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来源:本室 日期:2025-07-15 09:44
【信息化发展】2023年,岳阳市出台《岳阳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按照“1+3+X”现代化产业体系,纵深推进“智赋万企”行动,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基金。推动建设数字小龙城、洞庭在线等专业数字产业园区,引进虎牙直播、美ONE科技等158家信息服务业企业。2023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363.4亿元。统筹推进通信网络、IPv6、大数据、算力等新基建建设。新建成5G基站2200多个,千兆光纤网络端口170多万个,市县主城区、重点乡镇和产业园区实现5G网络信号和千兆光纤全面覆盖。加速北斗军民融合应用,岳阳在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峰会上作典型发言。以“数字赋能全民共享”为主题,多层次开展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智慧教育平台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案例获评湖南省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典型案例。汨罗市、屈原管理区等5个县乡开展省级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建设。
(羿克斌)
【数字政府基础支撑】2023年,岳阳市推进市直部门政务信息系统上政务云平台,新增上云系统19个,新增信息化系统适配改造7个,为60个单位171个应用系统提供运行环境。政务云计算资源和内存资源使用量均提升22.6%,存储资源使用量提升48.3%。政务外网管理高效协同。加强与区县政务外网管理部门的对接,在网络策略、安全处置、业务协同等方面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基本实现市直单位电子政务外网终端安全准入系统全覆盖。终端准入系统安装单位192家,上线互联网终端722台,政务网终端1290台,政务外网接入3100余家单位。提高安全防护能力,增强主动防御能力,云、网和数据各项技防、人防和制度措施到位,全年抵御各类网络攻击8000余万次,完成12个重点应用的渗透测试,11次全平台漏洞扫描工作,政务云的安全漏洞数量降低65%。
【数据建设】2023年,岳阳市推进数据枢纽工程建设,完成新型大数据中心基础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基本形成数据供需对接、多源存储、智能治理、分析建模、安全管控等基础能力。推进全量数据目录编制,完成17个部门编制目录4105个,居全省第一方阵。对接国、省、市、县四级341个部门数据,归集数据总量37.22亿条,较2021年初增长387.9%,数据归集量和鲜活度居全省第二位。初步建成人口库、法人库、电子证照库、信用信息库,累计汇聚数据总量1.3亿条,沉淀指标数据2290.31万条。新型大数据中心项目获工信部“星河奖”,岳阳数据攻坚成效被国办《电子政务工作简报》(第3期)专题推介。数据回流有突破。运用国家垂管业务供需对接系统、全国数据共享受理服务系统等平台,持续对国务院部门提出数据共享申请,打通国办172个数据资源接口。促进部分省级业务系统对接,打通省级数据回流接口44个,回流数据资源478个,数据量3.33亿条。
【项目建设】2023年,岳阳市完成无证明城市、岳商通一期、一码通、一网统管、智慧人才等5个项目的验收上线;启动或接续开展湘易办超级服务端、智慧公积金、产业经济大脑、政务云灾备二期、电子印章平台5个项目建设,全部完成主体功能建设,进入试运行阶段;岳商通二期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岳商通项目是全省首例认定类奖补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
【政数融合】2023年,岳阳市推动市大数据中心政务云等数字基础设施及运营权有偿转让和特许经营,有效盘活数字资产。市政务外网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覆盖,接入单位3100多家;市大数据总枢纽汇聚数据总量37.22亿条,数据归集量和鲜活度居全省第二名;为“岳办岳好”、“一网通办”、智慧公积金等平台提供数据接口313个,支撑企业服务、社保医保、公积金、不动产等一大批高频业务线上办理;赋能纪检专责监督、审计大数据分析等平台实现跨部门、多维度、穿透式分析监督;支撑财税征收补缴逾2.5亿元;助力“普惠金融”新增授信6.36亿元,放款4.35亿元;加持“产业经济大脑”进行全市产业数据分析,辅助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上线湘易办超级服务端岳阳旗舰店,融合民生高频领域542项服务事项,建成20个部门综合服务专区。
(沈 培)