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的坚定信心和决心,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贯穿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具有很强的政治动员力、思想引领力、行动感召力,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全市社科界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理论自觉,认真做好重要讲话学习宣传阐释贯彻工作,学出清醒坚定,学出绝对忠诚,学出担当作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学习体会。
一、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这是党百年奋斗历经无数艰难困苦愈挫愈勇愈强最为宝贵的经验。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起程前往北平时,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在党的历史上,有过3次传为美谈的著名对话,甲申对、窑洞对、赶考对,其要旨就是告诫全党永葆“赶考”的奋斗姿态。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时郑重表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其后,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观看《为新中国奠基》主题展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重要讲话提出“赶考”要求。这次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再一次强调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准确判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和成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14亿人民的大国、9600万大党掌舵领航的超凡政治智慧。
成就彪炳史册,经验映照未来。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关键在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历史逻辑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逻辑的集中体现,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特别是进入新时代10年来非凡成就的实践逻辑的集中体现。进入新时代的10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党和国家经受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重大风险、挑战考验,攻克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根本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强党建、严治党,反贫困、建小康,稳经济、促发展,战疫情、斗灾难,化危机、应变局……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4万亿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连续10年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从脱贫攻坚到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展现中国智慧;从复兴号领跑、5G引领到天河一号领先,展现中国速度;从成功举办国际冬奥会到有力应对国际形势,展现中国力量……新时代10年的非凡成就,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奋进新的征程,我们一定要坚如磐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谨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捍卫“两个确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成功应对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二、拥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强大的政治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人类活动千差万别,归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思想和行动。没有革命的思想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的理论,从而指导这个时代的行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就在于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100多年前,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思想旗帜,开始一步步从被动转化为主动,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新时代10年,世界变局和复兴全局相互激荡,新矛盾和旧问题彼此交织,有形斗争和无形较量轮番博弈,可预见风险和不可预见挑战接踵而来。越是宏大的目标,越面临超乎想象的艰难险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历史主动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引领划时代的变革,以宏阔视野关照人类前途命运解决世界性的难题,以高度自信撷取中华文化精华启迪数十亿量级的人群,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核心内容体现在“十个明确”、回答问题聚焦于“三个重大时代课题”、主要观点蕴含于“十三个方面”。其原创性理论贡献、严密性科学体系、标志性思想观点、引领性行动价值,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境界。这10年,湖南GDP实现2万亿元、3万亿元、4万亿元“三级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十八洞村精准扶贫首倡地,矮寨不矮、时代标高,汝城沙洲村半条被子温暖地,新时代山乡巨变等时代名片让红色潇湘、湖湘文化绽放时代风采;这10年,岳阳GDP连续跨越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三个台阶,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2110元增加到2021年的39799元,年均增长8.6%。守护好一江碧水,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岳阳人民的共同行动和自豪;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21世纪人类思想星空中,当代中国创造的经济社会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和谐稳定奇迹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强大真理力量。奋进新的征程,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看家本领,深入学习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政思想,充分运用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时代风云中观察时代,在时代浪潮中把握时代,在时代巨变中引领时代,以高远的视野、深邃的思考不断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篇章。
三、坚持同人民共命运心连心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出:“前进道路上,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中国共产党是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党,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从成立开始,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党的旗帜上。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无产阶级运动与以往一切运动的区别:“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944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为悼念张思德烈士而作的《为人民服务》演讲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宣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规定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新时代10年,党深入人民、团结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千年贫困一朝梦园,各族共建小康始成,武汉告急全国驰援,绿水青山处处美丽。全国人民衷心拥护党的领导,是党员就冲锋一线,越是艰险越向前,是工人就做好“大国制造”的行业工匠,是农民就用中国粮装满中国人自己的饭碗,是科研工作者就成为攻克“卡脖子”技术的科技尖兵,是指战员就成为“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白衣天使就做逆行出征的英雄,是教师就成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是青年就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正是有了广大人民的磅礴力量,我们党才拥有“试看天下谁能敌”的豪情和“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底气。奋进新的征程,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崇高的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时刻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既注重宏观规划、统筹推进,又注重微观落实,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帮扶,真正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凝集起14亿中国人民的磅礴伟力,众志成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坚持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强调:“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搞好这5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要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精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系列重要论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发扬“两弹一星”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举国合力攻坚攻关,着力解决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把国之重器、关键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要全面加强“农业农民农村”工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切实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做好中国人的饭碗装中国人自己的粮食这项重要国计民生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建设;遵循经济工作发展规律,加快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的赶考路上赢得更大的胜利和光荣。
(来源:岳阳日报8月18日—02版,作者系岳阳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任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