意义重大。近年来,湖南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嘱托,狠抓长江、洞庭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作出湖南贡献、岳阳作为。随着《长江保护法》《湖南省洞庭湖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政府相关部门更加重视洞庭湖保护研究工作,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门研究。本次论坛汇聚众智,各扬所长,深化江湖联动、互通共享,在长江经济带践行新发展理念,共同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宁立伟分享了学校服务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建初总结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可喜成绩与突出问题。市政府副市长陈阁辉总结了岳阳市在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工作和面临的挑战,为全市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见。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童铮介绍了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明确了下阶段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
任欣欣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岳阳市社科界在围绕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新成绩,表示广大社科工作者一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守护好一江碧水”与湖南“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大湖流域绿色经济发展与港口资源整合等重要课题,加强调查研究,推出精品力作,为守护好一江碧水、唱响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长江之歌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和精神激励。
论坛上,洞庭湖生态研究院揭牌成立。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陈文胜宣布,第二届“长江经济带·大湖论坛”将于2022年在湖南文理学院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